APP下载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21-01-03王晶何冰李兆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0期
关键词:阴道镜细胞学宫颈炎

王晶 何冰 李兆民

宫颈癌是指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在临床医学上,大部分宫颈癌患者年龄位于40~50 岁以及60~ 70 岁。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若不及时诊治,将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资料显示[1],宫颈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需要10~15 年,若能在宫颈癌前病变时准确筛出患者的病情,将能够极大程度的预防宫颈癌,或及时治疗已发生的宫颈癌,从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生存周期[2]。目前临床筛查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方法较多,如肉眼观察法、细胞学检查、人类乳头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PV-DNA)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等,其中阴道镜检查能将光学放大5~40 倍,从而对宫颈部位上皮结构、血管形态直接观察,确保定位准确,最终获取全面、精准的信息[3]。现将本院2019 年6 月~2020 年12 月的137 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析阴道镜检查的可行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9 年6 月~2020 年12 月本中心诊治的137 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提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者;临床可疑、肉眼可疑或病史可疑者;有接触性出血、异常排液、慢性子宫颈炎如宫颈假性糜烂(宫颈柱状上皮移位或不对称糜烂)、宫颈赘生物、湿疣、白斑、红区、宫颈溃疡、肿块或可疑癌等,不论细胞学结果如何;研究与医院伦理要求相符;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排除标准:有精神性疾病、意识障碍者;伴有恶性肿瘤者;伴有其他内外科疾病者。137 例患者年龄36~62 岁,平均年龄(46.98±5.01)岁;体质量46~56 kg,平均体质量(50.16±2.84)kg;孕次1~4 次,平均孕次(2.51±1.37)次;产次1~3 次,平均产次(1.82±0.16)次。

1.2 方法

1.2.1 阴道镜检查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阴道镜检查,嘱受检者检查前2 d 禁止性生活,并停用阴道冲洗药。于月经排净后3~14 d 进行检查;检查前常规进行白带检查,将外阴阴道毛滴虫、淋菌和假丝酵母菌等感染排除。检查时引导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将窥阴器置入阴道内,并使之保持半开状态,避免损伤宫颈;完全撑开宫颈后,再暴露穹窿,采用生理棉球对宫颈分泌物轻轻擦拭,接着设定阴道镜检查参数,对位置进行合理调整后,使用10 倍倍镜观察宫颈基本情况;使用棉球(含有5%醋酸溶液)涂抹宫颈表面,对柱状/鳞状上皮和转化区情况密切观察,若发现点状血管、白色上皮、异常血管等,则进行标记;将复方碘液涂抹在宫颈外表,密切观察染色后宫颈图像,碘实验阴性区即不着色区域;对图像染色区域的构型、分布进行分析,若需重复观察,则间隔3 min 涂抹1 次醋酸。完成检查后整合结果,对受检者宫颈病变部位、类型与严重程度进行初步诊断。

1.2.2 病理检查 受检者接受阴道镜检查期间,多点活检阴道镜图像异常区域,无异常受检者细胞学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开展宫颈管搔刮术与四象限活检选择宫颈鳞-柱交接部的3、6、9、12 点处取 4 点活检,转化区Ⅲ型者仅开展宫颈管搔刮术,活检后获取的组织标本送至病理检查,待医师阅片后,再给出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分析患者的病理检查及阴道镜检查结果,宫颈疾病类型包括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宫颈癌。以病理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估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的诊断符合率。通过阴道镜Reid 评分法[4]对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展开分级,结合阴道镜图像评估,宫颈上皮内病变Ⅰ级:0~2 分;CINⅠ~Ⅲ级:3~4 分;CINⅡ~ Ⅲ级:5~8 分。

2 结果

137 例患者病理检查共检出126 例(91.97%),其中宫颈炎36 例,CINⅠ级30 例,CINⅡ级14 例,CINⅡ和Ⅲ级之间12 例,CINⅢ级32 例,宫颈癌2 例;阴道镜检查共检出122 例(89.05%),其中宫颈炎26 例,CINⅠ级39 例,CINⅡ级27 例,CINⅡ和Ⅲ级之间8 例,CINⅢ级20 例,宫颈癌2 例。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炎、CINⅠ级、CINⅡ级、CINⅡ和Ⅲ级之间、CINⅢ级、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2.22%(26/36)、76.92%(30/39)、51.85%(14/27)、66.67%(8/12)、62.50%(20/32)、100.00%(2/2),总符合率为79.37%(100/126)。见表1。

3 讨论

据调查得知,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十分常见,其主要发病原因是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而发病相关因素有性生活紊乱、早育多产、吸烟、口服避孕药和免疫抑制等[5]。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宫颈癌发病率占据第2 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位居首位。宫颈癌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50 万,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其中8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6]。宫颈癌此病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还会增加患者家庭经济压力及社会经济负担。宫颈癌是从宫颈癌前病变持续发展引起的,这一进展过程需要经历漫长的转化时间,若能在这一阶段有效掌握、控制患者的病情,将能预防病情恶化,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癌症发生率。闫琼琼等[7]研究表明,早期宫颈癌患者生存率约为90%,浸润癌5 年生存率为67%左右。因此,及时干预宫颈癌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改善其生命质量。早期诊断宫颈癌是临床诊断及治疗此病的关键环节,能尽早明确宫颈癌前病变,使患者及时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从而有效提高生存率[8]。

目前临床有多种筛查方式用于诊断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其中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为细胞学检测,其是一种辅助性诊断方法,操作较为简便,能辅助发现早期宫颈病变,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宫颈细胞学检查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低;细胞学筛查结果的准确率受取样和判读等多因素的制约,其检测CINⅡ级及以上的敏感度为53%~81%,特异度>90%[9]。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渐提升,临床诊断水平也相应提高,尤其是阴道镜的出现,为各种宫颈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在妇科疾病诊断中,阴道镜属于常用检查设备,其能放大宫颈局部,通过图片的形式呈现细微的病变组织,有效观察病变位置和严重程度,从而提高诊断效果,为医师判定病情提供可靠依据[10]。黄颖[11]研究指出,阴道镜检查过程中,检查医师可直接对宫颈部位的异形上皮及血管进行观察,并且其效果受到诊断医师的一致认可,是宫颈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结果显示,137 例患者病理检查共检出126 例(91.97%),其中宫颈炎36 例,CINⅠ级30 例,CINⅡ级14 例,CINⅡ和Ⅲ级 之间12 例,CINⅢ级32 例,宫颈癌2 例;阴道镜检查共检出122 例(89.05%),其中宫颈炎26 例,CINⅠ级 39 例,CINⅡ级27 例,CINⅡ和Ⅲ级之间8 例,CINⅢ级 20 例,宫颈癌2 例。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炎、CINⅠ级、CINⅡ级、CINⅡ和Ⅲ级之间、CINⅢ级、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2.22%(26/36)、76.92%(30/39)、51.85% (14/27)、66.67%(8/12)、62.50%(20/32)、100.00%(2/2),总符合率为79.37%(100/126)。说明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诊断中,采用阴道镜筛查的结果与病理检查基本一致。阴道镜筛查时,能通过观察异形血管、白色上皮、毛细血管形成的红点,定点活检可疑病变部位,从而提高病变组织采集的准确性,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有效预防漏误诊;另外,阴道镜检查时还能详细记录检查的图像,为后续动态跟踪病变区域提供便利,最终有助于医生掌握病情实际发展情况。临床研究发现,阴道镜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其优点有检查时间短、操作简单、患者接受度高等,在筛查宫颈疾病中使用性十分广泛;但其也存在一些不足,即诊断医师临床经验、操作水平等都有可能影响检查结果;另外,诊断医师需要在短时间内给出病情诊断结果,会使诊断的主观性提高[12]。因此,在临床实际诊断中,可将阴道镜检查和细胞学检查及HPV 检测有效结合,准确筛查宫颈疾病,使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阴道镜检查属于简易、安全、可行性高的诊断方式,在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中敏感性较高,能早期、准确诊断出宫颈癌,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值得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诊断方法进一步运用推广。

猜你喜欢

阴道镜细胞学宫颈炎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临床筛选的临床价值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得宫颈炎了怎么办?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
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疗效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宫颈炎的日常家庭护理须知!
宫颈炎危害,如何治疗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在宫颈癌及前期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