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抑制剂致免疫相关性肺炎1例
2021-01-03刘嘉莹蔡灯塔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河南开封475000
刘嘉莹,张 华,蔡灯塔(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河南 开封 47500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6岁,因“胃癌术后肝转移,憋喘近10 d”于2019年11月25日入院。患者于2018年3月诊断为胃癌术后肝转移, HER-2(-),接受多线化疗。2018年11月21日给予伊立替康联合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四线治疗,具体用药为: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200 mg,st,ivgtt,d1;纳武利尤单抗200 mg,st,ivgtt,d2,q 2 w,过程顺利,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2019年6月14日调整为纳武利尤单抗200 mg,q 2 w,ivgtt,d1维持治疗,疗效评价:维持PR。近10 d患者憋喘症状明显,为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入院。
患者既往吸烟25支·d-1,吸烟史30年,现已戒断。2018年11月17日肺部CT示:双肺肺大泡、肺气肿。否认其它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体格检查:T 36.5 ℃,P 76次·min-1,R 18次·min-1,BP 116/84 mm Hg(1 mm Hg = 0.133 kPa),身高175 cm,体重78 kg,体表面积1.91 m2,KPS评分90分。叩诊清音,呼吸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患者入院后主诉活动后乏力,憋喘明显,11月26日血常规示:WBC 5.19×109·L-1,N% 64.4%,RBC 4.3×1012·L-1,血红蛋白136 g·L-1,PLT 205×109·L-1;肺部CT示:双肺磨玻璃密度影,结合临床治疗史及实验室检查,除外特殊感染和药物损伤可能。考虑炎症为纳武利尤单抗所致,暂停纳武利尤单抗的治疗,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60 mg,bid,ivgtt)治疗。3 d后患者诉喘憋较前明显好转,7 d后复查肺部CT示双肺磨玻璃密度影较前吸收好转,激素减量至60 mg,qd,ivgtt,此后激素逐渐减量至停用。2020年4月2日患者因停用PD-1抑制剂后出现病情进展,在当地医院再次输注纳武利尤单抗(200 mg,st,ivgtt,d1),输注2 d后患者出现活动后憋喘,约2周后减轻。2020年5月3日复查CT示:新增双肺斑片影,不良反应分级1级,此后未再使用纳武利尤单抗。因患者免疫治疗疗效明显,同时考虑PD-L1抑制剂发生免疫相关性肺炎的风险可能较PD-1抑制剂更小,2020年6月12日给予调整治疗方案为阿替利珠单抗(1200 mg,q 3 w,ivgtt),治疗4个月后患者复查肺部CT提示未有新发炎症出现。
2 讨论
T细胞中表达的PD-1受体与其配体PD-L1和PD-L2结合,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生成。PD-1抑制剂通过阻断T细胞上表达的抑制性受体及相关配体的相互作用,抑制免疫检查点的活性,重新激活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效应,来提高抗肿瘤作用[1]。免疫治疗已成为继化疗、靶向治疗后晚期恶性肿瘤的又一重要治疗模式[2]。免疫治疗在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治疗的同时,药物导致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也随之发生,一项Meta分析显示,PD-1/PD-L1抑制剂致死的主要原因为免疫相关性肺炎(35%)[3]。若处理不当,有潜在的致命风险。本文通过1例使用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后出现的免疫相关性肺炎,探讨免疫相关性肺炎的不良反应特点、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以及处理原则,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2.1 关联性评价
免疫相关性肺炎是一种罕见且有致命威胁的严重不良事件。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肺炎发生率小于5%,3级以上的肺炎发生率为0 ~ 1.5%[4-5]。但有研究[5-6]显示,在真实世界中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似乎更高(19%)。免疫相关性肺炎可能在任何时间发生(9 d ~ 19.2个月),但与其他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 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相比,肺炎发生的时间相对较晚,中位发生时间在2.8个月[7]。在所有肺炎病例中,72%患者为1 ~ 2级,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咳嗽和发热等肺炎常见症状,影像学检查最主要的特征为肺磨玻璃样影改变,也可表现为网格状阴影、实变影、小叶结节和胸腔积液[8]。
本例患者给予纳武利尤单抗近1年出现肺炎,符合时间相关性;免疫相关性肺炎在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说明书及相关文献中有描述,属于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停用纳武利尤单抗,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症状及影像学均有缓解;再次给予纳武利尤单抗后患者再次出现肺炎症状和影像学改变;患者无合并用药,无肺转移,无发热,咳嗽、咳痰,血象正常,不能用其他治疗、疾病进展以及肺部感染来解释。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术语使用指南》中关联性评价标准[9],可判断本例不良反应的关联性评价为“肯定”。依据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CTCAE)中对于肺炎的分级,该患者不良反应分级为2级。
2.2 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机制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免疫相关性肺炎的机制仍不明确,可能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活性所致。PD-1/PD-L1抑制剂在增强细胞免疫抗肿瘤效应的同时,也有可能增强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导致免疫耐受失衡。有研究报道,使用PD-1/PD-L1抑制剂的相关肺炎患者的肺活检组织中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0]。另有学者对肺活检组织行PD-L1染色,结果发现肺泡腔内可见大量PD-L1高表达的巨噬细胞浸润[11],提示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还有研究认为PD-1抑制剂致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机制可能与排斥性导向分子b(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b,RGMb)相互作用有关[12]。PD-1及RGMb均为PD-L2的配体,PD-1抑制剂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导致PD-L2与RGMb间的相互作用增加,肺局部T细胞大量增殖。因此,有研究认为PD-1抑制剂致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较PD-L1抑制剂更高[13]。
2.3 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目前尚不清楚。有研究显示肿瘤类型(非小细胞肺癌、肾癌)、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种类(PD-1抑制剂发生率较高,PD-L1抑制剂发生率较低)、先前存在基础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等)、或目前存在活动性感染的患者可能增加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5-6,14]。该患者肺CT提示存在双肺肺大泡、肺气肿,肺基础功能差,这是否为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尚需更多的证据证实。
2.4 免疫相关性肺炎的治疗
免疫相关性肺炎治疗的基本用药为糖皮质激素,规律、足量的激素治疗可控制70% ~ 80%的免疫相关性肺炎。对于诊断明确的2级及以上免疫相关性肺炎,具有临床症状者需开始激素治疗,推荐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 ~ 2 mg·kg-1·d-1。对于激素治疗不敏感的患者,可以考虑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英夫利西单抗等[15]。
明确诊断的2级及以上免疫相关性肺炎患者,均需暂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2级肺炎已消退至≤1级且已经停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可以重启免疫治疗,但需要严密监测肺炎再次出现[16]。有研究[17]表明,在重启免疫治疗之后,近一半的患者会再次出现irAEs,其中18% ~ 26%的irAEs是既往出现过,21% ~23%的irAEs是新发的。
本例患者应用激素治疗有效,但再次应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后再次出现2级免疫相关性肺炎,原则上应永久停用此类治疗药物[18],但因患者停用免疫治疗后出现病情进展,同时考虑PD-L1抑制剂发生免疫相关性肺炎的风险可能较PD-1抑制剂更小,权衡利弊并充分向患者交待病情后,将治疗药物调整为阿替利珠单抗,治疗4个月,未再次出现肺炎,同时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防范用药风险。
综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给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由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激活的免疫系统,其中主要是T细胞免疫,可能攻击人体正常组织器官导致相应的免疫毒性反应产生,在肺部可引起免疫相关性肺炎,如处理不当,有潜在的致命风险。因此临床应了解免疫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危险因素以及处理原则。对于重启免疫治疗的患者,除了定期评估疗效外,应严密监测毒副作用,包括免疫相关性肺炎以及其他irAEs,以降低用药风险,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