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路径探析
2021-01-03李丹
李 丹
(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淮安 223300)
0 前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情不断壮大的社会条件下,供给侧改革已经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基础概念,也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供给存在着与现实需求不一致、创业目标不精确这样的现象。很多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着供给的形式过于单一不具备多元化,实现创业创新教育的途径不明确,同时高校的供给制度也存在着不完善、对于大学生的支持存在着能力不足的问题。目前,这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问题需要有效的途径去解决,可以通过对教育体系、实践方式和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实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全新体系,保障高校的供给人才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达成一致,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基础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成为祖国的栋梁。
1 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供给侧”
创新是21世纪的发展重点,也是目前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创业,是我国居民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能够有效地增加我国人民的就业水平和就业率,对于民生经济的改善也具备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城市和国家想要实现快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在2016年我国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当时的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根据我国的教育行业改革和未来这些问题在回答中提到,我国的高等院校进行转型和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在2018年我国国务院下发的创新创业升级版意见中就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想要进行创业实现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创业模式,创新就是实现大众创业更大范围的重要基础理论,也是我国逐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方式。而我国的高等院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供给来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与教育改革互相融合的时代发展过程中,主要的作用就是将创新作为发展基础,将大众创业作为提升我国就业率的主要途径,实现就业和创业的质量更高、工作更好,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做出贡献。这对于我国目前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发展机会。
目前我国的高校创业创新教育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存在着同质化的现象。而高校进行教育供给的过程中,供给的内容有待完善质量,需要逐渐的进行提升,尤其是很多高校在进行教育资源供给配置的过程中,对于资源的配置需要逐渐的完善与科学合理化,整个中国高校教育供给的环境和体系建设仍然还有进步的空间。对于教育的供给侧和中国经济社会的需求供给侧需要实现有效的融合,将两者的关系进行相应的搭建,能够为我国社会真正需求的人才,能够以更加精准和优质的进行供给,而如何为需求侧提供这样的优质型人才是我国目前高等院校需要主要研究的课题和需要进行改革的内容。因此,我国的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应该跟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和经济发展基础相结合,根据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各行各业的改革发展现状特点进行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真正的做到为我国的社会提供需求性人才。
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难题
2.1 主体能力不强
在我国进行高校改革和强化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后,我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在国内高等院校中实行了一段时间,但是,从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所呈现的结果来看,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的呈现结果就是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能力不强,没有达到社会上的预期效果和社会需求。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国的大多数高等院校没有对创新创业教育做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将这一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我国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要求高等院校必须在大学的每一个学期都进行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想要大学生在上学的过程中便具备足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便在走出校园后,能够成为我国的社会需求性人才。但是目前很多的高等院校在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都是在进行理论教育,将理论知识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没有将实践性的教学加入到教学内容中,使得学生缺少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个别教师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创新创业思路都没有足够的社会实践案例进行支持,导致课程枯燥乏味,学生不能深入理解创新创业的主要理念,也对创新创业缺乏一定的兴趣,在对创新创业进行思考和理解的过程中,只停留在基础的理论知识上,无法从真正的社会实践案例中寻找真正的创新创业路径和方式方法。因此,尽管很多高校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大学生作为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都不强,影响到了整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成果。
2.2 教育氛围不浓厚
根据目前我国对高校大学生的毕业人数数据调查显示,每年的大学毕业生都在以5%的比例进行逐年的增长,也就是说,每年的毕业季又有数百万的大学生投入社会进行就业。但是社会中真正需要的就业岗位却没有这么多,因此每年的毕业季大学毕业生需要面临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在这样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背景下,若是大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能够接受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除了能够为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提供更多的就业途径,还能够有效地缓解我国的高校毕业生难以就业的社会形式。但是,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个别高校因为存在着王牌专业,导致学校的知名度比较高,因此在就业的时候,学生也比较好找工作,在校期间没有对创新创业教育起到足够的重视和教学;还有个别的高校认为,每年在毕业季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投入社会进行就业,而很少选择自主创业,因此没有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加入过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教学。正是我国高校目前存在的这些统一现状,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不到位和不正确,才导致我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始终无法实现创新性的突破。因此,我国大学生就业水平跟国外大学生就业水平在进行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能力差距的越来越大。
3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路径
3.1 鼓励式教育,强调学生的个人特色
在我国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的培训。对于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来说,毕业之后可以面临的选择有很多,但是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也会相应的出现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在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显性需求就是大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会遇到的难题,这个时候就需要背后的院校和我国的社会针对大学生所遇到的难题进行帮助。而隐性需求就是学生在进行创业创新的活动中会遇到的困惑和对未来的迷茫。这个时候就需要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针对这些疑惑进行解答,帮助学生走出在思想上的困境,让学生拥有个人的独特特征。而在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是单一的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宣讲,而是应该针对高校大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站在他们的角度分析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需求,分享给他们更多关于创新创业的干货。对社会的人才供给来说,也能够提升供给的品质。而创新创业教学需要高校对这门课程加以重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知识,发掘学生在创新创业上的潜能和社会天赋,为学生提供一个不那么严肃同时更加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的优良。
3.2 创新创业教育凸显教育主体
根据目前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国内的高等院校来说,创新创业教学应该凸显出教育的主体,也就是我国的高校大学生。明确了教育的主体之后,应该从多个渠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根据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提升我国整体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具体的实施形式可以采用举办创新创业教育论坛和创意沙龙这样的沟通渠道,加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思考,实现更好的创新创业教学。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邀请从学校中走出的成功企业家与知名校友进行相应的创意演讲,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分享。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上遇到的难题进行答疑解惑。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引领学生走进当前城市的知名成功企业了解我国当前社会的企业是运用什么样的模式,在经营和建设发展的理念是怎样的积极的向企业的领导人取经。听取他们的创业心得与经验通过在校的理论知识传授和校外的社会实践,既强化了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也加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为社会提供优质供给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各行各业和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着高校创业创新教育,而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将传统模式的改革途径进行突破。根据学生在社会中的实际情况与需求逐渐的向供给侧进行转移。对于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来说,不是高校单独就能完成的教学成果,而是需要与当地的知名企业和当地的政府教育部门进行联合,为我国的高校创新创业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在学校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社会实践和理论知识互相融合,强调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同时可以运用目前我国的智能化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传播,如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等,拓宽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理解的渠道,调动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热情和主观能力。逐渐地为社会人才供给贡献出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