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空心病”的哲学治疗路径探讨
2021-01-03方煊
方 煊
(安徽大学文典学院人文科学试验班 安徽·合肥 230000)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群体中普遍滋长出一种困扰个人心理健康发展的“空心病”现象。“空心病看起来如同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弱、快感缺乏,但所有药物皆无效。”因此,对于“空心病”的治疗还需另辟蹊径。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欧洲的哲学咨询方法,致力于帮助人们解决思想困惑方面的问题,对于大学生“空心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实践性。
1 实然之状:大学生“空心病”现象
“‘空心病’亦称‘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是近年我国高校部分学生正在遭遇、经历并承受的一种因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偏差或缺失而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一概念最早由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中提出,用以描述大学生厌恶学习、感到生活无意义的现象。徐凯文老师通过调查研究患有“空心病”的大学生发现,他们“时常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所求,甚至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可见,“空心病”对个人发展的阻碍性和对个体生命的危害性都不可忽视。
“空心病”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第一,自我认同矛盾化。大学生通常被认为是一群非常出色的年轻人,从小在师长的引导下依循社会普遍认同的人生轨迹——寒窗苦读十余载,通过层层选拔进入高校学习。“成功晋级”的学生被寄予厚望,自身也较为认可“佼佼者”这一身份定位。进入大学,位于学业和就业的岔路口,面对巨大的同伴压力,部分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偏离了原先的适应性水平,产生清醒与迷茫之冲突。当他们面临多样且抽象的人生选择时,一方面作为优秀青年踌躇满志,另一方面却惯于自我否定而茫然不知所往。这些大学生不明白其人生追求指向何处,难以探清自我存在价值究竟为何……于是开始追问“我想要什么”“我有何价值”等一系列终极哲学问题,却难以探寻心灵深处的答案。
第二,价值取向功利化。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学生需历经无数考试才能如愿以偿进入大学。中小学校园,学生耳濡目染“考场如战场”、“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等口号,将精力集中于“考取高分进入大学”的单一目标,而“大学”之意义又似乎仅为其“好未来”的跳板。“好未来”意指何处?学生自身云里雾里,社会将之与“功名利禄”画上等号。基于此,不少学生选取专业时往往以社会评价为标尺,以赚钱为目的,以就业为原则,使得“实用性专业‘门庭若市’,传统性专业‘门可罗雀’”这一现象盛行一时。
第三,精神生活空虚化。“空虚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疏于自我管理,放任无度;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激情减退;认知模糊,意志消沉等方面。”首先,大学环境高度自由与宽松,这必然要求学生从他律转向自律,但部分学生由于过度依赖师长而未能做到自我管控,以致沉迷游戏、影视等虚拟世界。其次,进入高校之前,部分学生的理想信念被“考大学”这一目标支撑,目标实现后,他们的生活突然缺少动力,内心变得空虚。最后,大学生受各种社会思潮冲击,认知水平相对来说不够成熟,尚未形成个人完整的价值体系。在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裹挟之下,部分学生追求丰盈物质带来的快感,却疲于探寻其精神世界希冀的长久幸福感。恰如叔本华所说:“眼前的欲望获得满足之后,新的欲望又接踵而来,欲望无穷,满足却有限,人们就这样无休无止地奋斗挣扎下去。”
2 使然之因:大学生“空心病”缘由
大学生“空心病”的产生缘由有以下几个层面:
其一为自我同一性危机。“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亦称“自我认同感”,最早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引入心理学,是指“个体在寻求、确认自我的过程中,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比如未来生涯、梦想追求以及价值判断选择等方面的思考和抉择。”自我同一性形成于大学生探寻兴趣、目标、信仰的过程中,它的确立反过来促使学生将目光集中于自我发展。影响主体“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认知发展因素,属于自我意识的范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认为“自我”由“主我”(I)与“客我”(Me)两部分组成,“主我”作为行为意志之主体,“客我”则是评价期待之客体。自我意识的发展乃是“主我”与“客我”不断互动的结果,“空心病”现象实为二者矛盾之显现:大学是个人身心发展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大学生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自我探索,因而其渴望独立自主的意念愈发强烈;但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其自我选择面临极大困惑。再者,他们十分在意自身角色与表现是否符合他人期待——倘若主客出现偏差,大学生易产生自我怀疑的情绪,从而难以形成稳定一致、独特协调的自我,陷入“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境地。
其二为价值虚无主义。尼采曾说:“虚无主义意味着什么呢?——最高价值的自行罢黜。”考察现代化进程,经济思维和工具理性为社会搭建了外在于人的庞大物质系统,却未能建构相匹配的内在于人的价值观念体系。传统价值体系瓦解,人类远离了神性承载的生命关怀,偏离了价值理性引导的生命目的,贪婪地进行着物性生产,反而将自身局限于抽象物的洞穴之中。抽象物包括“抽象观念”和“抽象存在”两种类型,前者即传统形而上学观念,如“集体”“规律”“功利主义”等成为抽象意识形态、演变成绝对规范或排他性理论的观念;后者则为统摄和奴役个体自由与独立本性的力量,主要指“无约束的资本”和“骄横的权力”。我们审视社会,可以发现人的本质被各种抽象物异化,比如:功利主义作为一种抽象观念凌驾于人的生活之上,使人成为效益附庸,即人的存在价值只有依靠其行为的实际功效才得以呈现;抽象存在“资本”和“权力”成为评价人的标准,泯灭了个人自我创造和超越的能力,将生命本真的丰富性化约为占有物或权的单一性。在价值虚无主义的背景之下,抽象物使得个体的自由被抹杀,独立人格遭窒息,甚而威胁了人的存在价值。
三是生命意义缺失。精神生活空虚化是大学生“空心病”最为典型的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生命意义的缺失。“生命意义指人们对自己生命中的目的、目标的认识和追求,主要包括意义存在和意义追求两个维度”,生命意义缺失则指人们缺乏对自身生命目标的认知或缺少理解生命目标的动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实质上是对自身局限的超越,这体现在精神意志、理想信念、责任意识等层面,生命意义缺失即在此三维度上存在偏差。第一,精神意志脆弱:中小学教育体系下,师长通常注重提升学生成绩,却疏于培养他们的精神意志。大学给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生命体验,但不少学生在遇到艰难险阻之时,反倒望而却步、得过且过甚至自暴自弃。第二,理想信念模糊:泛娱乐化时代,人们的思维模式逐渐碎片化、简单化,身处浮躁的社会气氛中,大学生亦难以深入思考心之所向,更有甚者出现信仰危机——对崇高精神的敬畏感消失不见,对努力奋斗的获得感毫不在意,对社会榜样的崇敬感漠然处之。第三,责任意识淡漠:责任意识属于自觉意识,因而责任确为一种约束力量。大学生深受现代价值观念影响,对自由的渴望程度非比寻常,于他们而言,承担责任需以牺牲自由为代价,是以对应承之责采取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正是大学生意义感缺失的深刻弊病。
3 应然之选:大学生“空心病”哲学治疗药方
通过对“空心病”产生缘由的探究,哲学治疗药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本主义疗法。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人格发展,旨在帮助个体发掘自我实现的潜能,寻求自我发展方向,最终实现自我同一。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看,幸福并非让眼前所有需要得到满足;若是如此,人易产生失落空虚的情绪。大学生得到幸福的长久之计即是积极地寻求发展,不断完善自我。人本主义疗法的基本观点在于: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拥有自我肯定、积极向上的成长潜力,咨询师应为来访者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引导他们依托自身力量从困境中解放自我。对于自我认同感薄弱的学生,应当帮助他们充分了解自身以树立信心,并且引导他们将目光投向当下而非流逝的过去或虚有的未来,从而激励他们持久追求完善的人格。
二是存在主义疗法。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创造人之本质是自由选择的过程,自身价值在此过程中被凸显。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焦点恰是解决存在困境——它着眼于人类生活的基本方面,倡导通过个人的自由选择,建立自身更加成熟的价值体系。事实上,人类的生存焦虑不可避免,它并非生活的绊脚石,而是成长的潜在源泉。因此,存在主义疗法的目标不在于彻底消除大学生的焦虑心态,而是鼓励他们坚定立场,在作出选择和决定之时不被外在观念禁锢。
三是弗兰克尔意义疗法。根据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首先,大学生精神意志脆弱是因其未能理解苦难的意义。弗兰克尔认为,承受苦难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存在,受难的意义在于它使人在高压环境之下依然可以正视自身,并且想方设法战胜苦难。他强调人的内心力量能使他们超越现状,个人命运取决于自身的精神态度,因而大学生精神上的许多症状都可以通过改变态度得到缓解。其次,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来看,理想信念薄弱是大学生对目标意义理解浅薄的结果。“弗兰克尔指出,意义是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未经反思、不合个体意志的目标会在个体为之追寻与奋斗的过程中带来更多痛苦,人在目标未能达成时会愈加失落迷茫,怀疑甚至彻底否定当初的目标和追求。”最后,大学生对自由意义的误解是其责任意识淡漠之因。弗兰克尔对人的自由意志予以肯定,但这不意味着人有为所欲为的权利。责任与自由相互依赖:责任为自由之边界,自由为责任之外延。自由激发了大学生超越自我的无限性,而责任“更特别地针对着在现实背景下意识到的某种可能性,或者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意识到在某一特定情景下能够做什么”
4 何然之途:大学生“空心病”哲学治疗路径
哲学常被误认为是“空中楼阁”,然而自1981年德国哲学家G.阿肯巴哈在科隆创办的第一家“哲学践行”机构起,不少哲学家纷纷尝试用哲学方法解决人们的生存难题。加拿大哲学家P.瑞比的四阶段法(FIIT),可以运用于大学生“空心病”的治疗。
第一阶段称为“自由漂浮”(Free-floating),即摆脱固执成见而让思想自由漂浮,以使问题得到充分检视。咨询师应让大学生自由发挥、随意漫谈,“尽其所能地表达出各种不同的需求与期望,允许他们表露想要改变某些失败、毁灭、无意义等困境的需求,也帮助他们摆脱某些糟糕的感觉。”二者互动的关键在于咨询师真诚耐心的倾听与观察,以便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引导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畅所欲言,使其症结自行显现。
第二阶段称为“即刻问题解决”(Immediate problems solution),即诊断问题后跟踪治疗,帮助来访者找到最切合的解决方案。在此阶段,大学生通常处于一种“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茫然状态,求助他人的情感十分强烈,但这并不意味着咨询师需扮演一个权威角色命令大学生采取何种解决途径。事实上,咨询师更像是来访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参与者”,通过对话方式引导他们,与其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途径。
第三阶段称为“意向性的行为教导”(Teaching as an intentional act),即咨询师和来访者各自展开有意向的教与学,以达到来访者将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目的。哲学咨询师需回到哲学原典,为大学生提供哲学家的理论精髓,并且根据来访者前两个阶段呈现出的结果,帮助他们清楚地了解自身所具备的推理能力和独自解决问题的潜能。
第四阶段称为“超越”(Transcendence),即来访者超越未经反省的经验习惯而反思自我,并认可自身生命情境的独特性。“来访者对于获得某种学习能力感到满意,他与哲学咨询师的对话正超越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走向较为抽象或普遍本质的问题。”这一结果与大学生通过前三阶段的对话而形成有关自身更深刻的认识紧密联系,这使得他们有足够的哲学储备来审视自身,进而有效地解决内心的矛盾症结。
P.瑞比的哲学咨询方法将人的价值实现置于首要地位,这与人本主义疗法、存在主义疗法以及意义疗法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对于大学生“空心病”的治疗,哲学咨询不在于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是通过与咨询师对话,鼓励大学生依靠自身力量找到他们“价值观缺陷”的所致之因,运用哲学的内在逻辑提升其处理问题的能力,即所谓“授之以渔”。
5 总结
现代社会科技信息日益发达,物质条件长足发展,价值取向趋向多元,但时代的负面效应无法回避: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无从选择,良好的物质财富让人沉溺于享乐,多元价值使人是非难辨。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对其内在价值的理解能够帮助我们对自我总体质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认同感,对于世俗评价标准持有较为超然洒脱的态度,在意义荒芜的世界中为自己寻求富饶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