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绿色会计发展应用论略

2021-01-03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26期
关键词:计量核算绿色

李 茜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矿,河南 平顶山 467099)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有限资源的肆意攫取,在改善和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日渐枯竭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不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进行遏制,还有可能出现愈演愈烈之势,并最终导致人类自食恶果。比如,有关部门的连续调查报告显示,如今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峻,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合理开放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绿色会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我国企业经济活动中逐渐被采用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所谓“绿色会计”,也有的学术流派称之为“环境会计”,将其解读为,“以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等会计要素为核算内容的一门专业会计”。在《现代会计百科辞典》收录词条中对绿色会计的阐述是,“在为了交易和促进公共福利,为了创造未来用途的财富以及保护资源时,根据资源者和资源所有者一致同意的惯例来核算、计量这些资源耗费情况的管理活动”。从绿色会计的内涵可以看出,企业发展应用绿色会计,既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又是对可持续发展的践行。

一、企业发展应用绿色会计的理由

我国企业在经济建设道路上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下的企业经济活动,投入高,产出低,污染高,效益低,对资源的消耗过度,对生态环境的补偿能力却明显不足。进入21世纪后,在保护自然环境和发展绿色经济呼声日益高涨的影响下,企业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从长效利益着眼,只有重视绿色会计在企业的发展应用,也就是只有在发展经济同时重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保持领先优势,才能实现经济建设的长治久安,才能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都获得成功。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六点。第一,绿色会计通过对企业社会资源成本的核算,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的生产成本,能够较好地激发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的动力,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对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重视度。第二,绿色会计将企业从过去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获取能力的发展思想下,转变到了如今的追求经济与社会效益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上来,绿色会计通过计算、记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提高并向外界传递出了企业所履行的社会责任。第三,绿色会计不是从企业自身经济利益获取的狭隘角度出发,而是从企业经济社会责任的战略角度出发,来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来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了企业经济业绩考核的全面性。第四,绿色会计要求企业不但要在生产经营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资源保护、环境保护,而且还要求企业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清洁型生产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以降低成本付出,占领市场先机,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第五,绿色会计以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为基准,在此前提下核算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及其补偿,提升了企业对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水平,提高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六,绿色会计将环境资产、环境成本、环境收益、环境负债等纳入到了企业会计体系的构建之中,帮助企业改革了过去落后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了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差异

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具有相辅相成关系,都旨在为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其中,绿色会计是将法律、法规作为计量依据,辅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在此前提下计量、记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等方面的成本费用,并同时对企业在环境维护和环境开发等方面所取得的效益进行计量与报告,进而对企业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财务成果的影响做出综合评估。而传统会计则指的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计价依据的会计实务”。由于“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计价依据的会计实务”这种方式早期起源于西方国家,且由来已久,所以学术领域将其称做“传统会计”。传统会计以履行对投资者的会计责任为己任,强调成本的归属与流转,以历史成本对资产进行计价。在传统会计来看,会计过程其实是对历史成本的分配或归属过程,因此,传统会计通常是不必考虑已耗用资产的现时成本的。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在核算对象、核算范围、确认标准、信息披露方式、计量方法等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现简要比对分析如下。

第一,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在核算对象方面的差异。传统会计核算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比如:企业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收支费用和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以及需要办理会计手续和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是能够通过货币计量形式表现出来的企业经济活动。而对于绿色会计而言,它的核算对象则明显突破了传统会计所表现出来的资金运动范畴,它将资源环境和生态循环价值也纳入到了会计核算对象的范围之中,强调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融合运用,强调对涉及自然环境的企业经济活动的事项也要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第二,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在核算范围方面的差异。传统会计所要反映的是某个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需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过程与结果进行连续与系统地记录,需通过编制会计报表来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财务与成本指标,并以此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持。而绿色会计所要反映的则主要是对环境的开发、维护和使用成本和对自然资源的收益和补偿,相较于传统会计核算范围,绿色会计核算增加了环境与资源状况方面的内容,表现出了一定的宏观性。

第三,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在确认标准方面的差异。会计确认是对会计数据进入会计系统进行确认和记录的过程,比如,传统会计确认就是将会计事项中的一些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进行记录并列入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是对企业经济事项涉及会计要素的明确,会计确认标准需符合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然而对于绿色会计而言,由于它的核算范围超出了传统会计的范畴,因而需要对核算要素进行重新界定,将与环境有关的要素在会计报表中作为要素反映出来,比如,在报表资产类增设自然资产项目、在负债类增设应付环境治理费项目、在所有者权益类增设绿色投入项目、在费用类增设绿色成本项目、在收益类增设绿色收入项目等。

第四,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在信息披露方式方面的差异。会计信息披露,指的是,“企业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使用者决策的重要会计信息以公开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信息的使用者”。传统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大报表”的方式加以反映的。而绿色会计由于在核算对象、核算范围、确认标准等方面与传统会计有所差异,因而其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也必然会有一些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了增加附表、附注等方面,比如在报表中增加“资源资产”附表和“资源资产折耗”附表、在报表附注中说明所采取的环保措施和所达到的效果以及所发生的相关费用支出等。

第五,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在计量方法方面的差异。所谓“会计计量”,是指“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企业会计计量的特性集中表现为是以数量关系来确定生产经营活动诸相关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传统会计计量中,主要采用的是历史成本法,即以企业经济业务发生时的成本作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根据这种计量方法,企业在资产方面的取得、耗费和转换等,需要根据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在负债方面的取得和偿还等同样也需要根据取得负债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而绿色会计在计量方面则采用了将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对环境资源的特点分析作为进行计量的主要参考依据,环境资源的特点包括效用性、稀缺性、可替代性、非交易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公共商品性等。由于环境资源这些特点的客观存在也导致了绿色会计缺乏客观的计量基础和确认标准,因此绿色会计很难做到传统会计可以做到的以数量关系来确定生产经营活动诸相关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提高企业绿色会计发展应用水平的路径

有效解决企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促进企业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共赢”,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企业通过相应的会计核算来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耗费和环境保护的支出以及改善资源环境所带来的收益等进行确认和计量,不仅为降低自身成本付出提供了依据,也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回顾绿色会计的发展应用历程,一路走来,取得了不菲成就,也暴露一系列问题,比如,绿色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建设尚不够成熟,绿色会计制度规则尚不够完善,绿色会计科目设立少且信息披露不规范,绿色会计确认与计量至今仍然没有形成一致的定论以及绿色会计有关法律法规尚不够健全,等等。因此,积极探索提高绿色会计发展应用水平的有效路径,仍然需要学术界和企业界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一,要强化企业对发展应用绿色会计重要性的认识。在企业发展应用绿色会计,不只是单纯的会计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往小了说,事关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效益获取能力的增强;往大了说,事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企业只要从思想上、从意识形态上认识到了发展应用绿色会计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就必定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化作自觉的行动,就必定会为推动绿色会计的发展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要促使企业基于长效机制转变发展理念。绿色会计在企业的发展中应用,能促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因对资源的消耗、维护、补偿等所产生的成本纳入到会计核算体系之中,使环境成本成为影响企业收益能力的重要因素。这种状况下,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要保持盈利能力,就必须转变发展理念,确立长效发展机制,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快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加强对无公害技术的研究探讨,用绿色理念指导生产经营活动,以期达成生产经营活动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生活环境效益的同步实现。

第三,要强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其中很多还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极为珍贵,极为重要。可是在传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常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资源采取的是破坏性开采、甚至是掠夺性的开采,以至于当今社会环境恶化严重,很多宝贵自然资源已经到了濒危的边缘。这种状况如果不被及时扭转,人类社会的后续发展将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因资源枯竭而带来的经济发展倒退的威胁。严峻的自然资源状况和自然环境问题,给经济社会发展敲响了警钟,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要肩负起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问题。企业要负起社会责任,要保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并重,就必须要加快绿色会计在企业的发展应用进程,提高对绿色会计的发展应用水平。这是因为绿色会计将环境资产、环境成本、环境收益、环境负债等要素纳入到了企业会计体系的构建之中,将企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具象化的形式展现了出来,因而对企业提高环保意识、尊重自然规律起到了有效的监督和警示作用。

第四,要为企业发展应用绿色会计提供完善的法律支持。企业发展应用绿色会计缺乏强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支持,这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绿色会计在我国发展应用的时间还比较短,在法理建设上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在法律保障实践中还处在磨合和探索的阶段。因此,加强绿色会计发展应用有关方面的法律建设力度和进度,为绿色会计发展应用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支持,乃是一项需要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并尽快着手解决的重要课题。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发展应用绿色会计的强制保障制度,加强企业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紧迫感,加强企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帮助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好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在不危害生态利益、不危害社会利益的前提下,提高经营利益。比如,修改会计法,在会计法中增加绿色会计核算、监督等内容,巩固绿色会计在企业发展应用的地位和作用;修改会计准则,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增加与环境要素有关的内容,对企业发展应用绿色会计形成强制性制约。如此等等,以法律的强制力量为绿色会计在企业发展应用提供助力和护航。

第五,要加强对企业发展应用绿色会计情况的社会监督。有了良好的社会监督,绿色会计在企业的发展应用才能得以延续下去,才会逐步趋于规范,企业发展应用绿色会计的态度才不会左摇右摆,才会逐步趋于坚定。有了良好的社会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源配置率才能实现最优,企业才能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之间找到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为此,社会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强对企业发展应用绿色会计的监督力度,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同时入手,形成全过程的动态监管机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力争将违和绿色会计发展应用的苗头消灭在未然状态。

四、结语

总之,绿色会计是一门涉及会计学、环境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可持续发展学等诸多学科的边缘性应用学科,虽然以目前情况来看,它在企业的发展应用还不够成熟,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鉴于企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鉴于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共处的需要,它在企业的发展应用将是一种不可阻挡之势,对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及其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必须保持清醒而明确的认识。

猜你喜欢

计量核算绿色
绿色低碳
计量检定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原理
海外工程项目的外账核算与管理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