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实效研究*——以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为例
2021-01-03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谭艳文
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谭艳文
一、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现状研究
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加强实践育人工作总体规划,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有实践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也明确要求要扎实推动实践育人,建设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和校园,走进基层、社会,用自己的所学专长,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发挥能力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受教育、增才干、作贡献。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节,是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增长自身才干的重要课堂。经过各方努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制度、形式、内容和成效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当前高校在社会实践活动育人中存在的不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制度、形式、内容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学校顶层设计不够完善、专业特色不够明显、实践过程监管不够和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一是学校顶层设计不够完善。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高校的作用至关重要,是组织实施的主体,在组织、设计、运行和协调方面承担着一定的职能和任务,完成这些职能和任务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合力,但目前还存在组织领导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形成较强的实践育人合力机制。
二是专业特色不够明显。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往往容易忽略学科和专业的特色,开展一些普遍性的活动,因此在成果转化方面相对局限,没有很好地将社会实践成果与竞赛、活动、科研成果转化,转化率较低。
三是实践过程监管不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并不仅仅是开展的过程,还包括前期准备、组织策划、具体实施、后期反馈等,但目前在还存在一些不仅如此人意的地方,比如各项工作不够系统、具体,对过程的监管也缺乏有效执行。
四是社会支持力度不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需要学校的基础,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社会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校园之外的舞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成功与否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目前不管从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有待加强,广泛认可和有力支持的氛围、局面尚未完全形成。
三、理工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实效研究——以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为例
(一)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创建于1960年8月,其前身为吉首大学物理科,设有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并具备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学生一千二百余名。学院弘扬“明德、砺学、笃志、拓新”的精神,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发展,学院毕业生因具有基础扎实而又富有探索创新、作风朴实而又善于沟通交流、做事踏实而又敢于开拓进取。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鲜明特点,受到社会普遍欢迎。
(二)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社会实践活动育人现状
一直以来,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深入贯彻落实高校实践育人要求,在学院层面加强了实践育人工作总体规划,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着力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了实践育人合力,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反响方面都取得一定成绩。
1.“四点半课堂”:学习+成长,培养家国情怀
2019年2月,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和湖南省吉首市胡麻井社区携手打造“四点半课堂”,旨在为附近下午四点半放学的小学生提供免费辅导,为过早放学和由于工作无法照顾孩子的父母解决困难。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具体负责孩子接送、志愿者安排及课堂辅导。学校开学期间的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四点到六点,四名志愿者从学校出发前往胡麻井社区,两名志愿者等候在学校门口,将需要进行“四点半课堂”辅导的小学生统一接送至辅导室,另外两名志愿者负责核实登记。辅导过程中,先统一组织学生完成当日布置的家庭作业,待作业完成后,有计划地安排手工制作、绘画、音乐等不同的娱乐活动,送去课堂之外的“养料”,让学生在这里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志愿者们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服务效果得到了社会、被服务者及家长的高度认可,较好地树立了“小桔子”阳光志愿服务品牌。“四点半课堂”的举办是四方受益的活动,对于社区,创新了社区教育模式和促进了社区文化与服务的发展;对于家长,填补了家长管理真空,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对于孩子,降低孩子安全隐患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对于志愿者,有助于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和家国情怀,从中得到学习和成长。在团队的不断努力学习下,已进行活动接近300余次,服务师生近千人。目前已获得湖南频道两篇,物语青年、红网时刻各一篇、共三家媒体,四篇文章报道。
2.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爱心+服务,激发责任担当
2016年以来,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多次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奔赴武陵山地区各个乡镇开展志愿服务。学院从人员选拔、物资筹备、项目开展等方面精心筹划、层层筛选,着力打造有数量也有质量的暑假期志愿服务。结合专业特色和乡村需要,学院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科技帮扶、政策宣讲、文明引领等送文化、科技、卫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基层,认真调研,开展了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帮助基层群众解决问题。六年来,学院志愿服务队的足迹留在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洛塔乡、吉首市胡麻井社区以及古丈县默戎镇和吉首市寨阳乡等地区,服务社会群众千余人次,深受当地群众的好评。其事迹也多次在中国青年网、搜狐网、星辰在线等主流媒体的报道。暑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有助于探索武陵山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素质教育扶贫新模式,帮扶少数民族贫困村落脱贫攻坚,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
3.义务维修:兴趣+技能,增强实践能力
在2016—2021的六年时间里,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始终坚持开展义务维修活动,学院志愿服务队秉承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原则,成立了义务维修队,义务维修队由学院专业教师和辅导员担任指导老师、学院学生和其他对义务维修感兴趣的学生担任成员组成,义务维修队的设立旨在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积极开展校内外义务维修活动,为学校师生、社会群众提供免费家电维修及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义务维修通过“三月雷锋行”、每月一修等定期活动和不定期的活动举行。截至到目前,义务维修活动已服务群众上万余人次,维修大小电器上万余件,开展安全用电知识宣讲上百余场。学生在参与义务维修活动中,既能较好地践行专业知识,又能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义务维修活动的开展是学院学生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切实将学生的兴趣和技能有效统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阳光成长志愿服务活动:受助+回馈,引导明德修身
知恩、感恩、报恩,自主、自立、自强,受助思源,获奖思进,传递爱心,回报社会,诚实守信,勇于担当,都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品德。学院通过开展受助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可以引导大学生明德修身,教育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阳光成长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对象为本学年内获得国家奖助、社会捐助等奖助学金的学生,通过填写《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阳光成长受助学生志愿服务申请表》,每年参加至少4次,每次不低于1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活动。阳光成长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感恩知恩的精神,使国家奖助、社会捐助的每一份爱心和善意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形成良性循环。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作为典型的理工科学院,通过以开展“四点半课堂”、暑期“三下乡”活动、义务维修、阳光成长志愿服务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落实实践育人要求,不仅培养了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地能力,也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
四、结论
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为基础、突出专业特色为重点、以加强顶层设计为保障,深入贯彻落实了高校实践育人要求,为理工科学院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