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

2021-01-03赵珈慧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投标建筑施工财务

赵珈慧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其属于我国的一项基础性产业。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处于持续增长阶段,同时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市场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成倍增长,尤其是财务风险问题也日渐凸显。再加上建筑工程具有体量大、金额多、施工时间长的特点,可以说每个阶段和环节都潜在一定的风险问题,甚至有些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增强风险意识,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损失,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1]。

一、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首先是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企业建立有效的投资风险措施,可以对财务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进行有效的控制。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投资效益经常呈现变动趋势,投资效益的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企业的投资风险加剧。其次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经营风险会伴随建筑施工企业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会降低企业的支付能力。企业如果存在过度的经营问题,就会出现资金调度不合理等情况,而且会受到外汇汇率和利率变动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它为我国大多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因宏观经济环境不合理而导致的风险。建筑施工企业中盲目投标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情况加剧了风险问题的发生。再次,很多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对于财务风险不够重视,自身的管理水平的短缺制约了项目的盈利水平,降低了风险的控制能力。此外,在对内部承包单位进行管理时,因管理力度较低,因此会导致更多财务风险的发生。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结算时间的错误预估,也是财务风险产生的一大隐患,等等。企业如果没有对这些风险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就会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2]。

二、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风险管理防范体系

施工项目面临的风险问题并不是独立的,是企业风险的一个子系统项目,风险的控制会受到企业对风险的认知、态度、承受能力和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影响。对此,企业要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防范体系,包括成立一个风险的评价组织或者机构;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将风险管理和预防思想融入制度内容中;建立一个信用评价系统等。企业通过建起严格的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管理制度,可以强化内部管理,加强资金的有效运转,使得企业在项目过程中有效控制成本支出,降低财务风险。在进行风险预防的过程中,要在组织职能体系基础上开展相关的工作,同时要明确这项风险控制的特殊性。在工程项目执行的每一阶段,企业要制定具体的风险控制目标,将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落到实处。比如,在进行项目投标时,企业的风险管理部门首先要组织所有人员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评估是否可以承接项目所带来的风险。其次,对承包的项目要进行组织和设计,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一个资金的使用计划。再次,在项目实施前中,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预测,还要制订应急预案,并且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最后,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对风险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监控[3]。

(二)建立完善的投标风险防控体系

在进行项目投标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三个原则开展相关的工作。一是如果企业资金链不完善,就不能大规模地招揽工程。二是放弃隐含风险较大的工程项目,如需要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勘察、设计、垫资的工程。三是在对项目进行初步的筛选之后,企业要对招标文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还要对区域内的材料使用价格和运输的成本以及企业的劳动力情况、设备的应用水平和设备的市场独立价格进行全面的调研。要对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了解,再决定是否要参与投标以及项目的定价。此外,要选派专业的人员编制投标文件,还要对工程的造价成本进行严格的测算[4]。

(三)加强合同风险的控制

在项目初期,要对合同风险进行合理评估测定,可以在源头上有效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经营风险的发生。一是在进行风险问题控制时,首先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市场定位进行经营策略和市场能力以及经济实力的评价,然后对合同风险的承受程度进行明确。企业应该从技术和组织以及资源等方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预测和控制,要对合同风险的承受能力进行权衡。在进行施工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要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就必须符合国家政策的导向,还要经过政府部门的批准之后,才能对项目开展的必要性进行明确。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还要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资源的使用情况符合企业工程的基本施工要求。二是在对企业的信用程度进行评价时,企业的实力和诚信,会对项目资金的落实情况以及合同条款的应用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在对企业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从企业信誉和能力以及资本抵押条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三是在对合同进行评审时,要预先对合同签订之后会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见明确。要对标准合同条款进行必要的修改,尽可能降低经营成本,避免产生违约责任。选择相应的合同内容,对合同条款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价,同时还要保证合同的公平性,对承包商的合法利益进行维护[5]。

(四)做好日常财务工作的控制

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要筹集建设资金,并且做好财务的让利工作。在对合同履约金进行支付以及垫资款价款延期支付时,都会增加项目的支付风险。在对风险问题进行防控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项目的资金预算,要在现有的施工方案基础上开展预算工作。根据工程的实际建设进程,合理控制现金流,对现金流量风险加以控制。要对两者进行协调,降低支付的风险,要尽可能地减少施工成本的增加和工程停滞以及财务纠纷等问题的发生。在项目合同垫资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财务成本的增加,可以从项目自身的报价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对这个风险进行解决[6]。

要对投标保证金和合同履约金以及垫资款支付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管控。可以通过企业内部资金的调剂和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短期债务进行商业筹资。在对合同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谈判,减少现金的支付。为降低财务的成本,减少坏账问题的发生,可以采用银行保函或者其他非现金支付方式,并对资产进行抵押担保。企业要明确垫资款的退还时间,在工程建设时,要对没有保障的部分加强管理。

(五)加强运营风险的控制

企业的运营风险主要存在于项目的组织和技术等方面,项目部的组织风险防控,可以通过项目班子或项目经理承包制加以解决,要对管控原则进行明确。项目部的人员组成和施工模式,都要符合企业的管理要求和文化需求。在进行分包风险防控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市场进行分包的专业化管理,有效减少施工项目的建设成本。在对分包风险进行控制时,首先要做好分包队伍的评审,然后对合同的签订进行审查。如果工程量比较小,可以采用现金支付的方式提供保障,要避免存在支出的风险和劳务的纠纷。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企业财务部门是整体财务风险管控框架的建立者,在工程进行中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另外,企业应当同时对施工安全和施工风险进行防控,将一体化的管理体系纳入日常管理当中。可以将施工程序组织管理内容作为评审项目的一项标准,如果存在不按照程序组织要求进行施工的行为,应该进行严厉的惩罚,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开支金额。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任一环节,财务活动的发生,就必然伴随着风险。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因为施工和管理工作比较复杂,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系统,并将各个子系统综合统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只有增强了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才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企业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投标建筑施工财务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