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策略
2021-01-03文|李濛
文|李 濛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与不断进步、社会体制的逐步变更发展,党对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良好的党建工作既可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职能,使其决策得到贯彻落实,同时也可以有效促进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可持续性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导致部分基层党建工作过于形式主义,没有把党建工作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位置,阻碍着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国企逐渐意识到了自身在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完善与改进企业的缺陷,党建工作以一个新形式融入进企业发展中,从而满足社会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为社会个体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为确保党建工作能够适应当今时代发展,需借助多种手段对其进行创新与改进,促进国有企业的进一步稳定发展。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现状
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发展创新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创新中,大多都会针对党建工作的模式与内容进行有效的探究分析,再去采取与之相对应的调整改进措施,使党建工作的发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与此同时,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形式正逐步进入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造成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诸多难点与挑战。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党建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繁荣发展与不断进步,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组织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发展需求,企业单位没有意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也并未深入理解党建工作的具体意义。部分基层国有企业将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只注重企业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收益,导致企业内部出现诸多轻视党建工作、重视行政的不良现象,忽视对党员的理论知识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出现很多信念理想动摇的情况。
与此同时,党组织在落实管理制度体系时,由于党员干部缺乏一定的法治观念与综合素质能力,没有严格的纪律观念,导致党建工作执行力度薄弱,甚至出现认知错误等基础理解错误,如认为政工岗位不属于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部门等,将党建工作当作一种形式化的组织模式,使得基层政工干部队伍整体综合素质较低,大大增加了党建工作的难度,也极大地削减了国有企业的社会效益。
(二)对党建工作的发展方向不明确
现阶段,部分基层国有企业对党建工作的发展方向不明确,制定的精神文明建设计划发展与实际工作目标并不符合,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应与实际基层政工干部队伍的需求相结合,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与社会经济市场的变动,分析国有企业发展趋势,及时把握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党建工作管理计划,切实提高基层政工干部队伍的个人素质与综合素养能力,将党建工作融入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去,促进我国的文化发展水平提升。
(三)缺少完善的精神文明队伍建设
部分基层国有企业缺少完善的精神文明队伍建设,党员干部对党建的认知不到位,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也缺乏相关经验,从而导致在开展党建工作时极容易出现诸多烦琐驳杂的不良问题,使得党建工作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益,也为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四)缺乏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严格考核机制
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保证企业党建工作安全稳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只有确保各项规章制度体系的完善、创设健全的考核制度、对相关工作人员奖罚分明,才能更好地调动企业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带动企业和员工自身的发展,进而有效推动企业党建工作的安全稳定性发展。
精神文明队伍的建设更加离不开完善健全的考核制度,现阶段大多国有企业往往忽视了这一重要因素,缺乏对工作人员的定期考核机制,让基层员工失去了对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使得基层政工干部思想懈怠、行为怠惰、停滞不前。只有将合理的考核制度体系贯彻落实到企业的工作实处,才能有效激发基层政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以提高企业最终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三、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强化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党建工作既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党风廉政的建设,又能够使党的执政能力发挥最大效益,是国有企业能够始终保持上层党组织的服务理念与政治理念。因此,企业应积极宣传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工作意义,让企业的各部门职工与领导者都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党建工作的服务性质,以此确保党建工作能贯彻落实到企业的各个工作流程中去,积极宣传国有企业与党建工作的相互关系,促进二者的进一步协调统一,以此为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发挥党组织的核心政治作用
在国有企业中,应对党建工作与党组织进行合理的定位,明确其发展方向与指导思想。在新时期,国有企业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发挥党组织的核心政治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将实践与理论知识充分融会贯通并且落到实处,做到诚实守信、克己奉公,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履行新十六字方针,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构建核心管理体系,创设现代化的党建工作新形式,保证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为是企业的发展根本与战略条件,企业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在企业的社会市场经济竞争中起到直观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加强国有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企业应落实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创建良好的党建工作组织环境,使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不断提高,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以此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热情,从而促进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健全的考核制度使工作收益与工作业绩形成紧密联系,继而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四)建立完善的基层政工干部考核管理制度
随着对基层党建工作要求的不断提升,导致国有基层企业党建工作开展难度加大,基层单位的党建工作的难度加大。一些企业领导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够科学,不仅不能够强化国有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反而制约着国有企业员工的创造性,使国企工作模式单一,环境僵化。一些基层党组织并不能为自己确定一个正确的位置,党建工作是思想管理工作,特别是对于理论性强、抽象性高的党建思想教育问题,由于讲解方式的单一,对于企业职工、党员、干部的思想带来一定的反作用。
为此,建立健全完善的基层政工干部考核管理制度,可让相关工作人员更好地认识自我,认清自身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加强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的培养,才可促进国有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国企工作模式与工作环境具有多样性、灵巧性的特点,进一步深入加强企业职工、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的正确认知。
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精神落实贯通,才可做到真正地为人民服务。建设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必须具有透明、科学、严谨的考核制度,才能符合现阶段的时代发展要求,企业只有实行严格考核制度,并对其工作行为进行规范,才能有效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
建立完善的基层政工干部考核制度是国有企业衡量党建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可让相关党建团队工作人员更好地认识自我,确定自身的位置,认清不足之处,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从而实现在现阶段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理想目标,继而促进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全面深化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改革发展,是推动企业适应新时代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有企业要重视党建工作的作用,发挥党组织的核心政治作用,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团队的管理与考核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价值,促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健康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