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卫生事件对社区社会资本的冲击与重构

2021-01-03西南交通大学席勇

区域治理 2021年24期
关键词:信任资本居民

西南交通大学 席勇

一、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和传播,对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社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最基层组织,作为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前端触角,在本次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了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服务作用。社区蕴含的社会资本存量和结构对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物的质量和解决公共问题的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解决集体合作困境。疫情背景下,分析社区社会资本的变化,对更好地维持与培育社区社会资本、提高社区解决重大公共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文献回顾

继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产生后,社会资本也应运而生。社会资本是对个人发展、社会治理和制度绩效具有重要影响的资本形式。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性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1]。科尔曼从结构视角提出“社会资本是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组成”[2]。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如信任、规范和网络”[3]。在普特南之后,部分学者从关系网络出发,对社会资本进行研究,如伯特的“结构洞”理论[4]、边燕杰的“拜年网”“餐饮网”和“职业网”理论[5,6]。部分学者把社会资本视作可以获得各种形式回报的资源,如波茨、林南[7]等。随着研究成果的增多,社会资本理论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虚拟社会资本得到关注。在新冠疫情背景下,防疫社会资本概念得到建构[8]。

社区社会资本是中观层次上社会资本的具体形式。从相关研究成果来看,社区社会资本的测量与比较、功能与培育等问题获得学界较多关注。本文将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框架与国内学者对社区社会资本构成维度的分析相结合,构建出由社区关系网络、社区信任和社区规范构成的社区社会资本分析框架。从该框架出发,本文分析了疫情对社区社会资本产生的冲击,梳理了疫情对社区社会资本的重构效应,展望后疫情时代社区社会资本的维持和培育。

三、疫情对社区社会资本的冲击

(一)疫情对社区关系网络的冲击

社区关系网络是指社区居民之间日常互动形成的关系网络,与居民之间的社区交往行为紧密相关。在疫情传播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相互接触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为防止病毒传播,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避免不必要的接触,成为最重要的管控手段。社区在疫情影响下出现了两种边界:一是社区与社区之间严格管控,相互隔绝;二是社区内部居民之间严格管控,相互隔绝。除了有形的物理边界之外,社区居民之间还存在一种无形的边界,即心理边界。新冠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对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社区居民为避免感染,会主观形成减少交往的心理意识,即心理边界。一定程度上,社区为防控疫情形成的物理边界和居民主动减少接触的心理边界共同减少了居民同其他社区居民或者同一社区居民之间的实际交往行为,对社区关系网络造成冲击。

(二)疫情对社区信任的冲击

社区信任产生于社区居民与组织持续互动的过程中,主要包括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居民对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等社区组织的信任。社区居民的日常交往行为由礼节性交往和工具性交往行为共同组成,具体表现为见面打招呼、日常闲聊和参加社区组织和公共活动等行为。社区居民在这些行为中逐渐熟悉、互相了解,互动双方的信任程度逐渐提高。受疫情影响,居民之间的互动频率降低,参与社区组织和活动的意愿下降。社区居民之间、社区居民与组织之间的互动程度减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信任构建。同时,个别社区存在居委会、物业等社区治理主体在疫情应对过程中不作为、责任意识缺乏的现象,使得居民对社区治理组织的信任程度大幅削弱。

(三)疫情对社区规范的冲击

社区规范包括正式制度规范和非正式的伦理道德约束等。在防控疫情过程中,部分社区暴露出了社区制度规范缺失的问题。受技术水平、治理能力和思维方式等局限,部分社区疫情防控方式教条、粗暴且无序,难以应对疫情下复杂的治理局面。甚至有社区采取过激的、错误的防控措施,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同时,个别居民未能完全认识到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对于社区采取的防控措施拒不配合和抵制,类似的错误行为可能会对其他居民的行为产生误导作用,对社区非正式的伦理道德规范造成冲击。疫情在各个层面对社区的应对能力提出了考验,对社区规范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社区治理问题显现,社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问题的能力亟需提升。

四、疫情对社区社会资本的重构

(一)疫情对社区关系网络的重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社交媒体的发展,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行为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行为除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交往行为,还包括网络社交媒体中的虚拟交往行为。在应对疫情过程中,社区居民与组织借助微信、QQ等社交平台,实现重要信息即时发布、体温信息采集、生活物资采购和紧急问题处理等功能。社区居民与组织在网络社区中形成了新的虚拟社区,社区居民和组织在虚拟社区中相互沟通、交流与互动,构建了新的社区关系网络。

(二)疫情对社区信任的重构

社区组织在疫情应对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用实际行动筑牢防疫战线,使严峻的疫情形势得到控制,社区居民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社区党组织、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拼搏奋斗,成为社区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群策群力、积极作为,及时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小区物业团体坚守岗位、认真履职,解决居民各项燃眉之急。社区组织带领居民取得的防疫成果不仅巩固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组织的信任,还加深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社区居民在严峻的疫情形势面前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行为也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信任感。

(三)疫情对社区规范的重构

新冠疫情爆发的突然性、传播的迅速性都加大了防控疫情的难度。在防控疫情过程中,社区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制度问题凸显,暴露了许多制度规范短板。为弥补短板,社区治理主体积极制定新制度,采取紧急防控措施与手段。有效的制度规范是疫情战时防控与常态化防控的关键。经过此次疫情的考验,社区治理主体不仅积累了经验与教训,还形成了一系列常态化疫情防控制度,补充了正式制度规范体系。在对抗疫情的过程中,社区志愿者和部分居民主动请缨、真诚奉献、不辞辛劳,踊跃参与医疗救治辅助、生活用品配送、困难群众帮扶等志愿服务,成为疫情防控的温暖力量。社区志愿者与居民之间的互惠行为对社区非正式规范的重构具有重要作用。

五、后疫情时代社区社会资本的维持和培育

(一)优化社区互动实践,以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

社区参与意识是实现居民自治、居民与社区组织良性互动的关键。社区治理主体要将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作为调动其参与社区组织与活动积极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依托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主动搭建“线上+线下”居民协商议事平台,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便利,促进社区参与。要主动创新,立足于居民多样化的需求,积极开展社区活动,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途径。要建设信息沟通与资源交换的互动场所,推动社区协商民主与互惠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与高效利用。

(二)强化社区信任,以提升居民的社区参与动力

社区信任是社区居民之间、社区居民与组织之间交流互动的“润滑剂”。社区治理主体要充分运用居民会议、社区活动、新媒体平台,密切社区居民之间、社区居民与组织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拓宽交流互动的广度与深度,促使相互之间形成持续和稳定的互动关系网络。居民在通过互动交流平台参与社区治理的同时,也能分享彼此的生活状态与体会。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居民之间能够建立和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而促进合作与互惠行为的产生,提升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

(三)健全社区规范,以保证居民参与动力的持久性

良好的社区治理是治理主体的科学引领、制度规范的严格约束和居民自主性充分发挥的协调统一。有形和无形的社区规范是社区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社区治理实践中,社区组织要在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中寻求共同点,充分考虑居民需求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构建系统化、体系化的互动合作机制,促进碎片化、随机化的个体参与行为向有序化、规范化的集体参与行为转变,从而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组织的认同感和社区参与的组织化程度。社区要建立健全日常参与治理过程中的内在或外在的、有形和无形的社区规范,科学引导和约束社区居民的参与行为,维系和增强居民的参与动力。

猜你喜欢

信任资本居民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石器时代的居民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信任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