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打好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对策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
2021-01-03枣庄市生态环境质量服务中心张琦
枣庄市生态环境质量服务中心 张琦
枣庄是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的边缘地区,也是重点地区大气污染防控的外部屏障,枣庄区域内传统高能耗产业占比较高,传统产业产值占规模拟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5%,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占全市总能耗的71.3%,单位国土面积燃煤消费量是全省的2倍多,单位GDP污染物排放强度超过远超过山东省平均水平。面对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带来的中长距离货物及大宗货物运输需求居高不下的现状,枣庄既充分发挥出四省交汇的区位交通优势,又多措并举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极大地促进了枣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也为全国深入打好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一、工作概况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山东省工作安排部署,枣庄在2018年起草印发了《枣庄市打好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作战方案(2018-2020年)》,通过明确职责、分解任务、强化督导,初步构建了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综合防控的工作格局,确定四个“清洁”的总体思路抓落实,即“清洁运输、清洁柴油车、清洁油品、清洁柴油机”,全方位、全过程治理柴油货车污染,不断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推动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一)开展清洁运输行动
(1)枣庄始终坚持构建科学、高效、合理的中长距离货物及大宗货物运输结构,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广高效绿色货车方式,加快推进“公转铁”建设,引导公路货运转向铁路、水路货运,同时重点提升滕州港区、薛城港区、峄城港区、台儿庄港区水路及铁路集疏港运量,切实减少柴油货车集疏港运量。
(2)统筹抓好老旧车辆淘汰和新能源车辆推广工作,据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枣庄市新能源营运车辆达3807辆,全市公交车2797辆,期中新能源公交车2109辆,新能源公交车占比75%,完成9342辆营运黄标车淘汰,提前超额完成省定任务目标。
(二)开展清洁柴油车行动
(1)严格注册登记管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2019年7月1日开始,对符合国家6A或6B阶段排放标准的新生产轻型汽车办理注册登记,对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轻型汽车一律不予办理注册登记。
(2)加强用车监督执法检查。建立联勤联动联合执法制度,构建“环保取证、公安处罚、交通维修”的模式,设置11处联合执法检查点,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019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划定不符合排放标准重型柴油货车限行区域,先后设置限行标志141块,开展遥感监测、路检路查和集中停放地抽测联合执法行动44次,检查抽测各类车辆5.4万辆,查处闯禁行违法行为11040余起、超载9680余起、抛洒320余起、冒黑烟471起,检查工程运输企业81家。
(3)加大对报废车辆的查处力度。对大型货车达到强制报废标准、连续3个检验周期未检验的车辆,被依法定性为报废车、公告牌证作废等车辆,系统定期将车辆信息上传至稽查布控系统,对车辆进行重点预警,2019年共注销国二及以下柴油货车1495辆。
(4)加强科技治污,积极构建“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体系,加快建设机动车遥感监测网络和系统平台,所有数据同步实现国家、省、市三级联网。依托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和交警执法站,对超标排放和未按规定审验的重型柴油货车进行实时预警、快速拦截、现场处罚。
(三)开展清洁车用油品和尿素行动
枣庄市组织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现场检查60次,排查加油站及批发企业(油库)360户。全市油气回收治理成效显著,2座大型储油库、344家加油站全部完成回收治理,有效控制了油气产生的VOCs排放。
(四)开展清洁柴油机行动
(1)切实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监管,据统计,2019至今共有737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申报登记。
(2)积极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滕州港区滨湖作业区新建码头率先完成港口岸电建设,全市辖区内现运营的6家港口全部具备船舶岸电供应能力,极大提升了岸电使用率,减少了船舶柴油机自发电所带来的排放污染。
二、问题分析
枣庄市柴油货车污染防治工作自2018年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执法监管、政策支持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执法取证受限因素多
(1)柴油货车“冒黑烟”抓拍系统受光线和天气影响较大,在黄昏、逆光、雨雪雾霾天气条件下无法抓拍、抓拍效率低。
(2)柴油货车“冒黑烟”和不按规定装载或遗撒处罚在夜间无法有效进行,只有在可视条件下,交警判断出违法行为,才可以进行处罚,夜间可视性差,无法有效判断。
(二)违法成本较低
柴油货车“冒黑烟”和不按规定装载处罚力度较轻,根据法律规定只处罚款100元,且不计分,而罚款多由车主或业主支付,无法对车辆驾驶人员形成实质性的惩罚,威慑力度较小。
(三)非道排查管控不到位
(1)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交易活动属于市场行为,没有专门的管理和监管部门,而且其流动性大、不稳定性强,造成当前底数不清、状况不明。
(2)目前使用的非道排放标准多为国三以下,残值高,淘汰难度较大。
(四)油品监管体系不健全
(1)成品油监管边界职责不清,造成部门监管执法存在交叉重叠、推诿扯皮的现象。
(2)成品油违法行为查处程序缺乏规范,成品油和车用尿素质量抽检考核合格率太高,部分基层执法部门选择性抽检。
(3)成品油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但抽检经费保障不足,有些是财政打包在所有的抽检经费中,有些区县甚至没有成品油专项经费。
(五)柴油货车淘汰补助政策不合理
(1)淘汰的补贴标准偏低,车主缺乏一定的积极性,主要是因为需要淘汰的车辆多为注册日期在2012年7月1日之后的车辆,运行年限短、车辆技术状况好,车主主动淘汰的积极性不高。
(2)淘汰奖补资金短缺,相关工作进展缓慢。据了解,2021年度中央、省级淘汰奖补资金尚未下拨,枣庄市级也未出台相关资金配套措施,区县无法正常启动2021年奖补政策,导致大多数车主持观望态度,工作推动存在诸多困难。
三、对策建议
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污染防治八大攻坚战之一,是必须要打赢打好的“硬仗”。“十四五”时期,枣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仍然面临诸多压力和不利局面,要想有所突破,就要从柴油货车污染防治入手,不断巩固防治成效,紧紧围绕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工作思路、争取立法支持、强化科技支撑等四个方面,积极开展下一步工作,推动大气环境质量各项指标取得明显改善。
(一)加大资金投入
围绕国家确定的老旧车辆淘汰和高污染非道机械治理任务,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投入,采取购买社会化第三方服务的形式,支持、加强对超标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执法监管,形成自上而下、同向发力的工作合力。
(二)完善工作思路
坚持统筹“油、路、车”治理的移动源管控治理格局,严格排放检验机构管理,提升检测质量,确保尾气达标上路。借助科技力量丰富移动源管控手段,充分利用遥感系统和OBD系统,增加路查频次,提高监测数量,通过源头治理和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管控力度。优化淘汰流程,加快推进老旧车辆以及国一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淘汰。
(三)争取立法支持
积极向人大立法部门建言献策,建立完善移动源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将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纳入《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让遥感监测超标处罚、非道机械定期检验有法可依、有据可依。
(四)强化科技支撑
积极对接上级认证部门,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让遥感监测数据和OBD监控数据更加科学、严谨,站得住脚,充分利用“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系统,切实发挥效用。构建全省监管“一张网”,开发全省统一的检验机构联网软件及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