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问题箱”和“课题袋”
——阅读催生教学智慧

2021-01-03

关键词:家养海参乌鸦

花 蕾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反复阅读了多遍,觉得字里行间的真知灼见,是对教学一线教师的谆谆教诲。阅读中,我仿佛在和一位和蔼的老人亲切对话,他要我“学会赞美”“学会倾听”“要有宽容精神”,叫我明白“谁是学校的主人”。在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中,我悄悄发生着变化,变得会思考,和学生更亲近,教法更灵活,主意也多了起来。“问题箱”和“课题袋”便是这样产生的。

一、奇思异想的“问题箱”——抛香诱鱼,满池开花

为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在教室的墙上悬挂了一只自行设计的“问题箱”。为激起学生提问的热情,我在学期初专门举行隆重的“问题箱”揭彩仪式,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设立了“最佳创意奖”。要求同学们在上完课后,将自己头脑中仍存在的疑问写在纸条上,投入问题箱。轮流定时开袋,课内的解答和课外尝试相结合。具体分三步骤实施:

1.“质疑”总动员

鼓励孩子们学会对看似平常的事物提问题,遇事要先问一个“为什么”,及时捕捉学生的兴奋点,给课堂注入生机。

在教学《海底世界》第四段“海参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时,学生对“小时”的理解远不如对“分”的理解深刻、直观。我索性叫学生拿出草稿纸运用数学学过的方法,自己算一算海参和梭子鱼每分钟行多远。学生积极而兴奋地算起来,得出的结果是:海参每分钟约行6.7厘米,梭子鱼每分钟约行1 000米。学生算出结果之后,我采取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你们看,一分钟过去了,海参仿佛原地没动,而梭子鱼已经从咱们学校游到了商业城了!”学生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天哪,这么快(慢)!”这样运用多种方法学习,学生不仅直观形象地感知到海底动物的活动差异,而且潜移默化地建构了要想得多、想得新,推陈出新的问题意识。

2.“疑问”无禁区

每个孩子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因此,我对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总是给予及时表扬,加以引导和启发,鼓励他们敢于挑战老师,挑战书本,大胆质疑,不盲从权威。

《乌鸦喝水》一课中,乌鸦很聪明,用往瓶里放一个个小石头这个办法喝到水。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乌鸦还能用其他办法喝到水吗?”有学生说乌鸦会找到一根吸管,高高兴兴地喝水。这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起到积极作用。课堂上必须让学生有机会、有胆量、有信心地提出问题,表达所思所想,才能逐步培养他们求真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有所怀疑,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3.“辩论”大本营

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平等,教学民主,崇尚个性。对学生的问题我一般都用这样的语言评价:“你的想法真独特。”“这真是个与众不同的观点。”“这个意见是不是比前一种更好?”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大家各抒己见,标新立异,常常产生意想不到的 结果。

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中的“迟日”,为什么不写成“春日”呢?我让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课堂上明显出现了“两派”:一是认为用“迟日”好,另外的认为用“春日”好。学生们煞有介事地组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最后正方一名学生的陈述把课推向了高潮:用“迟日”好,有三个理由:一是避免了与下句的“春风”重复使用同一个“春”字;二是“迟”有“缓”的意思,春姑娘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人间。这个学生一边说一边轻轻地迈着轻缓的步子走起来,给人惬意、舒心的感觉;三是出于声律上的需要。她的发言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二、深入浅出的“课题袋”——鸟语盛会,各显音色

课前,我有计划地启发学生确立研究小课题,合成“课题袋”,组织他们收集资料,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形成文字。课堂上留给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体验收获的喜悦。

如教学《感兴趣的家养动物》,要求广泛查阅资料,并把所查到的动物记录下来,每查到一种动物得1分,越多越好。然后在这些动物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种家养动物和一种野生动物,比较它们的异同和吃、住、用的特点等,形成书面材料,说给好朋友或家长听。一学期下来,班中最多的能写出500多种,最少的也有60多种。对“比较家养和野生的特点”这一作业,学生的选择各不相同,但是效果很好。这种既鼓励求异又重视求佳的训练,真正把学习主动权还给了孩子,其探究的兴趣得到了真正的激发,多种能力得到提高。

每位教师都要热爱阅读书,在书中汲取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永葆活力。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思考,才能厚积薄发。我会将阅读坚持到底!

猜你喜欢

家养海参乌鸦
感谢海参
古今八珍之葱烧海参
海参易变弯,掺了糖
小乌鸦
看!这些家养植物,赏心悦目但要小心
乌鸦喝水后传
会叫的泥鳅
鸡吃石子的秘密
海参
乌鸦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