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战略主题实施进展十年回眸
2021-01-03王秀芳郭连云
王秀芳,郭连云
(青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党中央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中心环节和立身之本,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必然结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立德树人战略主题至今已经十年有余,这十多年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高等教育阶段的立德树人战略主题的落实工作,在政策制定、组织设置、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多方布局,初步形成了“十大”育人体系。适时回顾十年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战略主题的实施进展状况,镜鉴其中的经验教训,对未来进一步落实这一任务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战略主题落实的跬步之积
立德树人战略主题的落实绝非一日之功,既需要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存在,也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内生动力。十年来,党中央在建构制度保障、挖掘内生动力、发展协同力量方面精准发力,立德树人取得重大成效。
(一)立德树人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导向
党的十八大开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并把它当作高校的立身之本,提出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改革方向。党的十九大将“落实”这一主题提上了日程,陈宝生部长曾将2018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称之为“全面部署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会”。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用“支持性资源”形容伦理道德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用,无疑,立德树人战略实施为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性资源”。
立德树人为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提供了鲜明的价值指向。在《纲要》中,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又提出的“大爱大德大情怀”的要求,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各个环节、各个阵地、各种资源和各方力量都被纳入这一战略主题的统筹计划之中。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的“五大统筹”,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三全”育人目标。同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的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这些政策纲领为立德树人实施提供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全要素准备。
(二)立德树人的制度化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围绕着建大建强立德树人战略主题落实平台的目标,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化建构。
1.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制度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战略主题的重要阵地之一,党和国家多举措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国高校有马克思主义学院近750所,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有71所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占95%;36所其他部委属高校中,有20所高校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此外还有58所民办本科院校、134所高职高专院校也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除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规模化建设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也更规范化。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制定了由5个一级指标及其下设的17个二级指标所构成的完整的建设标准体系。在2019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把具体标准增加到了58项,且标准更为细化和明确。在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之上,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2015年至今,已评选了3批共37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更好建设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作用作了示范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广泛、重点和制度化的建设为落实立德树人战略主题提供了重要的机构保障。
2.思政课的制度化建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2011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并于2015年正式发布,其中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学科建设、特色项目等五个方面制定了39项建设指标。同时,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思政课教材的与时俱进,及时修订、更新相关教材和教学大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宣部、教育部组织进行了3轮修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和教学大纲的重要工作。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中宣部、教育部又全面修订高校本科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教学大纲)。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建立了直属学校领导、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教育部曾将2017年确定为“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200名知名专家旁听思政课3000堂,有力地推动了高校思政课的创新改革,进一步推动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
3.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制度化建设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战略主题任务的重要承担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2015年10月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规定本科和专科院校必须严格按照1:350~400和1:550~600的师生比配足配强专职教师。2019年教育部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提出了努力培养造就数十名国内有广泛影响的思政课名师大家、数百名思政课教学领军人才、数万名思政课教学骨干的重要任务。思政课教师队伍逐渐壮大,截至2018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总数为77054人。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队伍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专职教师为51178人,其中,中共党员占83.3%,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71.9%,具有高级职称的占44.2%,49岁以下教师占70.4%[2]。此外,辅导员也是高校教师以及管理队伍的关键性组成要素,处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前线[3]。《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目前,许多学校正在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的模式,对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规范化建设、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进一步落实有着重要意义。
(三)立德树人的实践落实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所谓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战略主题落实的内生动力,指的是出于自身利益而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领导组织、教学组织和实践组织。十年来,以高校党的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和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为核心的学思践悟动力机制初步形成。
1.高校党建取得重要进展
高校党建是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大学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体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高等教育领导组织的必然要求。高校党委对于高校立德树人战略主题落实负有首要责任。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发挥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高校教师党建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为推进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依据;学生党建处于高校党建的中心地位。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2014~2020年,大学生党员数量有200万左右。对于如何管理好这支庞大的队伍,发挥大学生党员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中的作用成为新时期高校党建的重要任务。各高校推出了形式多样的学生党建系列活动,如华中师范大学“恽代英班”、西安交大的“十佳党支部”等等。
2.课程思政格局不断拓展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在市场经济和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仅仅依靠高校思政课程单打独斗,无法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战略任务。《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全科育人”的基本原则。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进一步提出“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认知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并分别对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农学类专业课程、医学类专业课程、艺术学类专业课程等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作了简要阐释。为落实这一任务,教育部2020年6月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战略做出不同具体要求,这对于“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3.实践育人共同体和日常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国家、社会和高校同向发力,初步形成了国、社、校贯通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和日常教育体系。
首先,政府是关键。2020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从2012年起,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监察部驻教育部监察局联合举办的全国高校廉洁教育进校园活动,目前已经成功举行了八届。政府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社会是实践育人的中心环节。在坚持开门办思政课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红色资源、科技资源、体育资源等,因地制宜地开展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是重要方向。2018年暑假,清华大学组织开展“重走总书记初心之路”社会实践。山东大学聘任“五老”同志(即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开展党(团)支部、班级、宿舍、社团结对工作和主题宣讲活动。《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社会主义500年》等优秀电视政论片给当代青年了解传统文化、党史、社会主义史、改革开放史提供了机会;最后,高校是思想育人的重点。校园文化的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的德育功能开始被重视。2018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倡议。华东师范大的原创校史剧《伯群校长》、吉林大学原创话剧《黄大年》等各种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呈现方式,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以鲜活的艺术形式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环境中接受精神的洗涤。此外,各种学生社团亦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北京邮电大学开展“梦之翼”学生理论社团建设等社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各高校也根据各自情况积极开展各种不同的课外实践活动,这些立意新颖、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高校活动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提供了重要经验。
(四)立德树人的协同联动机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助力
立德树人不同于传统知识教育的特殊性在于人的发展的持续性、社会性,要落实这一理念必须解决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教材体系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等诸多问题。过去十年,党中央、教育部和各高校做了许多工作,立德树人协同联动机制逐渐形成。
1.纵向跨学段协同机制开始起步
跨学段协同机制的探索是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教材开始的。2010年的《纲要》中布置了“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的任务。2011年起,国家启动“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项目”。经过十数年的努力,2020年1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开始出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活动和组织。2019年9月,北京市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东华大学与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长宁区教育局携手建立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2019年青岛新时代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成立。虽然这些探索只是零星末节,但至少代表了立德树人战略主题落实的发展方向,也为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中小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提供了先行性探索经验。
2.横向跨学科协同机制有所进展
通过跨学科协同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最新的发展趋向。立德树人战略主题落实中,横向跨学科交流研修机制在高校内部体现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的交流互鉴。建立横向跨学科协同机制,在高校主要表现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相互配、互为补充的作用,其目的在于打破思政课的“孤岛效应”,挖掘更多的思政资源,让专业课程“种田”责任成为思政课程最有力的补充。许多高校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打造“杏林”教育特色品牌,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学生党支部实施“领航导师”计划。在主题教育的推动下,山东大学29个机关职能部门梳理出了149条育人职责,开展结队帮扶共建活动,这些成功的探索为促进横向跨学科协同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3.线上+线下协同机制取得重要成效
网络全球化的兴起为教育开辟了线上教育模式。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规定,各高校应按照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设立网络思政工作专项经费。过去十年间,网络思政成为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9年9月底,易班全国高校共建已经覆盖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覆盖1569所高校,拥有超过1720万实名注册用户。各种各样的“云”思政、“微课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出现。
二、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战略主题落实的倒悬之危
十年来,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战略主题的过程中,国家、社会和高校等都付出了极大努力,同时也取得了重要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要真正实现这一战略的全面落实,仍存在诸多矛盾、诸多问题。
(一)高等教育“道德性逻辑”与“知识性逻辑”之间的矛盾
所谓道德性逻辑指的是高校是以追求崇高道德养成为终极价值追求的场域。纵观东西方教育史,对于善的追求、美的追求,对于人的本质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息过。无论是柏拉图所崇尚的教育之善、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信仰,还是中国的大学之道、太上立德之说,都普遍反映了教育对于道德的终极追求。所谓知识性逻辑指的是高校是以追求精确知识为价值追求的场域,在知识性逻辑的支配下,不同层级的教管人员、不同专业的教师学者、不同院系的育人职责按照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各司其职,专业界限、职责任务,泾渭分明。这种以追求精确的知识为价值追求的逻辑理路和管理模式,导致了高校工作者常常陷入部门本位、学科本位的误区之中,把德育排斥在本职任务之外,突出表现在对于德育的“不作为”。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而当前高校存在的道德性逻辑与知识性逻辑的悖反影响着立德树人战略主题的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根据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发展起来的中国高等教育,其实质是一种知识性逻辑支配的产物。虽然在1957年就提出了“德智体美劳”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在市场经济和以知识专业为价值追求的导向下,德育目标在高等教育中被边缘化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近十年来,在国家立德树人政策导向下,高等教育界为改变知识性逻辑的弊端做出了较大努力,但是高等教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世情、国情、社情、民情、党情都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依靠知识的量化决定高校、个人经济利益的考评方式依然占主导地位。实现观念转变并不是要求高等教育放弃智育的任务,而是要在坚持德育为先,德育智育统一的观念基础之上追求高等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内涵式发展。歌德曾经说过,改变人的思想,是世上最艰难的工作。在立德树人战略主题的落实中着力解决知识性逻辑与道德性之间的矛盾,实现道德培养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统一,是立德树人战略主题落实的重要前提。
(二)立德树人战略主题落实的紧迫性与评价科学性之间的矛盾
立德树人效果的潜隐性与迟滞性,决定了立德树人评价机制的建构难度。立德树人成效如何评价?工科院校和理科院校、文科院校、艺术类院校是否适用同样的标准?思政类教师和专业类教师的责任如何划分?大学生的道德评价机制如何构建?具不具有客观性?这些都是立德树人落实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2020年6月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但是对于育德工作而言,结果评价容易,过程评价困难,综合评价、增值评价更是难上加难。
“五唯”问题是制约高校立德树人主题落实的重大障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狭隘的教育评价体系对于智育工作可以起到比较客观的评价作用,但对于具有内隐性和动态性的德育工作显然并不适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不间断的动态监控和科学评价是建构立德树人战略主题评价机制的基础。一些学者试图通过引入管理学、社会学等方法构建教师和学生的德育状况指标体系,有“二三三”考评指标体系、360度反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平衡积分卡方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这些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尚是一家之言,其科学性、应用性还有待论证。对于如何构建科学的高校德育工作评价机制,谭秀森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评估、社会机构参与评估、高校自主评估相结合的多渠道评估体系[4],但目前也仅限于学术研究的范畴。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对于高校、教师的立德树人落实的科学评价机制,还是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科学评价机制,目前都缺乏具有广泛认同且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这是制约立德树人落实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三)立德树人协同推进不畅与德育一体化发展规律之间的矛盾
立德树人战略的落实,协同推进是关键。但在目前的落实工作中,还存在整体规划有余,体系协调不足;政策方针有余,协同推进不足;重视力度有余,阶段衔接不足等各种问题。协同推进的不畅与德育一体化发展规律的矛盾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第一,纵向协同不畅。道德的发展是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的,小学阶段德育的任务在于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在于增进思想意识,高中阶段在于增进政治认同,大学阶段在于增强使命担当。实现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育人目标需要纵向各学段的大力协同。虽然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目标,但要在实践中真正解决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的有机衔接问题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努力。目前小学、中学阶段的思想道德评价依然限定在以追求升学的知识本位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处于一体化立德树人体系的末端,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础阶段的一体化水平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基础。高等教育阶段的立德树人战略的落实还只能在摸索中前进。
第二,横向协同不畅。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立德树人战略落实不只是学校的任务,它既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大协同,也需要高校内部的教学、管理、服务的小协同。既需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课程协同,也需要思政理论与思政实践的目标协同。目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缺席”,导致了高校立德树人任务落实常常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另外,在高等教育体制内部,学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衔接不畅,学生党员与教师党员协同不畅,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协同不畅等诸多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育人效果。
三、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战略主题落实的战略之思
以史为鉴,高等教育阶段立德树人主题的贯彻和落实,要依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道德发展规律以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坚持“中国特色”“系统思维”“时代表达”和“内涵特色”。
(一)坚持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战略主题落实中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从传统层面而言,指的是悠久的德育传统、丰富的德育内容以及“身体力行”“春风化雨”的德育传播方式。从理论层面而言,指的是具有真理性的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具有科学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以及具有理想性的共产主义发展目标。从制度层面而言,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的制度优势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优势,等等。
立德树人战略主题的目标是全社会所有人,尤其是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都能自觉接受立德树人作为科学的教育伦理道德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把“外在要求”真正转化为个人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内在律令”,充分吸收古今中外所有优秀德育经验和方法,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优势,尽快解决大学生的道德发展需要和发展差异受到哪些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工科大学生和文科大学生有没有差异和差异多大?同一学段的不同道德规范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不同学科、不同教学活动中到底潜藏着哪些立德树人的教育因子等问题。概言之,当下的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积极借鉴心理学、医学、脑科学、政治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成果,尤其是行为科学的思想养分,构建可以解释和指导立德树人战略主题落实行动的社会主义人学、价值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全面服务于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二)坚持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战略落实中的“系统思维”
立德树人的目标是“人”,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面临着生存需要、繁衍需要、安全需要等,决定了立德树人战略实施必须重视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统一发展;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大学生必须正视自己的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等需求,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重视来自于家庭、社会、国家等各方面的影响。高等教育阶段是人对“德”之需要、“学”之需要最旺盛、最丰富的时期。育德、育智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社会职能,决定了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战略任务的落实,必须在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逻辑理念下进行。
系统的最大价值在于可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和特点,必须构建一个课内外深度融合、各学科横向融通、各学段纵向衔接以及家、校、社、国立体配合的德育实施体系。它所涉及的要素的丰富性、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这一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要实现这一系统的有效运转,必须把这一复杂系统工程的育人目标、育人内容、育人责任等根据各个高校的不同性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承担比例、方式进行层层分解,构建各级子系统。实现立德树人战略对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的导向作用,是保证高等教育发展合道德性和正义性的必要条件。科学统筹家、校、社、国和教、管、服等各方面的资源和要素,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有效衔接,必须充分挖掘其中的动力机制,其中增强系统的资源融合能力至关重要。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坚持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战略落实中的“时代表达”
当今立德树人所面临的最大技术环境就是信息网络的普及,对立德树人战略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用“全媒体”来形容信息网络普及带来的变化。教育发展必须适应“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所带来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起了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号召。
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战略落实中的“时代表达”,指的是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通俗化、时尚化的德育传输。德育的传输方式,除了传统的学术形态、文艺形态、舆论形态、宗教形态、政治形态外,还包含非常重要的技术形态。所谓的德育的技术表达,就是不断地采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对立德树人战略主题进行富有感染力和穿透力的包装,借此增强德育的时尚性、表现力与有效性,为了使立德树人战略主题的表达与时代同频共振,实现零距离契合与全方位对接。很多高校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纷纷进行“智慧校园”的打造。VR(虚拟现实)技术体验、云课堂把信息技术用于高校教学、管理和服务,成为每一所高校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如何把信息技术打造成立德树人的锋利宝剑,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徐文锋提出了立德树人与手机APP的结合问题,梁艳秋、胡凡刚提出了STEAM教育视角下教师素养及提升路径研究问题。但这些只是针对信息技术某个点提出的建议和主张,如何扬长避短抓住“全媒体”环境给立德树人落实带来的机遇,探索“全媒体”环境下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实施路径,是当今相当长的时间内亟需破解的难题。
(四)坚持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战略落实的“内涵建设”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依靠外部资源的投入和人力物力的扩大的外延式发展道路都已经走到尽头。“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地大声疾呼为中国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敲响了警钟。过去的我国的高端人才外流也证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德育的重大缺陷。在世界百年之大变局中,现阶段我国发展已进入一个摩擦多发期、矛盾凸显期,于外部世界的结构性挫动明显加剧。“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国际竞争中所暴露出的科技短板让中国面临巨大的风险。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才有政治独立”的观念,已经成为共识。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重视通过立德树人战略主题的落实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坚持战略定力和战略张力相统一、韬光养晦与奋发有为相统一的必然选择。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向传统借经验、向世界学经验,从观念上真正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坚持德育为先,对于高等教育理念、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管理方法、后勤服务以及社会育德氛围的营造等进行全方位的思想再造,真正以追求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高等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为党为国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