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精神在新青海建设中的实践价值与践行路径
2021-01-03滕兴欣
滕兴欣
(青海师范大学 社科处,青海 西宁 810016)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青海紧紧抓住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提出要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不断开创新青海建设新局面,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青海对自我发展做出的新定位,也意味着青海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实践、新的阶段。而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提出“三最”思想、十九大后基于全国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宏图,使得青海的生态价值和发展方向也愈发明晰。但是,受限于地理区位、人才队伍、市场规模等因素,青海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情形突出,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上要想实现突破性的进展,需要新的思路、新的理念,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在指导思想和理论层面上跳出传统思维,推陈出新,不断深挖青海内在文化,汲取精神力量,做好思想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两弹一星”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中说到:“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用于攀登航天科技新高峰。”[1]作为“两弹一星”科研基地的重要发源地——青海,“两弹一星”精神中的爱国情怀、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奋斗意识等正是新青海建设中所需要的,并在思想引导、价值调试等方面凸显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结合新的时代命题以及新青海建设的现实发展,进一步发掘“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以便能更好地助力新青海建设就成为重中之重。
一、“两弹一星”精神是新青海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
在新青海建设中发挥“两弹一星”精神,从可能性角度来看,“两弹一星”精神与新青海精神都内在地包含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和探索精神,具有高度的耦合性,在新青海建设中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具有一定的理论土壤和基础。从必要性角度来看,“两弹一星”精神可以为新青海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以“两弹一星”精神强化思想引领,树立长远意识、大局意识。改革开放40多年来,青海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获得了长足进步,但随着改革的深化,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区域发展差异明显等新老问题相互交织出现,给新青海建设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青海作为三江源头,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对“美丽中国”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基于青海省情,还是青海在国家整体发展布局的战略地位,都要求在新青海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扬“热爱祖国”精神以树立长远意识、大局意识,将青海置于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展大局中谋发展;进一步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以汇聚精神力量,勇于奉献、攻坚克难,破解发展瓶颈和新旧问题;进一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深化改革,将向外借力和向内蓄力结合起来助发展;进一步发扬“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精神以树立创新思维,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探索青海发展新模式、新路径。通过发挥“两弹一星”精神的思想引领作用,不断完善新青海建设的顶层设计。
以“两弹一星”精神凝聚社会共识,汇聚发展力量。新时代下要实现新青海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借助“两弹一星”精神凝聚共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青海作为一个典型的贫困问题、环境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交织错杂的地区,在处理社会利益分配、社会结构调整、思想观念变革等方面需要发挥“两弹一星”精神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和价值。在“两弹一星”精神引领下,塑造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形成艰苦奋斗、人人贡献、助推新青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两弹一星”精神汇聚力量。精神的强大作用在于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成一股力量促成目标的实现。对于新青海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途径、发展目标等是否具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有多少群众愿意参与到新青海建设过程中并为之努力,这对于最终的建设成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通过深入发掘“两弹一星”精神内核,可以充分发挥其在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以“两弹一星”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海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始终与民族团结问题紧密相关,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2]新青海的建设,需要处理好不同民族的利益关系,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同时也需要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携手努力。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为新青海建设过程中推进民族工作这个重中之重以及平衡好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关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础夯实民族关系,凝聚发展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3]“两弹一星”精神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敢于奉献的意识、大力协同的要求以及其中包含的鲜活事例,有助于深化青海各族人民的心理认同和凝聚意识,投射在具体实践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归于新青海建设的价值目标中,成为重要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引领,与新青海建设要求的实践行为高度契合,因此需要“两弹一星”精神进一步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青海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在新青海建设实践中发扬“两弹一星”精神
新时期青海要谋取新发展,必须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定位,广泛整合有效资源和力量,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两弹一星”精神在青海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传播土壤,充分发掘“两弹一星”精神,有利于践行好“一优两高”战略,推进新青海建设。
(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在发展路径上选择生态保护优先进行价值调试
在发展路径上选择生态保护优先,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青海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应该清楚认识到这条发展路径上的困难和挑战。源于青海特殊生态地位,青海90%的面积都被化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这对青海省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方面,青海第一产业主要以农林牧渔业为主,随着生态保护政策的推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力度不断加大,放牧草地面积的缩减导致青海省牲畜的数量在近几年呈现零增长的情况。另一方面,青海第二产业是青海省的支柱产业,化学原料、石油、天然气等开采业发展较快,又是青海的优势产业,对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模式的限制制约着青海第二产业的发展。
新青海建设选择走一条生态优先发展的路子,在当前产业发展格局和发展规划中,必然对依赖于土地、化工原料等自然资源的相关产业的短期收益造成一定影响,也对以此为生计的当地群众的谋生方式等方面产生影响,尤其对于当地牧民来说,需要改变他们习以为常的放牧生活,改变他们遵循了上百年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在短时期内势必会引起一部分人的不满、抱怨等负面情绪。面对利益分配模式变化上引起的矛盾,需要积极引导,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在青海发展模式转变问题上,需要协调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国家利益和地区利益的关系,也就是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两弹一星”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在新青海建设中强调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就是要求在“美丽中国”的总体规划下,青海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将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第一位,认识到自身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角色和定位,认真分析自身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从维护国家根本利益角度出发切实承担起生态保护的责任,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学习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航天人将自身的利益得失置于身后,将国家安全置于首位的爱国精神,才能进一步处理好青海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青海地区发展和国家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发展模式上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价值塑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新时代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课题。青海紧跟中央的谋篇布局,在省委十三届四中全会形成的“一优两高”战略中更是将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重心。而新青海建设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就要推动企业转型,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完善产业发展结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经济增长动力,形成经济发展新格局。
当前,青海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困境和挑战。一是企业转型中存在转型缓慢、传统型企业较多、经济效益创收模式落后等多方面的问题,重点是存在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张力。二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大力培育符合生态发展理念的新型产业和现有产业的转型,这类产业的建立和成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短期内难以实现明显的经济效益创收,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技术、人才、设备等,财政投入必将有所倾斜,这需要解决好重点发展和整体推进的关系张力。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航天人在国家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经验匮乏的条件下,选择了自力更生,不断发展自我创新能力、自我突破能力,艰苦奋斗,不依赖国外支持,不坐等国家援助,最终取得了重大成果。青海作为一个经济小省、人口小省,在地理位置、发展积累、人才支持、区域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短板,面对新时代、新发展、新挑战,青海可以在生态补偿制度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下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但是最根本、最主要的还是需要立足自身、自力更生,积极主动谋划高质量发展道路。
青海在发展中要利用好生态文明建设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挖掘自身的生态优势,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充分认识到青海当前工业发展还处于传统模式、整体产业布局不够优化、特色产业不够突出、优势因素挖掘不够等发展困境,要突破当前发展瓶颈,摒弃“靠天等吃”的传统思维,提高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思想认知,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渐内化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努力让全民认识到只有在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性的重大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才是青海的真正出路所在、根本利益所在,自觉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将自身的特色特点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发展动能。
(三)大力协同、勇攀高峰:在发展目标上实现高品质生活的价值引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优两高”发展战略是对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针对民生问题作出的青海回答。实现高品质生活,就是力图在发展模式上改革、发展路径上创新的基础上,着力在老百姓关注的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重点民生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取得新的发展。
青海高品质生活的实现,需要解决好教育质量不高、医疗资源紧张、社会保障水平较低、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主要聚焦在当前青海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民需求快速增加和当前社会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青海省社会供给的主要矛盾不仅表现在供给总量偏少上,还表现在供给碎片化和供给错位的问题上。”[5]在人们需求增多且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的背景下,青海在整体性发展、均衡性发展以及公共产品生产投入等方面尚显不足,还不能满足变化了的社会需求。总体来看,青海高品质生活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在现有发展基础上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妥善处理民生发展多角度、多层面、多领域的需求和挑战。
一切发展依靠人民,一切发展为了人民,高品质生活这是新青海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奋斗方向,要求在现有发展的基础量的积累上力求实现质的突破,这就需要充分发扬“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一方面,要解决好教育、住房、医疗等重大民生问题,需要凝聚共识,多方协作,在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基础上,同时利用好企业、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的作用,凝心聚力,大力协同,整合有限发展资源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正视高品质生活目标实现的困难和阻力,同时要坚定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决心和信心,只有站得高、看得远,高屋建瓴,长远谋划,才能在发展蓝图指引下以“爬台阶”式的精神攻坚克难,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三、新青海建设中发扬“两弹一星”精神的路径选择
新青海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挖掘好“两弹一星”精神,要立足青海实际,整合现有资源,不断完善理论建设,建立协调机制,创新教育载体,优化宣传路径,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中推动新青海建设。
(一)推进理论建设,深挖“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
“青海真正的独特优势,在于生态地位的全球独一无二,具有无法替代的生态战略地位,是青海最具影响的世界品牌。”[6]青海的排他性发展优势就在于生态,只有从生态入手,才能突破当前青海发展的瓶颈,真正走出一条适合青海发展的道路。“生态立省”这条道路对于青海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生态经济的发展需要跨越诸多障碍,需要充分利用“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
“两弹一星”精神在新青海建设过程的价值发挥,需要在理论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新青海精神是为新青海建设提供精神力量和理论支撑提出来的,新青海精神充分体现了青海各族人民的精、气、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新青海精神展现出的价值内核和精神品格和“两弹一星”精神的价值追求是相契合的,最终与推动青海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目标追求也是相吻合的。将“两弹一星”精神充分融入新青海精神的总体规划之中,利用好精神发源地这个突出优势,“两弹一星”精神通过思想引导、价值塑造,化解新青海建设过程中在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发展目标上产生的多元矛盾和冲突,形成广泛共识。
(二)整合多元主体,发挥“两弹一星”精神价值蕴含的资源优势
“两弹一星”精神在青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宣传基地等,但是从总体上看,对“两弹一星”精神现有资源的整合力度不足,未能使现有资源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所以需要整合多元主体的力量和作用,最大化地发挥“两弹一星”精神的引领作用。政府要发挥好统筹作用,政府作为资源占有的主体,首先应该充分认识到“两弹一星”精神在新青海建设中的价值所在,调查、分析、整合现有的资源,扮演好“总指挥”的角色,明确其它相关主体在发扬“两弹一星”精神的责任和角色。学校要发挥好教育引导的作用,学校作为重要的主流思想传播地,“两弹一星”精神作为我们红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该纳入思想教育之中,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都要利用好思政课堂,结合新青海建设实践宣传“两弹一星”精神,在课堂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在广大青少年中树立起爱国意识、奉献意识、奋斗意识、大局意识和战略思维。公民要发挥好主人翁的作用,价值的塑造和广泛传播离不开每一个公民,作为新青海的建设者和成果的享受者,每一个公民有责任也有义务讲好“两弹一星”故事,传播好“两弹一星”精神,努力为新青海建设添砖加瓦。
(三)优化宣传路径,增强“两弹一星”精神价值引领的导向作用
发挥好“两弹一星”精神在社会共识方面的塑造作用,进一步发挥价值引领的导向作用,必须做好“两弹一星”的宣传工作。一是要充分发挥报纸、新闻等传统媒体的作用。例如,可以在《青海日报》上开辟专栏研究或是在青海卫视制作播放纪录片,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对“两弹一星”精神进行有效宣传,通过官媒宣传,引起社会团体、研究机构以及普通群众的重视,加强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学习和研究。二是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作用。例如,可以建立“两弹一星”公众号,在公众号上定期推送英雄事迹和相关的研究文章,以这种当下流行和受众较多的方式增强“两弹一星”精神的普及度。三是要充分利用好教育基地的作用。例如海北州的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是一种比较喜闻乐见和效果显著的教育宣传方式。但是原子城位置较远,限制了部分人的参观,应该充分考虑到便利性等方面的因素,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地区建立起教育基地,能够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在利用媒体、基地宣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两弹一星”精神和新青海建设的结合宣传,将新青海的发展愿景融入“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价值之中,发挥好“两弹一星”精神在新青海建设中利益调试、汇聚共识、稳定秩序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