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结合方剂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2021-01-03姜飞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针灸治疗

姜飞

【摘要】目的:研究针灸对结合方剂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西医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其中风后遗症,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结合方剂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患者满意率高,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结合方剂治疗中风后遗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中风后遗症;针灸治疗;方剂治疗;临床效果评价

中风又称为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脑血管疾病,表现为昏厥、不省人事,致死致残率极高。脑卒中是一种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如口舌歪斜、语言障碍、半身不遂等,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不便,为社会造成经济负担。若治疗及时、治疗手段科学,仍然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能力。现阶段,临床常采用西医康复训练的方法指导患者科学锻炼,但患者训练过程中病程较长,经济负担较重,患者往往不愿积极配合,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有研究表明,运用中医针灸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且该治疗手段操作简便、成本费用较低、毒副作用小、治疗见效快,成为临床常用的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手段之一。本研究将在此基础上,对针灸结合方剂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希望可以为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护理提供科学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年龄在61岁至82岁不等,平均年龄为(75.14±2.12)岁,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且患者的主要病灶为脑出血、偏瘫、语言障碍等,结合患者的临床具体表现并经过CT检查和MRI检查后,排除其他重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精神疾病史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8例,女性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并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参与常规的康复训练,医生根据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制定由被动训练到主动训练的一系列康复训练,包括由床上卧位到作为转坐位、再想坐位、站位和步行、上下台阶等。

观察组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同时采用针灸结合方剂的方式治疗患者的脑卒中后遗症,针对患者的不同病灶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如针对语言障碍患者与患者头部的哑门穴、廉泉穴施针;对肢体偏瘫类患者则在其风池穴及百会穴等穴位执行针灸治疗;针对吞咽困难患者在其水沟穴、哑门穴等穴位施针,等等。患者每日执行针灸治疗1次,每次持续30分钟,一般每周休息一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执行坐、卧、立或走等进行康复训练,促进针灸治疗发挥应有的疗效。同时服用以补阳还五汤加减等为主的中药汤剂,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中医辨证,加减中药方剂治疗,每日一剂煎煮,早晚各服用一次。患者连续执行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30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评定标准按照ADL评定方法进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排便、修饰、用厕、吃饭、移动、步行、穿衣、上下楼梯、洗澡等日常生活行为,满分为百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生活能力越强,分为:独立;轻度依赖;中度依赖;重度依赖;完全依赖。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软件对本研究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运算分析,执行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康复情况对比

将ADL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提高10分及以上的患者记为治疗效果有效,由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具有科学意义。

2.2 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据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2.0%,远高于对照组的74.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意义。

3. 讨论

中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大多数中风患者会遗存语言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无法生活自理,这为患者自身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困扰。中风遗留的后遗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轻则使得患者语言和行动出现障碍,重则使得患者无法自理,因此讨论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症状具有重要意义。总的来说,中医将脑中风后遗症归结为“偏枯”或“痱风”类疾病,将其病因视为阴阳失调,气血亏损等所导致的气虚血瘀,经络不通。因此临床多采用针灸结合方剂治疗的方法治療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大幅提高预后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对患者的康复和其家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金鑫义,张敬丽. 针灸结合方剂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 糖尿病天地,2019,16(10):27.

[2]林琳,楚佳梅. 针灸推拿配合促通技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5):77-封3.

[3]刘宇辰,魏炜,依娜双,等. 中、傣医对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比较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9,16(27):143-146,163.

[4]董艳. 王阶教授治疗心房纤颤临床经验研究[D].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

[5]程红亮. 张道宗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D]. 江苏: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

猜你喜欢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研究概况
中药和针灸治疗卒中后焦虑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选穴规律
针灸治疗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
面瘫的传统与现代康复治疗
中医治疗崩漏研究进展刍议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概述
膝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进展
针灸治疗女性肥胖伴发更年期综合征68例临床观察
脊髓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