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生尽瘁,国士无双

2021-01-02戴凤帅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院士

戴凤帅

1666年,法国皇家科学院成立,到院工作的著名科学家首次被称为“院士”。此后,“院士”逐渐成为学术界的最高荣誉称号。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中国院士的故事,向“一生尽瘁,国士无双”的院士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科學启明星”王绶琯:尽力根植一片深厚的土壤

人物故事

王绶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科普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名誉台长。

从造船改行天文,从研究天体物理改做授时(天文台用无线电信号报告最精确的时间),从射电天文转向管理规划,从科学研究投身科普教育,王绶琯每一次的转身都非常精彩、完美。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天文学的钟情与执着。20世纪90年代,王绶琯与苏定强等制订了“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方案,旨在解决天文望远镜设计上大口径和大视场不可兼得的问题。因为他在天文领域的杰出贡献,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317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

王绶琯致力科研的同时,也不忘培养人才。1999年,已过古稀之年的王绶琯倡议并联合60位科学家创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他曾说:“科学普及了,才能让更多孩子受益。我们尽力根植一片深厚的土壤,让科学之树枝繁叶茂。”2019年,俱乐部成立20周年之际,97岁高龄的王绶琯献辞:“坚持志愿初衷,守诚不渝;融入改革洪流,观念常新。”

人物解读

王绶琯院士最初学习造船,后来却和天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参与了几乎从零开始的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和开拓。他殚精竭虑,主导首创了中国自己的世界级天文望远镜;他老骥伏枥,孜孜不倦地为青少年科普工作贡献余热。众所周知,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王绶琯早年创建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举措,其战略前瞻性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加凸显。

适用话题

华丽转身、社会责任、矢志不渝、高瞻远瞩、人才培养……

“钻头之父”沈忠厚:这辈子,铁定决心搞石油

人物故事

沈忠厚,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水射流技术专家,教育家,油气井工程学科的奠基人。

1947年,沈忠厚高中毕业后,考入了重庆大学。当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百废待兴。“中国太贫穷了,没有采矿不行。找到丰富的矿藏,中国才有可能走向富裕。”正是抱着这样的初衷,沈忠厚走上了采矿救国之路。1951年,沈忠厚大学毕业,选择留校从事石油钻井的教学工作。为了尽快适应教学,他决定到玉门油田现场实习。到了玉门后,沈忠厚发现中国的找油、采油技术还相当落后。这时,一种庄严而神圣的责任感从他心底油然而生:这辈子,铁定决心搞石油。

回到重庆大学后,沈忠厚全身心投入教学,钻研科技,数十年如一日地为中国的石油事业夯实基础。他发明了新型加长喷嘴牙轮钻头、自振空化射流钻头、机械及水力联合破岩钻头,对钻井工程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也因此被称为“钻头之父”。

人物解读

沈忠厚院士把一生献给了中国的石油事业,正所谓“水击石穿寻地火,披肝沥胆为人民”。作为中国石油人的代表,他以“忠厚”为名,成就了教书育人、科技报国的事业;他以创新为重,在不断向下钻探的过程中推动我国石油开采技术向上发展。他用自己的行动让世界见识了中国的“石油精神”。

适用话题

科技报国、石油精神、爱国奉献、砥砺奋进、青春奋斗……

“九院”元勋周毓麟:国家需要我,是我的荣幸

人物故事

周毓麟,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应用数学家。

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周毓麟曾三次转变研究方向,每一次都取得了重大成就。1954年,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他毅然放弃已小有所成的拓扑学研究,学习偏微分方程。1960年,当国家征调他去参加核武器理论研究时,他毫不犹豫地离开了自己一手开创的中国偏微分方程研究与教学中心。改革开放后,他又重新回到基础研究领域。“国家需要我,是我的荣幸。实际上,我也总是想从更广阔的视野上,不断提高自己对数学的认识。这一点是推动我勇于去改变、去做研究的动力。”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周毓麟一生中对成就和荣誉都抱有一种特别的冷静。他推崇诚恳地工作、诚实地生活,从不以专业领域的大师自居,更没有门派之见。他从不禁锢自己的脚步和眼光,九十高龄还在关注我国的核武器数值模拟,关注计算数学学科发展。

人物解读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对一名科研工作者来说,改变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意味着此前的心血可能要付诸东流。然而,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周毓麟三次义无反顾地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且每一次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始终把祖国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祖国的需要当作自己研究的动力。可以说,周毓麟用一生的勤恳工作,书写了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

适用话题

忠于祖国、科学报国、奉献精神、人生抉择、淡泊名利……

天体物理学家周又元:一直提醒自己要做好人、做好事

人物故事

周又元,中国科学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教育家,我国类星体和宇宙学研究领域的早期开拓者。

周又元主要从事天体物理研究,在活动星系核的结构、辐射机制与宇宙大尺度结构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曾与合作者一起成功地估算出了中心黑洞的质量。他是我国最早进行这类研究的学者之一,并创建了相应的研究团组,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表彰周又元院士在天体物理科研领域的重要贡献,2018年9月25日,国际永久编号第120730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周又元星”。

周又元不仅科研成果丰硕,还一直奋战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教龄长达50余年,可谓桃李满天下。周又元一生严于律己,他曾这样对后辈说:“我已经80岁了,仍然一直提醒自己要做好人、做好事。特别是从小起,我母亲就这样教育我。”

人物解读

周又元这位中华民族的赤子,一生坚守“做好人,做好事”的初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探索未知,用坚韧不拔的意志耕耘科学,探索浩瀚的宇宙。“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他甘为人梯,默默奋战于教育教学的第一线,50余年如一日,培育英才无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阐释了什么是伟大。

适用话题

探索精神、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言传身教、院士风骨……

学科开拓者程镕时:要达到学科前沿和科学顶峰

人物故事

程镕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家,南京大学教授。

1937年,小学还没毕业的程镕时跟随家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饱受战乱之苦的他立志要用知识撑起人生的大厦,报国图强。程镕时一生都与高分子“链接”在一起,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60年,他提出的一点法计算特性黏数的公式,被教科书称为“程镕时公式”;1983年,他的分离与扩展效应统一理论论文在提交美国化学会年会时,被作为当年的重要成果发布新闻;1990年之后,程镕时又提出了高分子溶液黏度的團簇理论……

做科研时,程镕时提倡大胆突破、勇于创新。他一直教导学生:“如果老是去研究人家已经研究过的东西,永远都达不到学科前沿和科学顶峰。”而在科研之外,程镕时还将相当多的精力投入培育学子的事业中。他常说:“人上讲台,心更要上讲台。”

人物解读

师者,既要做到“授业”“解惑”,教给学生知识和本领,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培育学生的品格与精神。程镕时胸中满怀对国家的热爱、对科学真理的执着和对莘莘学子的关爱,兢兢业业,他以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和不懈进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适用话题

责任使命、敢于创新、为人师表、科学精神、用知识撑起人生大厦……

“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我只是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

人物故事

彭士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

彭士禄是中国共产党农民运动的先驱彭湃烈士之子。彭士禄年幼时父母就牺牲了,8岁就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后来几经辗转到达延安,在党的培养下成长成才。20世纪50年代,他响应党中央号召,隐姓埋名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担任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成功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核潜艇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大伙儿常常因为技术方面意见不一致争论起来。每每出现这种情况,彭士禄就会说:“不要吵。做实验,用实验结果说话。根据实验结果,我来签字,我负责!”从那时起,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彭拍板”。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彭士禄的事迹才被人知晓。在此之前,他的名字和他从事的工作一样,都是中国的最高机密。对于很多人称其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并不赞同,他谦虚地说:“我不是什么‘之父’,只是核动力领域的一头‘拓荒牛’。”

人物解读

“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继承先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始终保持着对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他以身许国、求实创新、敢于担当,为我国核动力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淡泊名利、初心不改,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息、躬耕不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

适用话题

“拓荒牛”、以身许国、敢于担当、谦逊低调、淡泊名利……

中国金霉素攻坚者沈善炯:唯愿科学在祖国开花、结果

人物故事

沈善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微生物生化学家、分子遗传学家。

1947年,沈善炯前往分子遗传学的诞生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回国后,为了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满足国内对抗生素的需求,此前并无任何相关经验的沈善炯投入了金霉素的研究。1957年,金霉素在上海第三制药厂正式投产,我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生产金霉素的国家。1973年,沈善炯又受命组建新的研究组,开辟新方向,从事生物固氮研究。短短三年内,沈善炯等人就发现了新的固氮基因,这一研究成果很快得到发表,并在国际上被大量引用。

“我这一生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科学,一个是为了我们的国家。”晚年时忆及自己的人生,沈善炯如是说。这一生,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美国时的老师和同学中都有人获得了诺贝尔奖,而学业优秀的他却选择回国任教。为此,有人问他是否感到遗憾,而他说:“这些跟回到自己的国土,去建立实验室、培养学生,使科学在自己的国土开花、结果,还是不能相比的。”

人物解读

沈善炯将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融入伟大的科学事业中。在国难深重的日子,他不断奋进,辗转国外努力读书,心怀报国的宏愿,为自己打开了科学之门;国家百废待兴之时,他响应祖国的召唤,历尽艰辛毅然回国,使科学在自己的国土开花、结果。他让世人明白了“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句话的真谛。

适用话题

赤子之心、敢于挑战、家国情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药物化学家谢毓元:人最大的快乐在于造福社会

人物故事

谢毓元,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药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出生在书香门第的谢毓元,年少时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会和瓶瓶罐罐的药物打交道。从一个化学的门外汉,到成为钻研化学并研发出治病救人的药物的化学家,谢毓元最大的感受是:“人最大的快乐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以自己的辛勤工作造福社会,为社会所承认。”在20世纪50年代初进入药物所工作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谢毓元多次根据工作需要变更研究方向,而在每一个研究方向上,他都留下了开拓的足迹和丰硕的成果。

回顾自己半个多世纪的科研路,谢毓元说,自己的很多实验都是在多次失败后不懈坚持之下才取得好结果的。信心、耐心、细心的缺乏往往是成功的绊脚石。他告诫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多一些主动,少一些依赖。遇到实验多次失敗的情况时,最好自我放松一下,找些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调剂身心。

对于青年人,谢毓元送出了三条宝贵建议:对科研工作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干任何事情,缺少激情,缺少刻苦钻研、拼搏向上的精神,都是难以取得成功的。

人物解读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中,一代代伟大科学家闪耀着璀璨光芒。中华儿女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谢毓元院士始终服从工作需要,多次变更研究方向,药海求索,鞠躬尽瘁,向世人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情怀,表现出了潜心研究、淡泊名利的科学家精神,堪称当之无愧的“民族脊梁”“时代之光”。

适用话题

幸福观、人生价值、社会责任、科技力量、物质与精神……

猜你喜欢

院士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三辑)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二辑)
顾诵芬:“90后”双院士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一辑)
院士也该有个“卸套”的时候
新当选院士
院士
精确与误差
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将被取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