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产教融合路径探索

2021-01-02钟书平

传媒 2021年23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钟书平

摘要:产教融合能够有效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产业经济更好地发展。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面临师资团队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方案相对滞后、自身优势特色不够突出等挑战的时候,采用产教融合模式便显得更有价值。各大高校可以从产教双向进入、共创共建和探索1+X证书机制等方面进行产教融合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产教融合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人才培养

近年来,产教融合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高校重点关注的一个课题,也是高等院校将产业发展的需求侧和人才培养的供给侧二者进行全面有机融合,从而提升人才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更是通过产学研用各个主体、各个环节深度融合从而促进产业、经济、社会乃至文化等领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也在积极探寻着更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产教融合模式,以不断推动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产业经济更好地发展。

一、产教融合的价值及其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意义

对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对与产业需求密切相关的学科和专业教育进行产教融合探索,并将这些探索成果融入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建设中来,是增强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1.产教融合概念的提出与发展。产教融合这一对高校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概念的提出,其初衷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解决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问题。随着职业院校探索产教融合模式取得了越来越多可喜成果之后,越来越多普通高等学校也开始逐渐探索自身人才培养与产业有机结合的产教融合模式。例如,国务院在2015年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从国家层面上将产教融合的适用范围从职业院校进一步拓展到了全部高等院校,并提出了通过产教融合模式的探索来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又如,国务院先后在2017年和2019年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两份重要文件,再次强调了产教融合所承载的推进我国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动能等的重要功能,并提出通过卓有成效地促进政、产、学、研多環节、多方面的有机、深度融合,构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实体。

2.产教融合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要价值。在高等院校与产业经济密切相关的各大学科和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授课教师已经逐渐意识到落实产教融合对于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产教融合在发挥高等院校和产业企业各自作用和优势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高校培养的人才向着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提升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之间的适配度,有效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具体来看,一方面,对于课程建设来说,产教融合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案例教学法,有选择地将来自产业和企业的典型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接受、消化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在校期间就能够更有效地接触到产业实践和企业实操,从而帮助他们更早地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在校学习的动机性和目的性更加明确,有的放矢,以便在毕业之后更快速、更全面、更有效地融入工作岗位和社会。可以说,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过程中推进产教融合,将会极大地提升其教育质量和教育成效。

3.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产教融合的意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专业,它的设置和发展都得益于我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主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媒体从业人员,物物皆媒介、人人皆传播的网络新媒体景观也使得传统大众媒体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运而生,承担起了新闻传播学科探索全新人才培养方向和教学模式的重要使命。当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所经历的时间依然较短,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培养模式都还处在一个探索与建设阶段。在目前已经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140余所高校中,不同类型的高校依托自身优势选择了不同方向的探索,语言类高校以语言为主、理工类高校以算法为主、综合类高校以理论知识为主等。在探索阶段,将产教融合结合思维、模式与方法引入到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中来,既能够发挥这一专业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联系紧密的优势,又可以为专业人才进一步打通更具针对性和适配性的就业通道,从而推动这一专业领域产学研用的双向互动和有机融合。事实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产教融合模式已经在部分院校中展开了相应的探索,例如,湖北经济学院的产教融合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在2021年就与8家融媒体企业签订了产教深度融合的战略合作协议,并有200余名学生参与到产教融合探索中来,发表了600余件融媒体作品。

二、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前,各大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建设,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高校还没有培养出第一批毕业生,培养成果可借鉴性不强,课程设置变动性较大,教学科研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具体来看,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师资团队结构不合理。由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各大高校中的设立时间都相对比较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师资队伍提出了挑战:教师最好既非常熟悉新媒体业务的实操流程,又在教学科研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一部分师资是从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等专业调岗过来的,要么是传统专业的边缘师资,要么年龄偏大而不熟悉新媒体业务;另一部分师资则是新进青年教师,比较熟悉新媒体业务流程和传播模式,但由于刚刚进入教师队伍,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且在学习期间所接受的也多是理论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依然突出。

2.人才培育方案相对滞后。不仅仅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还包括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其培育方案和产业需求、市场需求、社会需求之间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供需不匹配问题。例如,近几年来,短视频、直播、新媒体运营等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缺口很大,但各大高等院校却培养不出专门从事短视频营销或者直播带货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很多高校在本科阶段就开设的传播学专业,其毕业生却由于所学宽泛而面临不好就业的尴尬处境。此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每年都会存在较大差异,前几年需要两微一端方面的新媒体人才,近年需要短视频创作与运营方面的人才,今年需要直播和私域流量运营方面的人才,明年则有可能需要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方面的人才,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每隔4年重新修订一次,这也导致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整体上是滞后于产业发展和产业需求的。

3.自身专业特色不够突出。正是由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设立时间相对较晚,也导致很多高校在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打造等方面不知从何下手,甚至还有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模块设置都是采用了“拿来主义”的做法,将兄弟院校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直接照搬照抄过来,盲目借鉴别人的模式,却忽略了自身与其他院校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不但执行起来困难重重,而且因为东施效颦而丧失了本校的个性化教育特色。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历来以理论研究见长,而中国传媒大学则是举一校之力来建设其在新闻传播各个细分学科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重镇的地位,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的新媒体人才培养则是侧重突出其“新技术+新媒体”的特色,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院校的新媒体人才则强调了它们在体育新媒体传播方面的明显优势。相比起来,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还没有厘清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三、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产教融合的创新探索

基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各大高校在这一专业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笔者通过分析目前部分高校的做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产业实践和课堂教学双向进入。尽管大部分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都会为高年级的学生配备一定比例的业界导师,以便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但业界导师的机制形式本身要远远大于其实质,很多高校尽管有业界导师名单,但这些业界人士却从未走到学生身边。因此,网络与新媒体在探索产教融合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实际效果而不是表面形式,不但要让业界导师、专家、精英和实战人才走进高校、走进课堂,还要让学生走进产业、走进企业、走进实战业务的具体流程,塑造产业实践和课堂教学双向进入的一个高效互动机制。以中国传媒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新媒体创业与创新公开课”为例,这门课程先后请到了包括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凯叔讲故事创始人王凯、喜马拉雅FM联合创始人余建军、京东集团副总裁门继鹏、腾讯网副总编辑和资深制片人李伦、微博副总裁王雅娟等在内的30余位来自新媒体一线的创新创业精英,走进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课堂,分享最新鲜的新媒体资讯、经验和思维。当然,除了让业界人士走进学校,产教融合模式需要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业界,以双向进入的模式加深产教融合的程度,提升产教融合的实际效果。

2.高校专业和重点企业共创共建。产教融合的另外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模式就是学校与企业、与媒体、与行业组织、与政府部门建立起具有实质意义的人才培养和项目实践等方面的合作关系。因为只有与符合自身发展特色、发展方向的组织机构开展资源共享、专业共建、价值共创,才能更好地为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进行服务,从而开拓专业创新和人才就业的更大空间。例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成都传媒集团在2021年9月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会在新媒体方面的人才就业、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成都传媒集团新型主流媒体的建设和创新。再如,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先后与快手和央视频签订合作协议,共同面向该院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打造新媒体素养系列课程。这是校企共建共创课程体系的典型案例,它将紧紧围绕短视频策划、创意、拍摄、制作、分发等不同维度不同环节,在本专业任课教师和产业专家联合授课中建构起学生立体丰富的知识系统。不仅如此,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还同咪咕视频、央广中国之声等媒体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校的新媒体人才和体育解说人才输送到这些媒体组织,承担起了新媒体解说奥运赛事、传播奥运精神的重要任务。各大院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都可以以这些院校为参考,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与新媒体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探讨如何共建共创新机制。

3.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1+X证书机制。随着教育部近几年力推的1+X证书(1是指学历证书,X是指某種技术技能资格证书)制度在部分省市和高校的逐步试点,这一模式也将为产教融合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由于自身的应用性特色,产业对人才所具备的新媒体技术或技能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这就使得它具备探索1+X证书机制的条件。事实上,也已经有部分高校和新媒体组织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例如,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头条学院,就获批进入了教育部第四批1+X证书试点行列,并将依托公司旗下的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和剪映等新媒体平台与工具,面向包括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内的各大院校学生开展“自媒体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方面的试点工作。再如,虎啸数字学院联合包括中国商务广告协会、知乎等在内的各大机构和全国上百所院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广告学专业等共同打造数字营销人才认证体系,虽然尚未进入教育部1+X试点行列,但它每年春秋两季的认证活动已经为3万多名高校学生发放了包括短视频营销、社会化问答营销、直播运营等在内的新媒体技能证书。对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技能证书在一定程度上是其新媒体能力的一种体现,如何将教育部或者用人单位认可的证书体系引入到产教融合中来,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武敏.产教融合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探究[J].商业文化,2021(18).

[2]张雪.产教融合视域下高校艺术类课程建设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17).

【编辑:钱尔赫】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