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2021-01-02翟娟
翟 娟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在新冠疫情的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在此情况下,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就业指导办公室就必须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相关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为毕业生后续的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新冠疫情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下行带来就业岗位减少的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运行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使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在通常情况下,每年三月份、四月份属于毕业生就业旺季。但是,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计划都开始搁置,市场中的人才招聘需求也呈现出萎缩的状态。部分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的现象,使一部分已签约毕业生继续履约出现困难。
(二)招聘环境变化带来求职方式的挑战
企业在疫情影响下不能正常开展招聘工作,导致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多数用人单位都不能参加现场招聘活动,国家也不允许招聘单位进行集体招聘。这导致大学生求职面临很多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新冠疫情,求职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在求职方面不能和以往现场求职一样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交流。这对大学生的求职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不能确保其求职的顺利。
(三)延迟开学带来就业指导工作的挑战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尚未在特定时期制定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方案与计划,不能确保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实施和开展,对其长远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在具体的工作中,就业指导办公室还受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不能确保整体的就业指导工作效果和效率,难以有效开展管理工作、协调工作和指导工作。这对毕业生的就业造成诸多不利。
二、新冠疫情形势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对策
(一)调整就业招聘方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由于用人单位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其不能开展常规的“面对面”招聘活动。因此,就业指导办公室应该加强学校、上级部门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力度,要搭建线上招聘“云平台”开展线上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满足当前学生的就业要求。第一,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要通过校企对接、与纳杰人才、智联、前程无忧等就业平台合作,搭建线上招聘平台,广开渠道,挖掘资源,尽量为有就业需求的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第二,学校要积极与用人单位加强合作,将现场招聘与笔试、面试形式,转变成为线上招聘,利用网络平台与微信平台等发布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采用计算机网络开展远程面试的活动。线上招聘不仅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渠道,还可以形成良好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与机制,满足当前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第三,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可以开通就业咨询的服务热线,利用电话、QQ、微信等信息平台解决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毕业生解答疑问。第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还应该简化相关的手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就业服务咨询。这样能为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氛围。第五,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要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地为毕业生提供精准指导和推荐服务。一是摸清用人单位在疫情影响下对已签约毕业生是否继续履约的情况,摸清毕业生当前阶段除就业外的其他毕业去向情况,以便分类开展工作。二是针对就业困难和特殊群体毕业生,如自主创业、升学、应征入伍等不同毕业去向的毕业生,学校要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精准指导与帮扶,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就业QQ群等方式,持续推送招聘信息。三是加强联动,全员参与。学校就业办公室与各二级学院、辅导员(班主任)紧密联动、群策群力、做实做细,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了确保在新冠疫情形势下有效开展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学校要优化指导服务,制定完善的就业指导方案与计划,保证整体工作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学校必须遵循科学化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原则,按照上级部门的指导意见、指导要求等,开展相关的就业指导活动,形成良好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和体系。其次,学校应该根据疫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完善的就业指导计划与方案,按照各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与相关的用人单位相互合作,共同编制相关的招聘计划与就业指导方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微信平台等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三、新冠疫情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政策建议
在新冠疫情的形式下,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意识,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完成就业工作任务,形成新时期背景下良好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与环境。其具体的建议如下:
(一)增强产业的就业带动能力
在新冠疫情的环境下,为了有效开展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学校应该注重提高产业的就业带动能力。首先,学校应该针对重大产业的就业影响力进行全面评估,让重大产业带动就业良好发展,形成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格局。其次,企业应该开发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通过开发就业岗位与产业的方式,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最后,学校应该重点关注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在互联网领域、大数据领域、人工智能领域与实体经济领域中,为毕业生挖掘更多的就业机会,发挥良好的毕业生就业支持作用,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1]。各企业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就业带动力,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学校要引导各个产业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的便利性,还能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注重用人单位潜力的挖掘
在新冠疫情的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要全面挖掘用人单位的潜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首先,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应该重视国企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拓宽、增加毕业生的录用规模,制定完善的用人计划,在相关的用人计划中增加录用比例,使毕业生在新冠疫情的环境下增加就业机会。其次,政府部门应该鼓励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增加招聘规模,利用税费减免的方式、就业吸纳补贴方式等,提升企业的招聘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毕业生就业环境,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2]。
(三)强化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支持度
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要形成良好的指导工作模式,采用有效措施强化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的支持度,为毕业生增加就业机会提供一定支持。首先,学校可以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基层教师方面、医疗卫生方面与社区方面的招聘活动,鼓励毕业生积极参与到基层单位的就业活动中。其次,政府部门可增加村官、西部计划等各种基层毕业生的招录数量。最后,在创业支持的过程中,政府可以提供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创业贷款优惠政策、房租补贴优惠政策等,完善相关的双创载体。同时,学校积极宣传各种创业政策,打造良好的技能培训平台、创业服务平台。这样在鼓励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的过程中,可以有效解决诸多问题,达到预期的就业工作目标[3]。在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方面,为了提升支持度,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还可以编制完善的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的指导方案和计划,遵循科学化的工作原则,统一相关的工作标准,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四)制定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方案
在新冠疫情的形势下,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应该制定较为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方案,确保其指导工作的有序开展。首先,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指导工作,使毕业生能够采用灵活的方式参与到就业活动中[4-5]。在此期间,学校也可以制定毕业生的见习计划方案,积极建设见习基地,拓宽见习的范围,并提供相关的见习岗位,为毕业生提供补助,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其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校还需要提供一定的就业帮扶,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或者残疾毕业生群体,可以采用对应的就业帮扶方式,推送合适的就业岗位。
(五)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模式
在新冠疫情的环境下,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应该完善相关的就业指导服务模式,保证有效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第一,学校应该采用线上就业指导方式开展工作,在线上为毕业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服务、就业咨询服务等,强化就业指导的力度,保证可以有效执行工作任务[6]。第二,学校应该注重就业舆情方面的监测,了解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强化思政教育力度和心理疏导力度,一旦发现毕业生在新冠疫情形势下出现就业心理问题或思想问题,就必须利用思想教育方式和心理教育方式等,引导大学生端正就业心态,积极参与到就业活动中。第三,对于一些难以就业的毕业生,学校可以利用公益性岗位开展托底安置的服务工作,来应对目前的就业问题。第四,学校需要开展相关的毕业生求职数据库系统、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工作,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相关的指导工作。学校要协调各个部门与机构之间的关系,明确毕业生就业工作责任义务,有效开展相关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各个部门的努力下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满足当前的就业工作发展需求[7]。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冠疫情的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其对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在新冠疫情的形势下,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应该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线上就业指导活动与服务活动,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服务,从而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