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EM教育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本土化策略初探

2021-01-02郭明真

科学咨询 2021年15期
关键词:本土化活动课程

郭明真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久裕小学 广东广州 511340)

STEM 教育作为美国当今的主流教育思想,逐渐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学习。而我国目前重视的素质教育也正好与STEM 教育的目标相似,两者都更注重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希望将学生培养为具备多种能力的全面性人才。但受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升学体制,素质教育的开展一直没能达到设想的效果。因此如何借鉴国外STEM 教育的先进之处,将其本土化为更适合我国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实情的教学理念,也成了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便基于STEM 教育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本土化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STEM教育的概述

STEM 教育源于美国,也是当前美国教育思维的集中体现。STEM 教育从字面上看就是由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gⅰneerⅰng(工程)、Maths(数学)四门基础学科的结合[1]。未来的基础教育不再只是单一学科的教学,而更倾向于多学科、全方面综合教育。且美国的STEM 教育不仅渗透于课堂中,更重视在课堂之外的实践部分,试图将其贯穿于孩子的整个童年,真正做到让教育成为孩子人生的一部分,而不仅是为人生做准备。这也是我国小学实践教学中欠缺的部分。STEM 教育将学习主体真正回归到了学生本身,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以实践体验作为主要的课程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研究,逐渐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本土化STEM教育的意义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引领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很难对课堂建设提出自己的想法。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容易影响学生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但是以我国现有的教学环境,并不适合完全照搬美式的STEM 教育模式。美国本土的STEM教育对教师素质、家长的思想观念、教学设备等都有一定的限制门槛,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系并不完全适配STEM 教育。虽然以我国现有的经济实力可以做到在个别地区试点STEM 教育方法,但初中、高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一时间却很难同时改变成国外的升学体系,这种贸然引进的方法会导致学生们很难适应下一阶段的学习模式,甚至可能产生自我否定、厌学等心理,更加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因此坚持STEM 教育的本土化,让STEM 教育与我国原有的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将STEM 教育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契机,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三、现阶段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本土化STEM教育的问题

现阶段国内小学引入STEM 教育的方法更倾向于将其转化为一节额外的动手实践课程,学生们可以在课上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组队制作的方式认识一些物理知识,或制作一些小手工。但其实这些课堂本质上还是回到了老师讲解知识点,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而STEM 教育本身注重的其实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内容也并不局限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四个学科,实践活动时间也是尽可能运用学生们课后的自主学习时间。虽然我国借鉴的方式有待改进,但这已经迈出了STEM本土化的第一步。基于STEM 教育下改进和创新小学综合实践课程首先在政府层面就应予以重视,下发一定的文件材料,鞭策和辅助学校认真做好STEM 教育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本土化。学校单位也可以以如何本土化STEM 教育为主题进行优秀课程的评比、展示活动,积极动员各级教师参与其中,甚至可以不限制教学学科,让STEM 教育思想渗透进每一个学科中。教师们应该尝试系统地学习STEM 教育思想,了解STEM 教育的核心理念,更主动地优化实践课程设计方案,将STEM 教育的思想融入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成长中,让实践课堂的重心落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而不仅是表现在实践课堂上。

四、在小学综合课程中本土化STEM教育策略

(一)设计更加生活化的综合实践方式

STEM 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深度融入学生们的生活中。教师们可以结合学生们的日常活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家庭、社会、学校间的关系,使STEM 教育更符合中国教育的特点。教师在设计生活化的活动时要注重保证一定的情景性,在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结合自己实际生活进行实践作业。必要时也可以搭配道具为学生创造出特定的情景,尽可能地增加实践活动的真实性[3]。或者邀请学生家长一起参与实践活动,一方面学生在熟悉的亲人面前会更自然地展示自己的想法,使实践活动更加接近学生平时生活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与父母间沟通表达的能力,培养更好的亲子关系。

(二)增强实践课程中的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能力也是STEM 教育中十分看重的一个培养方向。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他人而工作生活。因此,锻炼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也是一个需要从小学阶段就予以重视的能力。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应该多提供团队合作机会,促进学生们进行交流和合作。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组建小组来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让学生们在群体中相互帮助、相互进步,在共同搜集资料、交流实践心得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

(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

STEM 教育表面上注重培养学生多学科的思维模式,但更深层次的是希望学生在通过多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后,可以将其创新性地运用在生活中。所以培养创新能力其实也是STEM 教育的要求之一。小学阶段正好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之一。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应该增加创新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自主创造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技术去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给予学生分享、传播自己创意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4]。

(四)发挥综合实践课程的远程效应

STEM 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学生在小学阶段可以更好地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能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这就要求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应该更富有社会意义,或能给学生带来更多思想上的启发。让实践课程不仅仅适应于小学阶段的学习,也能在日后发挥更多的远程效应,让一些良好的精神品质根植于学生心中。这也是国外教育思想中重视社会实践和服务的原因之一。我国不需要完全照搬外国的社会学分制,但教师仍可以尝试在实践活动中加入一些当下的热点社会问题或组织学生去调查一些民生问题,赋予实践课程更多的社会意义。也能让学生们在完成实践活动中时真正感受到自己与社会间的关系,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STEM 教育的思想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将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与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相结合,不仅可以加快素质教育的发展脚步,探索更多的实践教学方法,也可以真正让学生们走出传统课堂,充分运用课外的实践时间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让小学实践课程成为学生们求知探索、体会生活、深入社会的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需要完成作业的课程。只有教师们积极接受STEM 教育思想,并善于将其本土化于我国实践课程中,才能在小学阶段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人格品质的全面成长。

猜你喜欢

本土化活动课程
“新格义”阐释:西方文学语言学阐释的本土化问题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论中国音乐剧的本土化发展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