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美论”可行性分析
——以《一朵红红的玫瑰》两个中译本为例

2021-01-02金永欢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意美韵脚音节

金永欢

(陕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一朵红红的玫瑰》是18 世纪末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代表作之一,已被众多译者译成中文[1]。而在翻译界,一直存在诗歌可译不可译的争论。基于此背景,许渊冲提出了“三美论”的诗歌翻译原则。笔者将从“三美论”角度研究《一朵红红的玫瑰》的王佐良中译本(以下简称“王译本”)和郭沫若中译本(以下简称“郭译本”),探究两个中译本“三美论”原则的体现,进而分析“三美论”的可行性。

一、“三美论”原则概述

在诗歌翻译上,许渊冲提出了“意美、音美、形美”的翻译原则,即“三美论”的翻译原则。许渊冲先生指出“三美”之间的关系是:“‘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2]“意美”是指译文没有误译、漏译等;“音美”指要传达出原诗的韵律节奏,运用音韵等方式使译文读来朗朗上口;“形美”更多的是指诗歌长度的对等。

二、《一朵红红的玫瑰》原文赏析

在分析译文之前,需要对该诗歌的原文进行赏析,以更好地分析王佐良和郭沫若两位译者是否在翻译该诗时体现出了“意美”“音美”和“形美”。从该诗的主题来说,《一朵红红的玫瑰》表达了彭斯对爱人感情的真挚、坚贞不渝。再看诗歌的韵律,其格律为抑扬格。诗歌采用交叉韵的韵式,前两句为“abcb”韵式,后两段为“abab”韵式,读起来非常朗朗上口。另外,该诗歌的每一段第一、三句采用四音步,第二、四句采用三音步。闻一多说过:“诗之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3]最后,该诗歌从每一句的整齐度上来看,参差不齐。

三、从“三美论”角度分析王佐良和郭沫若中译本

(一)从“意美”角度分析王佐良和郭沫若中译本

原诗第一节中,彭斯把爱人比作rose 和melody,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表达爱人的形象,在译文中,王译本和郭译本都很忠实地译为了“玫瑰”“曲子或管弦”。所以,就诗歌的第一节来说,两人均遵循了许渊冲“三美论”中的“意美”。在诗歌的第二节中,彭斯用“Till a' the seas gang dry”一句中的seas 来表达自己对爱人的爱会永远持续,直到大海干枯水流尽。在王译本和郭译本中,同样译出了该意象,表达出了作者爱的永恒。在诗歌的第三节,彭斯用“rocks melt wi' the sun”来表达即使岩石融化变成泥,自己对爱人的爱也将会持续。王译本和郭译本中也做到了忠实的传达,分别译为“太阳将岩石烧作灰尘”和“岩石融化变成泥”。最后一节中,“Tho's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表达了彭斯即使与自己的爱人相隔千里,也会在分别后与爱人重逢。王译本译为“但我定要回来,哪怕千里万里”,而郭译本译为“纵使相隔十万里,踏穿地皮也要还”。由此可见,郭译本更多地遵循了诗歌翻译的“三美论”的“意美”。但是总体来说,两个中译本都没有完全体现“意美”原则。所以进行诗歌翻译时,“三美论”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很难真正实现。

(二)从“音美”角度分析王佐良和郭沫若中译本

王译本前两节:“呵,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六月里迎风初开;呵,我的爱人像支甜甜的曲子,奏得合拍又和谐。我的好姑娘,多么美丽的人儿!请看我,多么深挚的爱情!亲爱的,我永远爱你,纵使大海干涸水流尽。”郭译本前两节:“吾爱吾爱玫瑰红,六月初开韵晓风;吾爱吾爱如管弦,其声悠扬而玲珑,吾爱吾爱美而殊,我心爱你永不渝,我心爱你永不渝,直到四海海水枯。”

原诗歌前两节韵脚均为“abcb”。其中,第一节的第一、三句韵脚分别为rose 和melodies,不押韵;第二、四句的韵脚分别为June 和tune,押韵。王译本第一节的韵脚为“瑰、开、子、谐”,即“abcd”的形式,读起来并没有原诗的音乐美和节奏感。第二节译文的韵脚为“人、情、你、尽”,“abcd”的韵脚形式不符合诗歌的韵律节奏感。就第一、二节的翻译来说,王译本并没有做到“音美”。郭译本第一节的韵脚为“红、风、弦、珑”,即“abca”的形式,虽然读起来音乐感极强,但是与原诗歌中的“abcb”并不对等。第二节译文韵脚为“殊、渝、渝、枯”,为“aaaa”的形式,其押韵为汉语中的韵律,具有很强的节奏感。但是,与原诗歌相比,并没有完全一致。

王译本后两节:“纵使大海干涸水流尽,太阳将岩石烧作灰尘,亲爱的,我永远爱你,只要我一息犹存。珍重吧,我惟一的爱人,珍重吧,让我们暂时别离,但我定要回来,哪怕千里万里!”郭译本后两节:“直到四海海水枯,岩石融化变成泥,只要我还有口气,我心爱你永不渝;暂时告别我心肝,请你不要把心耽!纵使相隔十万里,踏穿地皮也要还。”

原诗歌后两节韵脚均为“abab”。王译本三、四节的韵脚分别为“尽、尘、你、存”和“人、离、来、里”,即“abcd”和“abcd”,译文在音律上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与原文相比,更是没有任何的相同之处。所以,王译本在传达诗歌含义的时候忽略了诗歌的“音美”。郭译本后两节的韵脚分别为“枯、泥、气、渝”和“肝、耽、里、还”,即为“abba”和“aaba”,有明显的韵律。与原诗歌相比,韵律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两人在诗歌翻译中并没有遵循“三美论”中“音美”的原则。

(三)从“形美”角度分析王佐良和郭沫若中译本

诗歌翻译的时候,在做到“意美”和“音美”的基础上,应该尽量达到形式上长短整齐,对仗工整,在音节上保持数量的一致。笔者对比了原文诗歌的节数以及行数与两个中译本的差异。原文诗歌和两个中译本均由4节组成,每一节均由4句组成,共有16 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两个中译本都符合诗歌翻译的“形美”的原则。接下来,笔者就每一句的音节数量进行对比。原诗歌平均每行的音节数为7,最长音节数为8,最短音节数为6;王译本平均每行音节数为8.875,最长音节数为12,最短音节数为7;郭译本的平均每行的音节数为7,最长音节数为7,最短音节数也为7。从最长音节、最短音节、平均音节来看,两人的译文均与原诗歌不一致。也就是说,两人的译文没有体现诗歌翻译“三美论”原则中的“形美”。所以,诗歌翻译时达到“三美论”只是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

从以上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不管是郭沫若还是王佐良,翻译《一朵红红的玫瑰》时都只是部分传达出了原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并没有做到三者的完全体现。所以,在诗歌翻译中,“三美论”的完全实现是很难的。

四、“三美论”难以真正实现的原因

汉英两种语言存在差异:汉语是表意文字,主要用字里行间含蓄的语言表达意义;而英语是表音文字,主要依靠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以及音律来表达含义,尤其是在诗歌语言中。所以,汉英很难字对字、音对音进行翻译,所以“三美论”原则的可行性是有限的,尤其是“音美”和“形美”的体现。

结语

本文主要是在许渊冲“三美论”的基础上,探讨王佐良和郭沫若的《一朵红红的玫瑰》是否体现了诗歌翻译的“三美论”,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归纳法。最终得出结论:在翻译诗歌时,很难做到“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同时体现。希望能给以后的诗歌翻译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猜你喜欢

意美韵脚音节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拼拼 读读 写写
《花间集·更漏子》韵脚国际音标及韵腹整理札记一则
韵脚怎么押?
看音节说句子
还诗歌教学的本义
许渊冲的“三美”论对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的指导探究
锤炼汉语发音的三种方法
英语课堂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