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牵挂的病人
——应用ECMO 抢救病人之纪实
2021-01-02吴锋耀
文/吴锋耀
作者单位/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不平凡的2020 年过去了,当2021 年的春节到来时,作为传染病医院领导和医疗专家的我,最惦记的仍是2020 年曾在我院住院并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病人,以及在我院经历了重大抢救和重大手术治愈出院后的那些病人。
2021 年1 月19 日星期二,这是我们医院的业务查房日。我到结核病科四病区例行查房时,林艳荣主任向我报告说:“应用体外膜肺(ECMO)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抢救过来的病人区晓杰(化名),出院已有1 个月了,按照我们原来的计划,应该去他家进行一次随访。他家在宾阳县新圩镇上国村,请问吴书记您有空和我们一起去吗?”这时我才想起,我在参加抢救区晓杰时,曾对林主任说过,如果这个特殊的病人能够抢救成功并好转出院,到时我一定要和他们一起去病人家里随访。于是我立即答应林主任,到时一定去看望他。当我走出病房后,当时抢救病人的整个过程就像电影一样又在我的脑海里回放起来……
那 是2020 年11 月16 日晚上,我正在家里看晚间新闻,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一看这是我原工作单位南宁三医院的同事、总务科陈启照科长的来电,心想,他这么晚找我一定是有什么急事。我赶紧接了电话,陈科长说,他这两年在宾阳县新圩镇上国村做扶贫工作,任第一书记,现有个事请求我帮忙。他们村有个年轻人得了重病(肺结核)在当地医院治疗了几天,病情没有好转,现已转到四医院急诊科,等待入院治疗,请我帮协调安排一个床位。放下电话,我立即指示医务科协调把这个病人收到了结核病科四病区病房。
区晓杰入院的第三天上午,我到结核病科四病区查房,想去查看他时,林艳荣主任告诉我,这个病人诊断为重症肺炎(细菌+真菌)、继发型双肺(上中下)结核,病情危重。给予抗感染、抗真菌、护肝、补钾、补钠等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储氧面罩吸氧纠正缺氧等治疗后,患者病情没有好转并进行性加重,病人呼吸困难、缺氧无法纠正,已于入院第二天(11 月17 日)晚上把他转到了重症医学科(ICU)进一步救治。
当我正准备要到ICU 查看这个病人时,ICU 副主任刘升电话向我报告,说这个病人转到ICU 后经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加强抗细菌、平喘、营养支持及器官功能支持等治疗,患者呼吸困难仍无法纠正,因病人双肺病变非常严重(已到俗称“白肺”的程度),并已经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经院内专家紧急会诊、并与北京专家远程会诊,一致认为,只有立即进行体外膜肺(ECMO)治疗,才能有希望把病人抢救回来。但体外膜肺(ECMO)治疗费用巨大,至少要50 万元,即使新农合医保报销后自费部分也可能约占总费用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病人的母亲一听费用如此巨大,说区晓杰未婚,父母已年迈,已成家的两个哥哥也有家庭负担,家里一下子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他们担心负担不起这高昂的费用。因而不同意用人工膜肺,要求按原治疗方案进行救治。
我了解这个情况后立即告诉刘主任:“病人还这么年轻,不能就这么放弃。‘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这是习总书记教导我们的。在病人家属因经济困难想放弃时,我们也不应该放弃。请你继续和病人家属沟通,不讲费用,我们要全力抢救病人,立即做好上人工膜肺的准备,只要病人家属同意,立马用人工膜肺抢救。我马上与医院领导班子商量如何解决费用的事。”刘主任与病人家属沟通后他们同意给病人进行人工膜肺救治,并承诺愿意和我们共担承担风险。我在班子会一说,大家一致同意先给区晓杰行人工膜肺治疗,治疗费用后面再想办法。
得到指令后,ICU 的专家和医护人员们立即争分夺秒,密切配合,在床边超声仪引导下成功将两根静脉导管置入患者体内,VV-ECMO 体外生命支持系统顺利运转,患者缺氧状况迅速得到改善。随后又立即为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及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整个抢救进行得十分顺利。同时加强了抗细菌、抗真菌、抗结核、抗流感病毒、输血、营养支持及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患者的病情迅速恢复,5 天(11月23 日)后ECMO 成功撤机。11 月26 日又成功撤离呼吸机并拔除经口气管导管。患者病情逐渐趋向平稳后,于11 月30 日从ICU 转回到结核科四病区普通病房。回到病房后,因为病人身体太虚弱,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还需要医护人员更多的协助。医护人员从病情监测、按医嘱给予各种治疗护理,从吃饭穿衣、到洗漱排便等生活护理,都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
看到区晓杰一天天好转,医务人员开始鼓励并指导他进行康复训练,进行精细护理和心理疏导,同时给予他鼓励,增强他战胜病魔的信心。当我到病房看望区晓杰时,他告诉我:“是医生、护士每天都告诉我‘今天比昨天恢复更好了’,才让我有这么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我在想,确实是我们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精神上的鼓励,才使他能够在短时间得以迅速地恢复。
2020 年12 月18 日,区晓杰基本康复,可以出院了。通过医院帮扶救贫的政策规定帮他减免了需要自费的ECMO 和CRRT 管道材料等近10 万元费用后,住院总费用还需38 万元。在新农合大病补助以及医保报销后,他只需自费支付52000 元就行了。后来林艳荣主任和朱凤梅护士长又向医院申请医疗扶贫基金再减免2 万元,让这2 万元作为区晓杰出院后的营养费用,以便确保他更快尽早地完全康复,医院研究后同意科室提出的减免要求。
出院时,区晓杰的母亲激动地紧握林主任和朱护士长的手说:“如果没有四医院的领导、没有你们,我儿子的这条命早就没有了。”区晓杰的哥哥还送来了两面表达感谢之情的锦旗,他说道:“感谢你们优秀、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感谢在这里每一位照顾过我弟弟的天使们,让我弟弟捡回来一条命,南宁四医院是我弟弟重获新生的地方……”区晓杰离开时拖着还比较虚弱的身体深深地向医务人员鞠躬致谢!
应用ECMO 生命支持治疗,让命悬一线的年轻生命重获新生,人文关怀、丝丝温暖使得病人能在短时间内康复,这是生命的奇迹,是“生命至上”崇高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我们这所全国“人文爱心医院”践行“为生命站岗”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案例。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每当看到那些曾经在死亡线上挣扎并能够被我们成功抢救回来的传染病病人,创造了生命奇迹、刷新医学纪录、重返家庭、回归社会,我们倍感欣慰。这也是对我们医务人员最大的鼓励和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