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企业安保工作的应对措施
2021-01-02文|欧翔
文|欧 翔
新时期,部分企业在产业转型、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会出现亏损、停产,政企矛盾、劳资纠纷等问题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社会安定,加大企业内部安保工作开展的难度。同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面临突发事件,比如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由于这类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破坏性强等特点,如果企业安保力量和资金配置不足,安保人员缺乏防范或应对能力弱,不仅会威胁企业员工生命安全,而且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企业安保工作开展的意义
(一)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发展
内部治安状况本身具有集中性、突发性、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等特征,治安状况是否良好,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而且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性。因此,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下,企业积极开展安全、保卫工作,防止病毒的入侵,发挥企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带头和榜样作用。此外,企业做好内部安保工作,积极采取疫情防控措施,为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避免或减少企业停工带来的经济损失,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为企业员工营造安全工作环境
企业内部安保工作主要由企业保卫部门负责,而保卫工作的范围、对象、作案方式等属于动态变化因素,加之新冠肺炎的威胁,使企业安保工作开展的难度加大,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利益等会受到影响,有效开展企业安保工作,才能保障企业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为其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拥有安全感,能够将更多精力用于生产工作,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企业安保工作开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对安保工作不够重视
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部分企业将更多精力用于经济生产、成本控制等,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治安保卫属于政府的责任,对自身发展影响不大,很少关注企业内部安保问题,未认识到疫情对企业安全保卫工作的影响,没有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安保新问题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部分企业内部安保防范工作不能达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比如人防、技防以及物防方面比较薄弱,降低了企业内部安全防范应有的能力,不仅为病毒的入侵提供了空间,而且助长了不法分子的气焰。
(二)缺乏合理的安保管理结构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的大环境下,对企业内部安保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应根据当下社会环境、企业发展状况优化治安管理模式,使其安保管理结构更加合理、科学,为企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实际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未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安保管理结构,比如部分企业在整合中遗留一些问题,信访投诉率较高,所形成的不安全因素会影响其正常运营。
(三)基层安保力量薄弱
企业内部安保工作实施的效果,不仅受企业对其资金、装备等投入力度的影响,而且受基层安保力量的影响,部分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内部治安保卫部门人员处于不断减少的状态,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相匹配,比如将治安部门并入其他部门下,减少保卫人员数量,使基层安保力量减弱,无法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型犯罪活动。此外,企业安保人员薪资待遇相对较低,从事该工作的人员不受尊重,容易被误解,且无法体现自身的价值,基层安保人员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削弱了安保工作的整体力量。
(四)安保工作相关制度健全
企业内部安保工作通常需依据相关制度落实,才能真正发挥其保障作用。而实际部分企业现有的安保制度未及时更新和细化,无法为安保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规范,对安保人员行为进行约束。同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社会环境下,要求企业安保工作按照国家疫情防控要求开展,并且制定相应的对应措施,而实际部分企业所制定的疫情应对措施存在漏洞,安保人员自身缺乏防控意识,容易引发企业安保问题,威胁企业正常生产运营。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企业如何有效地开展安保工作
(一)提高安保管理意识
针对当前部分企业内部安保管理意识薄弱,对疫情防控相关思想和要求认识不到位,威胁企业正常运营、社会稳定的现状。应以宣传教育的形式,提高企业内部安保管理意识,为企业安保部门提供教育学习的机会,使其认识到新冠肺炎的危害性,不法分子所使用的新犯罪方式等,使其安保管理的模式和思路不断更新,重视企业内部安保工作,比如投入适当的资金,用于购买新型的安保设备,根据企业规模和发展情况配置相应的安保人员,壮大安保管理队伍,使其与企业发展、社会新环境等要求相适应,为企业创造稳定、安全的生产经营环境,确保企业员工的基本权益。同时,应充分发挥基层安保人员的作用,使其从思想方面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比如为安保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和教育的机会,使其掌握法律常识、军事科目及工作条例等方面的技能,增强其业务能力,比如熟悉守卫目标的周边、内外部环境,对日常工作中车辆、人员等出入程序熟记于心,能够根据疫情防控标准对进出人员体温进行测量,登记外来人员信息等,并且通过思想教育,使安保队伍保持廉洁自律,严守工作方面的秘密,防止口误造成企业内部秘密外泄,达到杜绝或减少内部隐患问题的目的。
(二)运用新型安保管理模式
由于不同规模、性质的企业,其安保工作开展的模式、达到的安保效果等不同。因此,基于疫情防控常态下,企业实际开展安保工作时,应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使用差异化的安保管理模式,比如针对掌握国家经济命脉、规模较大的企业,应建立多级监管体制,由省级、市级公安机关对其内部安保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向其推荐合适的安保公司,对其安保人员培训、实操工作进行具体指导;针对中小型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建立安保管理模式,由专门的安保服务公司负责其安保工作,真正落实企业安保工作。此外,需改变以往安保工作中被动处理问题的模式,通过主动排查,将潜在的安全问题消除于萌芽状态,为企业提供安全的生产运行环境。
(三)应用高新科技手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不法分子使用新型犯罪工具,且犯罪手段更加高明,传统的群防群治安保管理手段明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已无法适应当前企业内部治安防范的要求。因此,企业安保工作应朝着科技化的方向转变,充分发挥新型技术的优势,弥补以往人海战术在治安防控效率、资源浪费等方面的缺陷,实现“三防”结合的目的。比如企业应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安全现状等,逐步安装电子红外报警装置、视频监控系统等科技化的安防设施,并结合疫情防控要求,使用感温装置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尽可能地做到防患于未然,降低突发事件对企业安全经营的影响。此外,在开展日常检查工作时,对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记录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四)强化企业安保体系
为了提高企业安保工作水平,应对现有的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主动对安保工作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对违法犯罪的新特点、动向能够准确预测和把握,根据所在区域疫情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应对措施,掌握安保工作的主动权,以适应社会、企业治安形势动态变化的要求。比如针对企业内部治安、疫情等呈现出的新特点,遵循“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对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专群结合、三防结合以及点线面结合的治安防控网络体系,借助当地公安机关的力量形成“打、防、控”一体化。同时,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环境下,企业应对内部安保制度进行补充和细化,比如依据国家所颁布的企事业单位安保条例、企业自身特点,制定更加全面、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将疫情防控相关内容纳入其中,使新的安保制度更具有说服力、实际操作性,减少和防止企业安保工作出现漏洞问题。
企业安保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之一,目的是为企业创造稳定、安全的生产运营环境,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需将国家疫情防控要求纳入企业治安管理工作中,根据企业特点、规模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且重视保卫队伍综合素养的建设,增强安保人员疫情防控、责任等意识,在全体工作人员相互配合中落实安保工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