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对策分析

2021-01-02汪家骏

科学咨询 2021年3期
关键词:创设物理情境

汪家骏

(昆山秀峰中学 江苏苏州 215300)

引言

物理是初中阶段重要的教学部分,在创设物理教学情境过程,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实践研究,从而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通过进一步分析,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索了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对策,希望分析能加强物理教学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物理综合能力,具体教学实践分析如下[1]。

一、情境教学创设的原则

初中物理知识中的生活化内容较强,因为物理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是对于生活现象的解答和认知[2]。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创建具备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进而更好的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展开研究,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

通常情况下,人们需要通过体验生活情境进行知识积累,对于初中生而言,能够通过生活中的实践了解到一些浅显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展开,进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目标。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实践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将教学内容和生活情境、社会发展等内容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在进行情境创建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展开深入分析和思考,进而更好地了解其中所蕴含的相关物理内容,自主分析和研究,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重视教学情境创建,还需要提升对于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一系列的社会热点内容进行展开,例如“环保问题”“航天航空问题”“转基因问题”等,进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针对相关内容展开深入思考,进而更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展开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加强师生互动,创设情境

情境创建需要师生之间展开良性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提升自身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保证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教师应当在课堂上适当的设置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在情境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积极的展开探讨和思考,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中构建情境就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更好的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液化和汽化”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一个这样的教学情境:在日常生活中烧水时,我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判断水到底开了没有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教师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保证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方向展开思考。对于学生存在疑惑的问题,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身动手进行研究,进而更好的明白这部分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获得提升,进而更好的达成课堂教学目标[3]。

(二)物理实验与情境创设相结合

针对初中物理课程的实际情况来看,诸多的知识点教学,都需要实验配合进行。如果没有实验的加持与辅助,物理教学的内容会较为刻板、无趣,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被激发。如果教师能够将物理情景教学与实验有机结合起来,将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意义上贯彻落实快乐学习的理念。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思考,激励学生提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观点。然后用实验求证观点,在实践中获真知。例如在教学“摩擦力”时,创设情境以引入新课内容。如:两个班级在进行拔河比赛、人们在冰面上滑雪、下雪天轿车车轮上绑铁链防滑。情境创设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进行实验“探究互动摩擦力的大小”,能够使得学生对摩擦力的知识认知更为深刻。情景创设的方式,能够在潜移默化间引导学生学会证明和逻辑推导,帮助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达到最佳,帮助学生能够理解摩擦力的大小决定因素,并且以此延伸到实际生活之中,如了解到滑雪、拔河等体育比赛的基础原理,了解到摩擦力的价值和危害,从而更好在生活中运用实际的物理知识,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同时,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

(三)紧密结合日常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对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工作而言,其教学内容实际上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极强的联络,因此教师能够通过丰富的日常生活情景建设,来丰富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感受物理成,在不知不觉中加强对物理学科的认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络起来,达到更好的“学以致用”效果,达到最佳的学习成效。例如,针对“浮力”这一课程的内容学习过程之中,教师可以举出具体的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船只能够浮在水面上,而潜水艇则可以下潜入海底,气球也可以漂浮在空中等,通过具体的内容与形象引出浮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外拓展,让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不会游泳的人会沉到水底,而死海上却能够长时间的漂浮起来,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否会与浮力有关。这些趣味化的内容都是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内容,通过加强生活与教学情境之间的关联,能够使得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进一步提高,加强对学习重点的探究和分析,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学的价值,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在物理教学课堂,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实践,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学习效率,进一步促使学生提高物理学习水平。希望通过以上研究,能全面提高物理情境教学研究水平。

猜你喜欢

创设物理情境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