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课堂实践教学初探
2021-01-02陈晓华
陈晓华
(乌海市第二中学 内蒙古乌海 016000)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隆重,实效较低
在我国大力推广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重点就是创新,然而通过对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不难发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实质内容还应得到进一步深化[1]。有些教师过于追求新颖的形式,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新”的追求上,虽然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是因为没有把握好度,所以导致形式大于内容,内容过于空洞。还有些教师在上公开课、示范课时,出于吸引他人注意的目的,将日常教学中不会使用的教学道具带到课堂上,虽然在形式上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具体使用效果不佳。过于追求表面形式,却难以让学生真正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这完全违背了新课改初衷。
(二)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以往传统体育的初中体育教学,教师是训练的主导,教师让学生进行各项体育动作的模仿和训练,学生跟着教师被动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提高学生的训练效率,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但是严重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训练热情。此外,一些初中体育教师采取统一的训练标准,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体育素质差的学生不能跟上教师的步伐,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就会产生厌倦心理,不积极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制约了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通过教学内容落实引导,有效锤炼学生良好品格
在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当中要求教师在开展体育技能教学时,应向学生渗透体育精神,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坚韧良好的品格,进而使得学生不仅仅能够掌握体育技能,还能够形成良好品格,这种情况下能够满足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要求,还能够构建高效课堂[2]。处于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对于女生而言,通常情况下在开展耐力跑教学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恐惧心理以及紧张感,不仅如此,当跑到一半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因为体力的消耗而产生放弃的心理想法,如果在此过程中教师没有加以引导,不仅仅会导致教学目标没有完成,还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产生放弃心理想法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加强引导,可以通过语言激励,通过陪伴的方式引导学生坚持跑完全程,促使学生的耐力获得不断提升,以此能够有效锤炼学生良好品格,使得学生形成良好品格。
(二)保证教学效果,促进全面进展
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也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去开展每一节体育课程,并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以及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活动效率以及质量。同时,体育教师必须要提升对教学实效性的重视,从学生特点、体征与现状入手展开备课,适当选择与核心素养存在联系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使教学的科学合理性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强化教学实效性。比如,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仅应该加大团结协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力度,推动核心素养和体育教学活动充分融合,还要积极踊跃的鼓励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完成对学生体育精神以及核心素养的有效锻炼,帮助学生在有限的体育课堂当中学到更多知识。再如,初中体育教育还可以引荐一些具有合作或者竞争性的活动,如百米接力赛、十人九足,车轮滚滚、投石过河等,使用这些合作性和竞争性同时具备的游戏活动,不单单能够激发起学生的胜负心,还能够有效提高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产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更好的体验到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欢乐。
(三)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中学体育一定要正确掌握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关爱不要局限于一味强调安全的防护和保障,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信任。理解其需求、引导其兴趣、相信其能力,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因此,需要改变传统体育教学过于片面地强调课堂练习安全性,还要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更多体现学生个性特征与特长、爱好,在关注安全问题的同时,了解学生喜不喜欢上体育课,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实现了没有。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以减负减压为突破点,帮助学生从过重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自由发展的空间[3]。
(四)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是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手段,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大力倡导的创新型教学法。所谓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就是指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合理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在小组的基础上教师为每一个小组下发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学生通过合作以及探究展开沟通交流,进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合理有效运用,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构建高效课堂,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将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开展初中体育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合理分配小组以及设计学习任务,在分配小组的过程中,应保证每一个小组都存在体育能力较高、体育能力中等以及体育能力较低的学生,在设计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应建立在学生实际学习兴趣以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较为复杂的学习任务,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才能够充分发挥出作用价值。
三、结束语
综上,现代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设立良好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自主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价值以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