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辩课式教研辩课内容及其影响探微
2021-01-02杨华文
杨华文
(重庆市大足田家炳中学校 重庆大足 402360)
传统英语教研模式通常是某一老师授课,其它老师观课,然后,授课老师就教学的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进行说明后,观课的老师们就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提出建议的。总之,都是观课老师在发言,没有给与授课老师辨别的机会。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渗透,这种教研模式下成长的英语老师在教学中已经培养不出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更具创新能力以及全面发展的人才了。于是,一种新的教研模式—辩课应运而生[1]。
所谓辩课,就是教师在备课、上课或者说课的基础上,就某一主题或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问题,展开辩论,以加深对教学重点、难点或者热点问题的理解,促进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的共同提高[2]。
一、辩课内容
(一)辩教学目标
①辩教学目标的设定: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是指兼顾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具体,指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思维、能力等目标有明确要求,体现英语学科特点;适宜,指设定的教学目标能以新课标为指导,体现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规律,难易适中。
②辩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密围绕着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得到强化和巩固。
(二)辩教材处理
着重分析上课老师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是否关注单元整体教学,是否关注主题语境和语篇类型。
(三)辩教学过程
①辩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好。
②课堂结构安排。结构严谨、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四)辩教学方法和手段
①教学方法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②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样化,富有艺术性。
③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④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看教师是否适当地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辩教师教学基本功
看板书、教态、语言和操作。
(六)辩学法指导
①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确
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②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否熟悉并实施。
(七)辩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内在的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和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心理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教会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八)辩师生关系
①看能否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②看能否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九)辩教学效果
①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②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操方面目标都能达成。
二、开展辩课教研模式对老师们的影响
(一)教师教研精神明显提升
新型的教研活动,辩课模式的开展,教师在听课的同时,利用观课表的记录,在课后懂得给上课教师提出问题,展开思辩,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如果是我,我该怎么去上这一个环节”这句话成为了教研组教师的“口头禅”,教学热情高涨。
(二)教学教研形成合力
在辩课教研模式的进行过程中,教师对如何上课有了新的认识,组内教师的每次赛课或者公开课,都是展开辩课实践活动。参赛教师上课,组内教师评课,辩课— —辩各环节,辩细节,辩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辩课,集思广益,整合思路,最终去修正自己课堂的不足。经过多次辩课打磨,赛课教师能信心十足地参与比赛并取得好成绩,同时也提升了全体教师的教研合力。
(三)自身能力提升
该模式开展以来,教研组教师不断学习和充实核心素养下的新课程改革和理念,有效地展开一些实现自我提升的教研活动。特别是在准备辩课课题的过程中,教师的思辨能力提高,对教学的自我反省和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更好的巩固,思而有所得,辩而求进取[3]。
通过辩课教研模式活动的开展,不但我们老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观,同时带动了我校学生英语学习面貌的提升。现在我们老师只是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可以随时对某一模糊的知识点进行质疑,课堂活跃起来了,老师授课、学生学习的热情都高涨了起来。在课间,在办公室,以前是没有学生来请教英语问题的,现在时常有学生来。虽然我们的休息时间被占用了,但大家心里都甜滋滋的。
当然,辩课教研模式的开展和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还需要我们老师在实践中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它。但不管怎样,通过辩课教研模式活动的开展和研究,我们深深体会到,如果能通过辩课打磨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就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就能把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掘出来,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