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
2021-01-02武满诚
武满诚
(重庆万州外国语学校 重庆万州 404000)
引言
初中物理属于实验类学科,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把复杂、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可以把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有效提升教学趣味性,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而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这一教学需求,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以往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重要性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实验的形式,总结和认识物理现象,属于一种把抽象概念转变成为具体现象的教学手段。结合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特点与其对物理知识的了解程度可以发现,初中物理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具有一定难度,若教师利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很难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也难以有效完成教学目标。而通过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1]。在新型实验教学方法中,教师指引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对物理现象进行亲身观察和记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物理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并且,通过创新型物理实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独立动脑思考能力,促使学生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在以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利用演示的方法,学生被动的观看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通过对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更多的是扮演启发者、引导者,学生为主体,实验内容也不再受到教材局限,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和活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
(一)转变教学主体,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
现阶段,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教师常常独自演示物理实验,或者是教师逐步指引学生操作物理实验,学生仅仅作为一个客体,被动的根据教师步骤和要求完成实验[2]。在该过程中,师生之间很少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也没有指引学生思考和探究,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实验教学效果。想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促使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更加深入理解和体会理论知识,提供给学生足够探索和思考的空间,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解“光的反射”时,在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对入射角、反射角的关系进行寻找。在实验前,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平面镜和纸张,指引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在该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实验结论,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结合实际生活,开展生活化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教材中很多知识都和实际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引入实际例子,指引学生开展生活化实验学习[3]。在该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意识到生活和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实验器材进行制作,或者是在实验中应用实际生活中的物品,使学生可以真切感受到物理知识和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来自地球的力”时,在重力实验中教师可以挑选实际生活中质量不同的物品,如粉笔和黑板擦,通过弹簧测力,对这两种物体的重力进行测出,最后得出质量和重力之间的关系。因为实验物品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所以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探究欲望,还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物理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物理知识,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物理综合素养和能力,为学生以后物理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目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利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没有提供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仅仅通过演示实验进行教学,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思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利用多种形式教学手段,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动手操作环境和机会,促使学生可以在实验学习中扎实掌握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物理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