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初探

2021-01-02吴荣龙

科学咨询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本生活化创设

吴荣龙

(福建省南靖县第二中学 福建南靖 363603)

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国的很多学科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都逐步实现了优化。地理学科也是如此,突破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转化为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这种生活化地理课堂的构建,实现了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目标。因此教师开展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研讨具有积极意义。

一、初中地理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打造实用性地理,实现生活与课堂的有机融合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日常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初中地理来说,意义重大。首先在初中阶段,因为课本设置的常规性,课本内容的选择多半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地理学习简单化,因此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实现授课的有效性,还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一些新闻实现了地理知识的学以致用。例如在谈到环境问题时,学生就可以从经济,社会,人口等方面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因此推行生活化教学实现了地理与生活的有机融合,在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思考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二)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达到最大值,是学生探索世界、了解世界的关键时期。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授课不仅枯燥乏味,而且严重脱离实际,无法建立起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探索世界成为可能,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联系实际避免了地理授课的抽象性,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与探究中,不仅有效的构建起了地理学习兴趣,甚至于联系生活实际,实现主动探索[1]。

二、有效开展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推进地理教学展开

身处于地理课堂,想要更好的推进地理教学活动,教师一定要有针对的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与相关问题的引导。可是说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必备环节,问题的层层深入是引导学生思考和验收学生学习成果的必要手段。因此,想要有效的开展地理生活化教学,教师应做到结合课本知识,创设多种多样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提供了有序的支持。

以《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课为例,教师在开展这节课的教学时,可以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导入,然后在层层递进中,实现知识内容的深度拓展。例如,在上课之前,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早穿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动态视频,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存在视频里的情况?”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教师对基础知识点进行讲解。这个过程,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丰富了学生对于温度的基本认识。然后在上课中期,教师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法丰富课堂内容。例如:在七月份的一天,身处于重庆的小明决定去峨眉山锻炼身体。他天亮出发,在9点到达山脚下,小明穿着短袖向山顶攀登。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明不仅没有累的满身大汗,反而感觉越来越冷,瑟瑟发抖了起来。然后教师进行提问,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小明瑟瑟发抖?这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的教学课堂,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还抓住学生的眼球,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不断推进。

(二)融合时事热点,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于教师教学而言,想要更好的推进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对时事热点的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常规教学以枯燥乏味闻名,即使教师言语在新奇,也无法拯救课本的单一。只有将时事热点引入其中,才能实现兴趣与读书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更加沉迷学习知识,参与问题研讨。

以开展八年级上《自然灾害》一课为例,教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入时事热点推动教学的开展。例如在上课阶段,教师先让学生对自然灾害的类型进行汇总,然后在引导学生思考近些年我国都发生哪些自然灾害。然后教师进行归纳与总结,通过PPT向学生展示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甘肃舟曲的泥石流以及近些年的各种洪涝、台风图片。最后结合具体的自然灾害提出问题:各种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可以造成视觉冲击、心理冲击,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2]。

(三)合理布置作业,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地理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构建知识体系的好渠道。因此,想要实现知识的有效渗透,保证教学的有序开展,在作业布置方面,教师也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实现复习与引导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在新课改的目标下,应该多联系日常生活,设置偏向于引导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复习了课本知识,也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完成基础教学后,教师布置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练习题。如在一天中,太阳达到最大高度是中午12点,但是一天最热的时候却不是中午12点,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又如一年四季中,为什么冬至那天是昼最短、夜最长?这些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学习地理,使用地理的理念,实现地理应用效益最大化。

三、结束语

在不断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地理学科的教学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每一名地理教师都应该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融合时事热点,开展合理的教学活动,同时有序布置作业,在教学中实现有效性教学,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课本生活化创设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