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三个着力点

2021-01-02

科学咨询 2021年3期
关键词:院系专业课思政课

汪 沙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厦门 361005)

一、重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阵地作用

当前,各高校虽对课程思政改革十分重视,但由于各专业院系欠缺主动性,且业务能力不足,导致课程思政建设无可供展开的具体实施方案,难以付诸行动。相反,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教学资源、思政技能成熟的教学团队,能够有效实现与其他院系的良性互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课程思政建设“多头发力、力量分散、成效甚微”的困境。因此,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阵地作用。首先,高校党委要加强整体领导,整合教学资源,积极构建“马院+专业院系”合作育人新模式。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加强学科建设,形成示范学院,加快落实课程思政相关研究项目。各专业院系要立足学科特点,积极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落到实处。其次,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下,各专业院系要主动开展教研室改革,使各教研室在坚持专业学科属性、立足专业课程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让专业知识承载思政情怀,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如体育专业可以把体育价值贯穿体育知识传授和体育能力培养的全过程,营造爱锻炼、勤锻炼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健康人生的理念。再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整合课程体系,牵头构建以思政课为主导,通识课为支撑,专业课为辅助的新课程体系,稳定发展思政课,统筹推广专业课思政,升级改造通识课程,确保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指导各院系积极组建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中心或工作室,使课程思政建设平台真正在专业院系落地生根。如推动成立数学学院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依托该平台,孵化出数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示范课程,形成辐射效应。

二、重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

在高校思政工作各环节中,相较于专业课、通识课,思政课强调在知识传授中注重价值引导,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和核心课程,是学生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渠道,其思政教育功能是更加显性和有效的。因此,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强化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一是优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注重把教材体系的知识性和教学体系的针对性相结合,将枯燥无味的教材内容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语言表达,从而在理论知识的传播过程中逐步完成育人目标。如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内容划分为救亡图存、独立解放、民主富强三个专题,并使用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是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开展体验式教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学生日常关注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辩论、演讲等活动,使学生自觉参与教学全过程,亲身感受思政课的魅力。如设置小组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我国房地产过热现象,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三是丰富思政课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考评的德性素质特征,改变以往一卷式的考核,将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客观地反映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及运用能力,全方位衡量学生的思政课学习是否达到内化于外化于行的效果。四是加强对思政课实施效果的评价与反馈制度建设,如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其纳入日常工作的考核中,定期进行监督与评估,或采取问卷形式分阶段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及时对评估与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与完善,打造出精品思政课。

三、重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近年来,各高校掀起课程思政改革的新高潮,但实践中部分老师以戏谑方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肤浅讲解党的新思想、新理论,盲目追捧西方发展模式,导致课堂难以获得学生的理论和情感认同。避免上述情况,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示范作用。首先,思政课教师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注重立德树人,专业课教师育人意识则相对薄弱。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引导专业课教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厚植育人意识。如带动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增强理论素养,做到真学真信真教马克思主义,既教书又育人,既传授专业知识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引导专业课教师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用联系、发展、矛盾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最后,思政课教师要引导专业课教师挖掘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思政功能,寻找专业课与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相关德育元素的“融点”。如在外语专业教学中,客观地向学生展示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特点,同时有意识地回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西方思想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此外,还可以组织专业课教师深入思政课堂交流学习,加深他们对思政教育的认同与理解,帮助他们提升思政技能。

猜你喜欢

院系专业课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将互联网+理念引入高校院系财务管理工作的研究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