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基层单位建设“赋能型”党组织的研究

2021-01-02王星亮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企业

王星亮

(国家电投集团五凌电力黔东电厂,贵州 黔东南州镇远 557700)

赋能是近年来企业管理领域的热词,《重新定义公司》一书中讲道:“未来组织重要的功能已经越来越清楚,那就是赋能,而不再是管理或激励。”“赋能型”党组织则是指能够对给予企业中心工作、党员个体以正能量,最大限度发挥其潜能,并提高应对不确定性风险能力的党组织。近年来,国企党组织逐步走上前台、主动作为,但在应急处突、价值创造、党员引领、创新激励等方面,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国企基层单位亟须积极打造“赋能型”党组织,实现从“被动服务”向“主动赋能”转变。

一、“赋能型”党组织的特征

(一)更紧密嵌入中心工作

党的领导与企业治理高效融合,党的建设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党组织切实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实现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对生产经营工作的指导性更强、促进力更大、效果更显著。

(二)更注重激发党员驱动

“赋能型”党组织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注重激发每一名党员的内驱力,能更好地提高员工的自信心、成就感和荣誉感,容纳多元差异化观点与思想,在尊重党员个体意愿与观点的基础上,共启愿景与价值观。

(三)更敏捷应对不确定性

“赋能型”党组织具备敏捷行动的特点,面对模糊不确定的变化环境,能有效打破保守的固化思维,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主动学习、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使党员的驱动力由“外部驱动”转换为“内部驱动”,实现自我提升。

(四)更突出创新创造创优

“赋能型”党组织是高度注重创新驱动的团队,引导党员跨域思考,跨界借鉴,既鼓励创新、表彰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同时驱使党员将绩效指标转化为创新成果,从而产生真正突破性的决策,实现创造性的落实。

(五)更强调信息资源共享

在“赋能型”党组织中,特别注重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信息、资源、思想能在组织中自由流动。信息共享提升了组织内部效率,让每名党员能够得到更充分、更全面的信息,清楚自身全部职责,做出正确决策。

二、国企基层单位建设“赋能型”党组织的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举措

赋能是应对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的新时代的有效管理方式之一。当前,社会已经进入“超级不确定”的VUCA时代,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和安排部署,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而建设“赋能型”党组织是新时代有效应对不确定性,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举措。

(二)助推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强大靠创新,创新靠人才。激发创新动力,关键是要通过组织引领,对个体充分赋能,解除束缚,跨界思维,释放最大潜力。国企基层党组织要充分从思想、能力、生活等方方面面,全方位为党员赋能,激活主观能动性。从“要我干”到“我要干、我们一起干”,从“被驱动”转到“自驱动”,焕发人才活力,打造创新引擎,激发科技动力,从而助推企业战略高质量落地。

(三)推动基层单位党建价值创造的具体需要

通过党组织赋能,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推动组织自上而下地释放权利,驱动结构扁平化和管理信息化,加快对内、外部环境,尤其是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不断激发组织的活力、动力、创新力,打造良好的发展生态,寻获新的利益增长点。同时,通过赋能党员,企业将成为给员工提供机会、赋予权利、激活潜能的大学校、大舞台、大熔炉。

三、国企基层单位建设“赋能型”党组织的对策与措施

打造“赋能型”党组织,关键是要打造一个赋能的场景,而不是工作场所或岗位。要建立一个开放、合作、互动的平台型组织,增强信息的高效快速流转,增进横向协同与合作,一方面对中心工作赋能,另一方面对党员个体赋能,实现赋能集体与赋能个体的统一。

(一)赋能中心工作,推动价值创造

1.赋能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应急处突能力。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角度看,提高应急处突能力既是“加分题”,也是“必修课”。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赋能基层组织和全体党员,不断提高应急处突的见识和胆识,突破局限视野,打破思维窠臼,随时做到心中有数、分类施策、精准拆弹,进而有效掌控局势、全力扭转局面,从源头上化解风险,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2.实现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

基层党组织要总揽党建和生产经营两个全局,统筹把握党建要求和生产经营目标任务,从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员工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分解任务,与单位生产经营目标同向一致,实现目标同担、责任共负,打通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多样化开展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实践,使党建工作覆盖面更广,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结合更紧密,发挥作用更实。

3.切实推动“减负即赋能”

为基层组织和党员减负,与赋能实质上是辩证统一的,减负是基础,赋能是目标,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减、并、补结合,把减负焦点对准基层组织和党员的“累点”“痛点”和基层形式主义新问题,大力压减各种无用的文山会海,削减无谓的检查考核,扭转过度的留痕管理,不断为基层组织和党员减负赋能,让基层组织和党员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工作中去,促进基层工作提质增效。

4.运用企业文化潜移默化赋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企业文化赋能,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殊效果。基层党组织要党员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指南,遵循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运用企业文化管理的本质化思维探寻问题形成的根源,系统性思维梳理问题解决的对策,在达成文化共识基础上,促进问题难题的解决和工作效能的提升。

5.创新党建教育信息化赋能手段

打破国企各基层单位间党员教育平台各自为战的模式,构建集中统一的党员教育资源供给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AI人工智能、5G等新型信息化手段,聚合党内和社会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大数据检索、个性化推荐和兴趣化探索双引擎驱动,为每名党员推荐他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全方位提升党性教育成效。

(二)赋能党员个体,激活主观能动

1.深化党员思想引领

要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放松,借鉴我党历次主题教育经验做法,围绕一个主题,在一个阶段内集中教育引导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经常地、生动地给党员、职工群众讲中国梦,讲企业的战略、形势、目标、任务,用伟大的事业感召人,形成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2.加大党员差序激励

要因人而异,满足不同党员的个性诉求,给予差别化激励:对骨干党员要加强政治激励,选苗子、压担子、铺路子;对党员领导干部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激励担当的体制机制;对生活困难的、年龄较大的、岗位较低的党员要在物质薪酬方面给予倾斜;对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有成家、养老、育儿的现实需求的党员,要在婚恋、住房、收入等方面适当关注;对所有党员都要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从思想、能力、生活等方方面面为其赋能。

3.推行党员个性化培训赋能

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党员特点,全面推行“菜单+订单”教学模式,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目的性、有步骤地开展分类施教。青年党员突出体验式、离退休党员突出关爱式、在职党员突出综合式、流动党员突出联络式,更好激发不同群体党员强党性、补短板、拓思路、长才干。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促学机制,督促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员经常性教育制度,严在日常、久久为功。

4.增强信息资源高效流转共享

要摒弃“深井式”组织结构,建立开放、合作、互动的平台型组织,增强信息的高效快速流转,增进党员间的横向协同与合作,促进沟通网状化,形成有效反馈,从而避免不确定性、脆弱性的风险。对党员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反馈,分析落实员工的合理建议,促进跨界交流。借助“云上沙龙”“空中家园”等平台,通过头脑风暴、团队建设等群策群力的方式,激发和汇聚整个组织的智慧,更好地设计业务、解决问题、推动变革。

5.引导党员当好“吹哨人”

新冠疫情暴发后,“吹哨人”受到前所未有的瞩目,率先预判、提前预警,为组织和集体争取时间、化解风险、赢得转机。建设“赋能型”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当好“吹哨人”,一方面要强化党员群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动员党员面对风险时,自动自发地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挺身而出、勇于直言、敢于发声,不做“沉默的大多数”;另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保障这些“吹哨人”的人身权利,让哨声更加嘹亮,把风险有效消灭在萌芽状态。

6.帮助党员自我实现

马斯洛五层次需求理论中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要引导党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为“自我实现”目标,脱离低级追求,为了崇高的理想不懈努力奋斗。组织党员制订IDP个人发展计划,帮助其找准短、中、长期个人发展规划,并督促其有效落实,将员工成长与企业的成长有机融合,从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积蓄动力与能量,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企业
我是党员向我看
企业
企业
企业
清华党组织公开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