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业企业工程全过程成本管控研究

2021-01-02王碧霄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管控成本建筑

王碧霄

(浙江省东阳市公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东阳交投集团),浙江 东阳 32210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国际建筑厂商涌入建筑市场中,导致我国的建筑行业面临更严峻的竞争。在建造项目供应链中,建筑厂商处于劣势地位,整体议价能力不强,市场成本利润相对较高。所以,建筑业企业建造项目较为固定,要想提升综合经济效益,就需减少建造项目成本的支出。通过开展动态化、全面化的成本管控工作,解决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在保障建筑物质量的基础上,以最少的成本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提升成本管控能力,为建筑业企业的战略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建筑企业开展成本管控工作,需要制定明确的管控目标,并确保全员都能积极参与到整个施工生产经营活动当中。从工程投标活动开始,一直到工程施工,直到工程竣工阶段。建筑企业在进行成本管控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成本预测。如:材料费用、加机械费用、人工费用等,还包括修理费、折旧费、职工薪酬、资产成本等间接费用。成本管理的内容就是做好整个过程的预测、编制,并落实成本分析与考核工作,提前提出有效的成本调节措施,实现管理目标。

一、建筑业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前期成本预测缺位

建筑企业在进行成本管控工作的阶段,需要将重心放在工程项目成本预测阶段。相关人员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成本预测措施,制定科学化的成本目标,确保预测工作的科学性,才能为企业的重大决策提供参考。但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许多建筑企业存在盲目承接项目的情况,没有进行成本预测,出现了亏本的情况,使得企业面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还有些建筑企业为了推进项目建设活动顺利开展,就需要对整体的计划进行审查监督。如果监督不到位,就可能会出现返工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工期,还会增加不必要的施工成本。企业没有对施工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成本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与预测,导致工程成本支出缺乏合理的计划。在编制战略发展计划的阶段,忽视了预算管控的重要意义。此外,成本管控意识不强,成本管理工作较为随意,容易出现许多无效成本,还会出现盲目施工的情况。如果需要垫资,则对建筑业企业的现金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容易引发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工程施工阶段存在成本管理缺位现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建筑企业逐渐意识到了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意义。通常来说,大部分建筑业企业都会建立健全的成本管控体系。在满足企业管理目标、梳理管理程序的基础上,正确地指导成本控制的工作,并从形式方面执行,以此实现形式化的成本管理,忽视对整个流程的把控。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何做好成本管理工作,需要以成本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入手,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优化成本管控体系。但由于缺乏实际的经验,导致成本管理缺位的现象频频发生,使企业无法获得真实的成本信息,导致成本管控标准无法落实。

(三)工程竣工决算阶段检查不到位

开展合理化、科学化的事后监督与检查工作,与成本管控的效果有直接关系。如果没有根据工程的进度,做好对工程项目阶段成本的总结与分析工作,也没有从多元化的途径,了解项目的实际成本支出。没有将预算成本、实际成本以及历史成本进行对比与分析,就无法发现导致成本超支的因素,也无法确认成本管理部门、项目管理目标以及各个项目的考察重点,也没有确定施工阶段出现的资源浪费情况,无法为下一阶段项目施工提供指导。

二、加强建筑业企业成本管控的策略

(一)施工前的成本管控措施

1.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之前进行成本管控,一定不能出现盲目投标的现象,要充分了解招标文件中的评标方式、承包形式、技术要求、工期规定等,并仔细研究重要的标准要求,以此提升自身的中标概率。在确定投标报价的基础上,结合硬件以及软件,制定合理的战略发展计划,科学化采用适合的报价方式,做好招投标管理的工作。在对投标价格进行计算的同时,应当保证报价合理性,不断提升成本管控效率。

2.项目成本分析预测

第一,测定目标成本。建筑企业要想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就要充分了解供应商基本情况。对于成本管控设计进行分析,从战略管理角度入手,完善成本管控体系。以招标文件、设计图纸为依托,签订与合同相关的文件。根据工程施工消耗的实物,做好成本费用的计算工作。可以划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支出。直接成本主要是材料费、人工费;而间接费用是需要缴纳的税金、利息等。相关人员需要做好分类测算的工作,以逐步完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明确成本管控目标。

第二,测定资金流量。许多建筑企业更加注重扩大经营规模,并对利润表进行了分析,但是存在现金流量指标重视度不足的情况。若建筑业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存在问题,就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将与甲方签订的合同作为基础保障,秉承量入为主的基本原则,不断提升资金管控理念。通过预测资金收支情况,以施工生产为核心原则,对资金进行合理筹划,从整体角度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后,建立健全的资金监督管控机制,确保专款专用,还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才能合理利用计划外的资金,为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撑。

(二)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控措施

1.人工成本控制

以建筑工程项目支出的人工成本作为预测基础,在项目建设阶段,做好对各个项目人工费用支出的把控,并且,还需要核算实际的人工费用支出情况,做好成本核算的工作。在进行人工费核算之后,编制成本管控计划,定期检查成本核算数据,分析正负差情况,了解人工成本变化的原因,进行成本计划的调整。

2.材料耗费的控制

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材料成本占据总成本的60%~70%。建筑企业要想对材料成本进行把控,就需要从采购材料、材料运输、材料收发等多元化的角度入手,以此减少多个环节的成本消耗。其中材料采购的成本控制,需要做好采购成本管控的工作,结合供应商的资质进行研究,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分析进项税抵扣的问题。在完善供应商准入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价格评估体系,以最低的价格获取到最优的材料。

通过实行集中采购的方式,建立健全的材料内控管控机制,减少材料采购成本的效果。另外,实现材料用量的把控,结合施工图纸,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并编制各阶段材料使用的计划,为后续的材料分配提供指标。在各个环节的工作中,落实限额领料制度,把控材料的用量。

3.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基于机械化施工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施工总成本中机械使用费用的比例逐渐增加。对于机械设备的成本管理来说,机械设备使用情况会对工期以及整体施工进度产生影响。相关人员需要提升成本管控意识,并科学化利用机械设备。在不断强化现场机械设备维修、定期保养的基础上,以内部计划为核心开展施工工作。只有做好机械成本计划的分析工作,探究科学化的费用管控模式,了解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编制完善的分析报告,提升成本核算的水平,才能进一步提升机械设备使用率,并减少机械使用费用的消耗。

4.工期成本管控

一般来说,工程合同都会对工期提出明确的规定,在施工阶段盲目地追赶工期,会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成本支出费用提升。如果采用缩短工期的方式,工期不合理,资源利用就可能增加,由此导致前期资本投入增加,进而会打破预计投资资源的组织形式,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基于此,只有不断提升对工期成本管控的重视度,并研究同类型施工项目的经验,才能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风险问题,从而减少整体成本的消耗。

(三)项目完工后的成本管控措施

在实际的施工阶段,需要做好已经发生成本费用的汇总以及分配工作。在相关项目完工之后,开展对成本执行情况的考核工作,确保各项成本分析到位,直观地了解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支出存在的差异,并且为实际成本提供重要的参考标准,加强成本管控力度,以此达到减少建设成本支出的核心目标,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工程结算的阶段,甲方签字确认需要以工程结算作为核心,进行与甲方关系的核对。并且明确其中的债券关系,加快资金回笼速度,避免结算收入科目产生其他风险问题。

其次,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应当将没有用完的材料,归纳到项目成本中。但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并不能移交给下一个项目,避免出现高价采购低质量材料的问题发生。

再次,根据分包合同,做好分包工程的清算盘点工作。各部门之间应当相互沟通与配合,了解已付款项、未付款项等,还需要了解超过合同期款项的影响因素,贯彻责任制。

最后,根据工程款项的基本性质,做好往来账款管控工作。对于与项目有直接关系的内部借款,需要及时地进行清理。对于外部单位的经济往来进行分析,做好清理的工作。还需要及时清理未查明原因的负责人,以便尽早做出调整。

猜你喜欢

管控成本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建筑的“芯”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