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构建“企-校-生”三赢模式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21-01-02李丽波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人才

李丽波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13)

一、校企合作构建“企-校-生”三赢模式的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校、企业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培养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人才发展需求。校企合作三赢模式的构建对高校、学生、企业以及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高校教学资源的拓展,提升学校实训水平,增强高校社会影响力。校企合作三赢模式的构建对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校企合作背景下,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高校能够更好地掌握市场在人才方面的需求特征,并根据特征改革和优化教学模式,从而提升高校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其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能够借助企业平台,让教师参与到企业实训当中,通过实训提升教学实践经营,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再次,在校企合作基础上,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以及企业人才需求特征,构建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实训基地,更好地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实践需求,在高校教学资源拓展的同时,增强高校影响力。

第二,有利于企业人才保障体系的构建,节约企业成本。校企合作构建三赢模式,对企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首先,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会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企业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也可以通过高校吸纳高素质的毕业人才直接加入到企业发展当中,以满足企业人才发展需求。同时,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发展,从高校选拔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并进行重点培育,以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人才;其次,校企合作能够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一方面,企业在人才招聘方面,不需要投入较大的招聘费用,通过与高校合作可以获取源源不断的人才,以解决企业发展所需人才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为企业节约了人才招聘成本;另一方面,实习生在学校期间的生活费都是从家庭支出的,毕业之后,他们通常有较为强烈的挣钱欲望,希望为家庭缓解负担,所以在工作中不畏辛苦,有较大的热情和干劲,也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推动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第三,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育。校企合作“三赢模式”构建,最大的受益者当属学生。一方面,学生通过学校、企业合作构建的平台,既能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又能够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理论学习的不足,不断提升理论素养,特别是在实践当中,学生有了施展所学的机会,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统一,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学生在企业当中实习时,能够对企业文化、制度、人才机制、薪酬、奖励等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会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发展当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实习实现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毕业后更好地迈入社会,找到理想工作。

二、校企合作构建“企-校-生”三赢模式面临的困境

1.学校条件有限,缺乏吸引力

在三赢模式构建中,企业、学校处于核心地位,通过两者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平台,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校企合作是一种双向选择,学校会根据所设专业选择对应的合作企业,企业同样也会根据人才需求以及企业资质选择合作院校。在校企合作当中,由于部分学校条件有限,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因此,在与企业合作当中较为被动,缺乏吸引力。首先,学校专业有限,专业与企业发展不相吻合,难以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其次,学校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缓慢,学生所学与企业发展所需存在脱节,使得学生难以适应实践活动要求,限制了校企深度合作;再次,教师实践能力有限,忽视学生实践方面的培训,而且部分教师不注重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不自觉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导致校企合作缺乏沟通,无法真正地实现校、企、生三赢,由此造成校企合作陷入困境。

2.企业投入大,参与积极性弱

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其根本目的在于获取利润,虽然在校企合作当中,企业履行了一定的社会职责,为社会就业提供劳动岗位。但是,企业发展是有成本的,如果企业通过合作无法获取利益,或者获取利益较小,就会影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目前,校企合作当中同样存在这些问题,一方面,在校企合作当中,企业投入较大,既需要提供实习岗位,又需要为实习学生提供课程培训,而实习学生主要以学习为主,所以能够为企业创造的利润有限,这就加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学校虽然有对应的科研项目或者科研团队,但是,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有限,而且科研成果在转换为市场产品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难题,导致高校科研资源往往无法有效地满足企业发展需求,难以激发企业的合作意愿。

三、校企合作构建“企-校-生”三赢模式的具体策略

在校企合作构建“企—校—生”三赢模式中,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教学改革等途径切实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既满足企业人才发展需求,又提升高校教学水平。

1.激发学生自觉能动性,培育学生职业素养

学生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参与主体以及校企合作的培养对象,必须要激发学生在校企合作当中的自觉能动性,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首先,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念,不要将个人得失看得过于重要,要借助校企合作平台践行自己所学,提升职业素养,要谦虚谨慎,勤奋努力。实践当中要放低姿态,不能因为自己学历高、理论知识丰富就轻视工作或者蔑视一线工作人员,要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向老员工学习经验;其次,明确实习意义,通过实习查漏补缺,尤其要通过企业对未来就业状态、行业形势有所了解,明确自己未来发展方向,重新定位,为毕业就业积累经验,避免日后走弯路。

2.完善企业岗位实习机制,构建人才储备体系

在校企三赢模式构建当中,企业在人才实训培育方面处于核心地位,作为企业必须要积极肩负社会责任,结合企业需求以及人才战略选择对口高校,构建高效的校企合作机制,真正实现三方的互利共赢。

首先,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需求,选择与人才需求对口的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并为高校提供对应的实习平台。在合作过程中,企业要发挥市场主体的引领作用,将行业动态,行业在人才方面的需求特征告知高校,并明确实习培训目标,为高校提供实训指导方案,切实提升实习效果。通过这种方式,高校能够对对应专业人才培育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并加强理论改革,更好地满足学生实习需求。

其次,企业要加强岗位实习机制的优化力度,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培育理念,坚持公平、公正的人才培训原则,让实习学生真正融入企业当中。一方面,明确岗位职责以及实习员工责任,要求实习员工与普通员工一样,按时上下班,严格遵守公司岗位制度,履行员工工作职责;另一方面,完善实习员工培训机制,通过老人带新人等方式快速提升实习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再次,完善考核机制,做好实习学生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可以与表现突出的学生签订正式合同,或者进行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奖励,激发实习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最后,企业要加强与高校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并针对实训中出现的问题,派遣企业培训人员参与到高校教学活动中,帮助高校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更好地满足校企合作发展需求。

3.增强高校师资力量,优化课程设计

在校企合作三赢模式构建中,学校处于核心地位,学校实力的强弱,教学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着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和成果。作为高校,只有不断地增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计标准,才能够吸引更多希望合作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实习机会,扩大高校影响力。首先,高校要以院系为主,根据院系专业特征选择对口企业,这样才能够确保实习针对性。高校要积极与知名企业进行合作,这样可以更好地获取企业人才需求标准,以此对高校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优化,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其次,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在校企合作当中,要派遣专业老师到企业当中交流经验,或参与到企业工作当中,通过实训积累经验,有效地提升教师实践经验。

总之,校企合作构建“企-校-生”三赢模式离不开关联主体的有效参与,只有各个主体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才能够真正地构建一个高效的合作模式,实现三者互利共赢。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人才
人才云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