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现状与对策
——以A公司为例

2021-01-02张敏春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财务监督监事会国资

张敏春

(宁海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浙江 宁波 315600)

一、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重要性

(一)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关键环节

有效的财务监督能使国有企业保持生命力,通过强化其财务监督工作,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和行为机制,使企业抓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中的平衡点,从而提升经营利润。一旦财务监督失效,将可能产生财务报告失真、管理层舞弊、现金流断裂等严重后果。

(二)内部控制的可靠保障

财务监督和内部控制是基于相同的理论基础及一致的目标,所不同的是,财务监督的监督职能主要是针对企业财务管理领域而设置的,其工作更加专业、细致;而内部控制则要考虑企业整体的运行风险,其监督职能更加宏观、全面。有效的财务监督更能保障内部控制工作进入良性循环,更能体现出成果,他是内部控制的可靠保障。

二、A公司实施财务监督的现状

A公司是一家功能类的国有集团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有国有资产管理、土地整治服务、市政设施管理、各类工程建设活动等,业务板块分为投资公司、融资平台公司和经营性公司三大类。剖析A公司财务监督现状,虽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框架,但仍存在如下诸多问题。

(一)财务监督制度不健全,存在形式主义

A公司已实施相应的财务管理办法,如:财务预算管理办法、费用开支与报销流程、资金管理办法、现金管理标准、融资管理制度、对外担保管理办法等。制度设计上存在片面性和单一性,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那些注重成本费用支出审批程序的基础性的监督工作做得比较到位,被忽略或形式化的是管理会计中强调的重点环节。如:预算管理、绩效评价、财务决算与分析、成本控制等方面,不能很好地体现业财融合,也无法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实际上,还停留在财务监督的基础阶段,即会计监督阶段。另一部分财务监督管理办法流于形式,如:预算管理办法,制度规定与实际操作不相符。

(二)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制约监督效果

A集团财务监督人员包括各级财务人员、监事会成员、内部审计人员近50人,其中会计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6人,中级经济师职称1人,审计师职称无,其他人员未获职称。总体来看,知识层次不高,有职称者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但其他业务知识缺乏,部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风险,即使发现了也听之任之,最终导致监督失效。

(三)内部监督缺乏力度

首先是监事会监督。A公司的治理结构由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监事会职能之一是监督评价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履职情况,但该公司董事会和经理层实际上是同一批人员。监事会成员在企业中的地位不高,其职务晋升和薪酬待遇由董事会和经理层决定,而且绝大多数监事只是在工商部门登个记挂个名而已,实际在国有企业中担任其他职务,不直接参与监事会工作,监事形同虚设,所以,监事会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监督。

其次是内部审计监督。A公司根据国资管理机构要求,设立了内审部,与其他五个部门同等级别,企业其他部门对内审部门存在排斥心理,且因其隶属于经理层,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难以发挥实质性的监督作用。

(四)社会监督职能弱化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A公司外部财务监督的一种,因国资管理部门考核和融资业务需要,每年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进行年报审计和专项审计。管理层大多会选择关系相对密切的事务所合作。由于事务所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竞争激烈,经济上的联系使其失去了应有的客观和公正,社会监督职能弱化。

(五)国资管理部门监督效果有待提升

A公司设有外派专职监事(或外派财务总监),其职能主要是进行财务监督。由当地国资管理部门向A公司派驻,其人事关系和薪酬由国资管理部门负责,为了防止同化,规定每位监事或总监的任职期限不超过3年。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参与不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参加各种会议、对A公司的重大审批事项签署意见等方式进行监督,并以财务监督作为中心和重点。这种财务监督相对内部监督更具有独立性,对A公司的财务监督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因企业的防备心理,对核心事件不能深入了解,并且存在工作保障不到位的情况。

三、对策和建议

(一)业务层面

1.构建完整的财务监督制度,突出监督重点领域

为了不使财务监督制度形同虚设,只有对其进行整理优化,使之严密而有系统性,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摆摆门面。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健全重点监督领域操作规范,如资金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成本管控制度、三重一大管理等,使监督从抽象的概念到具体的操作层面有理有据。如资金管理制度,包括筹措和使用,筹资时对内部留存收益融资、股权融资或和债权融资进行比对,综合分析融资成本高低、资产负债率及时间要求;对于资金使用环节,由集团对各子公司资金进行集中管控,以确定最佳营运资本额度,充分利用闲散的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提高财务监督者综合素质,将监督渗透到企业文化中

企业仅有健全的制度是不够的,还要有优秀的人才去执行才能发挥其作用。从事财务监督的相关人员不仅需要丰富的财务知识,还需要一定的审计、投融资、法律及生产经营方面的业务知识。因此,企业财务监督人员应加强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财务监督的执行力度。

财务监督者还要获得国企管理层的大力支持,从企业文化入手,对各类财务制度、财务风险进行宣贯,提高上至领导、下至基层员工的发财务风险意识,使之能约束自身行为,自觉主动地接受财务监督人员的监督与检查。

3.创新监督方式,事后监督前置到事前、事中

财务风险往往不是来源于账务处理环节,很多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就埋下了隐患。所以,要创新监督方式,使业务和财务深度融合,把事后监督前置,在业务前期规划环节充分考虑财务风险点,能避免很多失误,少走很多弯路。A公司有一个人才公寓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总额2亿多,最初报批的项目类型是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上是一个房地产项目,结果房子造好以后不能直接进入市场买卖,只能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进行公开招标,先进行评估,然后在交易平台上公开拍卖,手续繁琐,效率低下。如果在最初项目报批时,有相关财务和审计人员充分论证,做到事前监督,就不会把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成固定资产投资,到事后发现时已经来不及纠正。

(二)管理体制层面

1.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

首先,改革人事任免制度。国有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等管理层不应由政府直接任命,党委书记、董事长和总经理等职务应适当分离,可尝试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市场化选聘国企总经理,并进行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和绩效化考评。国资管理机构可派出股东代表,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监督,使股东代表与管理者之间形成真正的监督关系。其次,改组监事会。由国资外派监事并吸收财务专家、人大代表、职工代表为监事会成员,以保证其独立性,监事会直接向国资管理机构负责,从而改变监事会受管理层控制的局面。

2.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国资管理机构监督

必须解决所有者监督缺位的问题。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国家所有,而国家所有即人民所有,所以,财务监督者应最能够代表人民。目前,国资管理机构是承担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主体,它属于政府部门,但它不仅仅要对政府负责,还应同时向人大负责,把国企重大改革、国有资产管理、重大财务事项定期向人大报告,只有通过人大监督政府的行为,监督才能起到真正作用。

3.加强监督检查,规范社会监督

国资管理机构要设法打破国有企业与中介机构形成的利益关联性,可对具有合法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定并委托中介机构对国有企业财务进行审计,中介机构直接向国资管理机构负责,尽量保证中介机构审计的独立性。此外,财政部门作为中介机构执业行为的主管职能部门,对促进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提高,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财政部门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案件及时处理,以便对中介机构起到警示作用。

四、结语

构建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多部门长期的探讨实践和制度设计。还应整合资源,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力量进行融合,并将监督成果综合运用。国有企业担任的历史责任重大,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以便更好地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其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了实现这个宏图愿景,必须要在财务监督这一关键环节下功夫,以为新时代国企健康发展助一臂之力。

猜你喜欢

财务监督监事会国资
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现状与提升对策
浅析企业财务监督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金力泰监事会决议风波
面对冲突与碰撞,董秘该如何履职?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超218万亿元
如何看待国有企业内设监事会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企业财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动人”又“动产” 山西国资改革按下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