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1-01-02

科学咨询 2021年15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家长

芦 杰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芦寨小学 甘肃平凉 744024)

小学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储备知识的基础阶段,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通过开展有效的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从而为小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兴趣单一

在学生课外阅读中,休闲性的阅读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阅读时间,如各种题材的卡通读物,各种各样的脑筋急转弯,娱乐报道等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视野。与之相比,经典著作少了很多,学生普遍对经典作品的兴趣不高。

(二)课外阅读时间较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娱乐活动也越来越多,电视、电影、各种手机游戏软件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与阅读相比,这些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将这些时间用于这些活动上,则课外阅读的时间就被大大缩短了,学生变得越来越不爱阅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学生阅读能力退化

在语文学习中,如果学生不能养成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慢慢就会导致缺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阅读能力的缺失,不仅仅易导致学生思维的呆板,还易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思想品德的弱化,不利于学生对人文精神的领悟和民族精神的传承。

(四)课外阅读效率不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虽然素质教育已被推广多年,但是很多师生还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本仍被视为学生主要的阅读素材,对课外读物的阅读不够重视,没有有效利用课外读物,教师对课外读物的指导也不够仔细,导致了学生课内课外知识衔接不通,从而致使学生阅读效率不高,积累不够。

二、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视野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领会到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情感,对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好处的。教师在实际的阅读中,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一个相对广泛的阅读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二)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很多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会感叹无话可写,这是因为学生的素材积累不够。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只有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素材之后,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为了更好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课文阅读,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素材积累技巧,从而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提升。

(三)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小学语文中,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就是写作,要想快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进行课外阅读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课外阅读,不仅仅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学习作品中的各种语言知识。

三、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原动力,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够更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学生阅读兴趣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1]。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选材不是随意确定的,也是需要进行一定的筛选的,最开始学生认为课外读物就是《优秀作文集》一类的,很少涉及古诗词、历史、寓言故事、科学记录等。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从自我做起,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爱上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经据典,利用大量的课外优秀作品对教学进行辅助,务必确保每节课都能够引入课外知识,巧妙引导学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知道教师是从哪本课外作品中得到的,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博大精深。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辩论比赛、读书沙龙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吸取知识,拓展知识面。针对好胜心强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引导,对学生的表现要积极予以肯定。在日常的教学中,对语文知识面广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要在全班学生面前予以表扬,组织优秀学生进行阅读感言发言,引导其他不爱阅读的学生,这样逐步将学生引入到课外阅读的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热爱。

(二)给予有效的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仅仅有兴趣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相应的阅读方法。有的学生仅凭自己的兴趣进行阅读,对于不感兴趣的文章一掠而过,有的则是阅读了文章后懂得如何进行知识积累,吸取写作技巧运用到作文中[2]。显然这样的阅读效率是大打折扣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爱读,还要会读,取得相应的阅读效果。作为学生阅读的指导者,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外读物的选择和阅读方法上进行有效的引导。例如在学习《火烧赤壁》《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文章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在阅读方法上,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接受水平、学习能力等制定符合个人的阅读计划,从短篇作品开始,例如寓言小故事、散文、短篇科学知识,到优秀作文、期刊,再到长篇文学作品,分层次递进阅读。这样,不仅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循序渐进提升阅读水平。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这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课外阅读时,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做阅读笔记的习惯,将遇到的优美词语及常用的语法、特别的语句等摘录出来,可以记下自己的新的体会,从而无形中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确保学生阅读时间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只有充分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才能够让课外阅读真正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为此我们安排了每周二、四、五早自习作为学生的阅读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可以安排学生诵读一些古诗词和故事,如《论语》《唐诗三百首》《宋词100 首》《大学》等经典。为了保证孩子的阅读时间,我们积极寻求了家长的支持与帮助。例如定期开放阅读课堂,让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家长看到孩子们活泼与呆板、机敏与木讷的对比,既了解了自己的孩子的学习情况,也促使家长更加配合教学工作,和教师一起想办法促进学生更好学习[3]。在寒暑假中,教师也会为学生安排课外读物,为了保证阅读计划的顺利进行,教师在放假前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阅读安排会,将各项阅读任务和计划明确进行讲解,让家长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阅读任务。假期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对阅读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点评,对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表扬,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要给予相应的批评。为了更好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利用各种时间,充分保障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保障

为了更好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保障措施。其中为学生创建相应的阅读环境是行之有效的重要的方法。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是不同的,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和班级的良好课外阅读环境是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4]。为了保证学生读书的丰富性、趣味性、艺术性,教师可以开展借书互读的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平时的阅读书籍都带到学校中来,师生共同筛选合适的阅读书籍,建立阅读角,以达到图书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学校层面,还可以组织班级进行定期的交流,达到图书共享的最大化。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教师要给家长灌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更新家长的观念,让家长能够和学生一起阅读,督促学生保证每天在家的阅读时间,做好读书笔记,积累阅读素材。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环境保障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语文的学习是长期的,课外阅读将伴随学生一生。如果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科学合理选择课外读物,这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日后发展。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家长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心中的好家长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