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支气管哮喘为例探索《内科疾病防治》课程信息化教学途径

2021-01-02傅孝媛殷金明

科学咨询 2021年15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信息化

傅孝媛 殷金明 张 玲 程 颖

(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 重庆 408000)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中等职业院校现代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标志,推动着教育现代化的改革发展,使得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体系更符合当下的社会就业需求[1]。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必须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而推动融合的主体是教师,由此,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也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2-3]。

一、信息化技术应用目的

内科疾病防治是农村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医学基础理论课程向临床医学课程转变的开始,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掌握医学科学思维方法的开始,是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转折点。学生对于课程中的一些理论知识难以理解,只依靠传统教学方法难以突破重点、难点,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改革。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爆发、大数据的覆盖,越来越多的信息化资源和手段可以应用到现代医药卫生类的教学中,使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完美结合,以弥补传统教育形式单调、呆板、费时费力等众多不足。通过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使教学多元化、丰富化,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探讨

本文以支气管哮喘为例,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设计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一)教材分析

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内科疾病防治》里的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的第七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呼吸系统疾病总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上即将要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的临床疾病。而学好支气管哮喘,对学习呼吸衰竭、呼吸困难的鉴别,以及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能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共2 课时。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制定本次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职业岗位需求明确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引发病因、临床表现以及药物治疗。教学难点是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和辅助检查。

(三)教学策略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单向地用语言枯燥地讲授,学生对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重难点难以突破。而本次教学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在课堂实施上,以问题为主轴,结合大量图片、视频、动画等教学手段,带给学生直接的视觉冲击,引发学生共鸣,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探究、讨论、学习,使难懂、难记的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利用手机移动平台APP,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创新的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以精细化的教学微视频为保障,实现传统教学与新时代的信息化教学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四)教学过程

1.课前知识准备

课前,学生通过微信接收学习任务,并登录手机移动平台APP,观看视频、微课,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完成作业,教师可以通过后台数据统计查看学生学习情况,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给予一对一的线上、线下指导。另外,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完成学习能力与学习特点问卷调查,根据学习能力和特点的不同将学生均衡分组。

2.课中知识内化

(1)课堂导入,以两位名人因支气管哮喘死亡为病例,并以图表的形式展示患有支气管哮喘的病人的统计数据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支气管哮喘的重视,并提高学生学习支气管哮喘的兴趣。

(2)通过视频创设临床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合作探究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治疗。

提出问题一:为什么会发生支气管哮喘呢?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后结合教科书小组讨论支气管哮喘的病因,讨论后抽选学生回答,展示答案,教师归纳总结。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的病因下诱发了气道高反应性和免疫介导的气道慢性炎症,出现血中IgE 增高,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由此发生了气道结构改变。播放一段动画,让学生清楚地看见气道的变化,从而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由此,借助动画视频将复杂、抽象的发病机制简单、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突破难点。

提出问题二:在这样的病理改变基础上,患者会出现怎样的临床表现呢?

教师继续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后结合教科书小组讨论,展示答案,教师归纳总结:支气管哮喘典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伴有双肺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提出问题三:那么,有哮喘症状的患者应该怎样确诊呢?

教师继续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后结合教科书小组讨论,展示答案,教师归纳,并结合板书,引导推理出:支气管哮喘患者异常辅助检查有:血中IgE 增高,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由于气道狭窄所导致的气流受限以及缺氧、二氧化碳潴留。

提出问题四:而确诊为哮喘的患者应该怎样治疗呢?

教师继续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后结合教科书小组讨论,展示答案。教师归纳总结,并结合板书,引导推理出:由于环境因素影响,患者应该脱离变应原;用糖皮质激素抑制气道慢性炎症;用支气管舒张药扩张支气管;因为呼吸困难,给予吸氧减轻缺氧。

(3)在课堂尾声,学生模拟病人,栩栩如生地表演,将整个课堂再次推入高潮。如此痛苦、危急的患者,各位医生应该如何处理,请从眼前这些药物中选择最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这时用大屏幕展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各种药物,抽选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4)最后,结合板书归纳总结本次新课。

3.课后联系实践,巩固知识

课后,学生到我校附院临床见习,将理论联系实践,提升能力。并登录手机移动平台APP,完成课后作业,教师可以通过后台数据统计查看学生完成情况,并给予线上、线下的指导,也可与临床专家连线答疑。

(五)教学评价

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将课前任务的完成、课中的实时表现、课后的作业情况均纳入评价体系中,进行实时评价,多元化评价,使评价更客观、公正、有效。

(六)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通过大量丰富的视频、动画等信息化手段将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更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眼前,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课堂问题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结束语

我们以支气管哮喘为例,探索内科疾病防治信息化教学途径。信息化教学可运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前,学生可通过学习平台完成复习、预习内容,教师可在线上实时关注学生复习完成情况及课前知识预习情况。课中,以问题为主轴,结合大量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探究讨论学习,帮助解决教学重、难点,同时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新结构。课后,学生不仅可到附院见习,也可通过学习平台连线临床专家,答疑解惑,将课堂深度推进临床。

课程信息化,必将带来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深刻革命,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为了能够更好运用信息技术,需要强化资源建设,规范教师行业实践,收集临床案例、视频、图片,制作教学视频、动画、微课等。利用大数据平台,加强与高校、同类学校共建共享。深化校企合作,利用医院丰富的资源优势,与行业教师共建教学平台,共享信息化教学资源,便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沟通,通过“会话”来构建知识的交互渠道,打破空间距离壁垒,有效地促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信息化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月“睹”教育信息化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