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文阅读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

2021-01-02

科学咨询 2021年15期
关键词:白杨群文课文

王 鑫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小学 甘肃金昌 737100)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课堂中教师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自兴起群文阅读教学这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模式以来,随着教师的深入运用,教师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善群文阅读,目的是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能够相当高的目标,最终不仅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1]

一、群文阅读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意义

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的“历史”进行研究,从中不难发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缺乏系统性,而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恰好就弥补了这一点,在新时代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系统地推进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中能够获得语文教材中的知识,还能够结合相关的课外阅读素材学会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利用有限的45 分钟时间尽可能使学生获得最大的知识和能力,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的目的在于打造高效率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者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语文阅读课堂都不能被称为高效课堂,我们所要打造的这二者和谐统一下所形成的语文阅读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投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达到自主建构互动激发,促进我们语文课堂的高效生成,为学生创建轻松愉快的阅读学习氛围。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和其他多文本阅读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最为明显的就是群文阅读的目的并不是单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而一味往学生的脑袋里“硬塞”进大量的阅读物,群文阅读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质量,以及学生可以通过此次多文本阅读得到哪些思维品质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由此可见,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模式更像是“水”一般,润万物而细无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进行积淀。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虽然也是多文本阅读,阅读量相对于“单篇”而言是“多”,但是这“多”也不是一篇篇的“单篇”组成且毫无关系,我们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中的“群文”组合的机理是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这也是群文阅读的重要特征。在阅读结构中教师以语文教材中某篇课文为中心,然后将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进行组合聚合,其中我们要重点关注群文中所开展的议题,这也是接下来我们所有“文本”的核心,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这次阅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观察文本内容,从而让此次的阅读形成有层次性、程序性的认知体系。

二、群文阅读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策略

(一)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小学语文阅读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在刚刚接触语文时,通读全篇并不能很好地接收到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中心思想,所以对于他们而言阅读就是将这些文字“过过”脑子,并不能引起深入了解的兴趣,长此以往这些阅读就是单纯的“读读而已”,学生不能从中获得相应的知识,更不要再提及如何感兴趣了,我们都明白兴趣的“力量”,作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草原》的学习,《草原》这篇课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通过学习课本能够激发让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课文中的草原既美丽又热情,作者在描写草原时措辞用句十分优美,在描写草原德尔“绿”时,通过简单的“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一望无际碧色连天的草原美景,再加上一旦有“乱入”的羊群在草原上不论它们在哪都跟碧绿的草原映衬着,像点缀一般,文中用“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就将这样的景象描述给我们,让人身临其境。群文阅读实现了网络阅读与书籍阅读的有机整合,所以学生不用太费力气就能够阅读大量的文章,这种独特的价值使得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在这样轻松有趣的阅读课堂中尽情“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网络阅读和书籍阅读两种模式让学生体会不同的阅读模式不会产生厌烦感反而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热情[2]。

(二)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语文阅读的课堂上,学生是最直接的“感受者”,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的课堂上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并且建立了立体紧凑的阅读课堂结构,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在这样有趣的课堂上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在这样的人文滋养中,教师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凝练其终身受益的核心素养。例如在《丝绸之路》一课的学习中,关于丝绸之路对于中国的意义,学生可以通过搜集文中优美的句子深入学习了解,教师还可以从课外找出丝绸之路的相关故事和背景,将这些资料放在一起和教材课文同步,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大胆交流分享,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跟其他同学讲出自己对丝绸之路的“所见所闻”,延伸课堂的教学内容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扩展视野,以“丝绸之路”作为此次学习的主要议题,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外的知识扩展相对应,整合课内外的知识点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丝绸之路”的地图,让学生深入思考一下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其中的特别之处在哪里,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学习课外知识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中“伟大的路”的含义,然后通过课外资料的延伸详细“琢磨”一下这句话的深意。课文中关于“丝绸之路”的描写篇幅相对于课外的资料较少,但还是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课文中的内容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通过阅读课文我们能看到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样子的,张骞出使西域,安息国将军热情地迎接中国使者然后双方交换礼物,这当中张骞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次出使西域的贡献和经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谈一谈,教师要敢于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在课堂中也体会一把“教师”的感觉,“翻身农奴把歌唱”,学生做主的时代“来临了”,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思考,从而打造高效率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

(三)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通过群文阅读为学生制定相应的阅读规程,在小学语文阅读的课堂上帮助学生培养群文阅读的习惯,自觉地运用群文阅读思维学会有效方法,要知道怎样在阅读中找出有用的信息,能够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段,并能体会作者向我们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白杨》的学习中,作者用了借物喻人的描写手法,通过坚韧不拔的白杨歌颂驻守在边疆的建设者,他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让学生学习他们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重点去了解文章中“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有什么深意,然后再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了解一下关于边疆那些没有姓名默默无闻的奉献者的故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去想象一下戈壁是什么样子,在第一印象里的戈壁荒凉、寸草不生、贫瘠,课文中的白杨就在这样恶劣环境中生长,其中白杨“样貌”高大挺拔,十分坚强像卫士一般守着铁路,[3]通过描写白杨告诉我们跟我们年龄相差几岁的边疆守卫者亦是如此像白杨一般虽然外表“普通柔弱”跟我们没有区别,但是却“扎根”在边疆守卫着国家和我们,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这些人的伟大,明白那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替我们站岗放哨负重前行”的含义。

三、结束语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认识到群文阅读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从而打造高效率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

猜你喜欢

白杨群文课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白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背课文的小偷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废园
群文活动
背课文
我是一棵深秋的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