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龄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2021-01-02

科学咨询 2021年15期
关键词:合作性建构幼儿园

吴 娟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南麻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200)

建构性游戏是幼儿通过构思与创作,通过幼儿自主操作活动材料来实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活动形式[1]。混龄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就是在有时空保障的前提下,打破幼儿的年龄界限,利用开放性的活动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自主的异龄建构,旨在通过户外混龄模式的自主建构游戏促进幼儿多方面的整体性发展。

一、户外混龄建构游戏开展现状

(一)开展的频率与时长

目前,户外混龄建构游戏的开展存在频率低且时长不足的现象。一方面,与其他形式的户外活动相比较而言,户外混龄建构游戏开展的频率较低,个别幼儿园平均到不了一周一次。频率低既是由于户外建构游戏开展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又是因为教师创建户外混龄建构游戏需要较多因素,如材料准备、协调各班幼儿等。另一方面,幼儿实际参与户外混龄建构游戏的时长较短,存在时长不足的问题。一是个别教师安排幼儿户外活动时间不充足,影响到户外建构游戏的完整性;二是教师未考虑到幼儿真正参与户外混龄建构游戏的时长,具体到除去活动前和活动后的时间,幼儿参与游戏的时长是有限的。

(二)合作性水平

在户外混龄建构游戏中存在幼儿间合作水平不理想的实际状态。虽然幼儿有活动空间和活动材料,但是由于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影响到幼儿参与户外混龄建构游戏的积极性。在户外混龄建构游戏中,确实存在幼儿喜欢独立游戏的现象,与幼儿倾向于与同龄互动的情况。这种情况必然会对户外混龄建构游戏中幼儿合作性能力的培养形成消极影响。

(三)专注力与持续性

在户外混龄建构游戏中,个别幼儿存在专注力与持续性不理想的状态,集中体现为在游戏中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在搭建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表现出兴趣不高,如极易受到外因干扰而中断游戏。个别幼儿也存在交谈与活动无关联内容的现象。

二、混龄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的价值

(一)尊重幼儿活动的主体地位

幼儿在户外混龄模式下的建构游戏中可以开展自主性的游戏活动,集中体现为幼儿可以自主性地选择游戏活动中的玩伴、游戏活动材料与游戏活动内容。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教师的充分尊重。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户外混龄模式下的建构游戏中得以提高。同时,幼儿创作的兴趣也被有效地激活。

(二)促进幼儿的自我实现

户外混龄模式下的建构游戏既能为幼儿与同龄互动提供活动支持,又为幼儿与异龄的玩伴在游戏中形成互动创设机会,如对话、解决问题等,使幼儿能通过游戏获得社会性交往层面的发展,在游戏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与发展空间的同时,积极地促进幼儿的自我实现。

三、混龄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户外混龄建构游戏目标

户外混龄建构游戏属于综合性的游戏活动,既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如幼儿园五大领域的内容、幼儿的社会适应,又与对幼儿综合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息息相关。因此,幼儿园在混龄教育背景下实施户外建构游戏,教师应构建户外混龄建构游戏目标。一方面,在户外混龄建构游戏中,教师应以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与探究为活动目标。幼儿的自主性学习与探究是建立在与游戏活动材料互动中的,即新经验的建构中。幼儿利用游戏材料建构新物体,就是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进行主动性学习与自主探究[2]。教师引导幼儿对活动材料进行深度挖掘,其实就是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认知调整以促进新经验、新认识的形成,即落实对幼儿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应以促进幼儿经验增长为户外混龄建构游戏活动目标。幼儿是依托自身的生活经验开展游戏活动。户外混龄建构游戏即将幼儿的生活经验与游戏化的场景相关联,又通过游戏化的情节和不同认识发展阶段的玩伴影响,幼儿可以在户外混龄建构游戏中不断地涌现新想法,其实就是幼儿经验不断增长的体现,以实现在户外混龄建构游戏中落实促进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活动目标。

(二)创设户外混龄建构游戏环境

1.环境是有准备的

在幼儿开展户外混龄建构游戏之前,教师要先进行游戏体现,然后再为幼儿进行游戏环境的准备,并且在与其他教师共同研讨后完善环境创设。例如,在沙水类的建构游戏中,教师要提前体验相关户外活动场地的布置,使幼儿的自主探究活动建立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也为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提供环境支持,集中体现为沙坑活动空间,满足个别幼儿开展其他活动的需要,如建沙堡、建通道等。

2.活动材料是低结构的

活动材料是创设户外混龄建构游戏环境的核心因素。教师可以通过向幼儿提供低结构的活动材料达到创设户外混龄建构游戏环境的效果。低结构活动材料的教育价值可以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得以充分地发挥。低结构活动材料以其结构松散、变通性强的特点,被运用于户外建构游戏中,不仅能引发幼儿通过操作材料进行思考,而且能激活幼儿探究的主动性,以实现幼儿在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向更高水平的发展[3]。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建构游戏的主题投放低结构活动材料。教师围绕建构游戏的主题投放活动材料,能赋予低结构活动材料情景化的元素,以增强活动材料的趣味化。例如,在沙堡搭建主题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用来铺设道路,如大小形状不同的石子、木板、纸板、饮水瓶、各种罐子等,幼儿可以利用活动材料自主搭建道路。另一方面,教师在户外混龄建构游戏中投放的低结构活动材料应具有生活化的特征,如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常见与常用的物体,牛奶盒、吸管、饭勺、筷子等,以利用低结构活动材料创作空间大的特征,为幼儿户外建构游戏提供活动材料。在投放与建构主题相关联的低结构活动材料的过程中,助力幼儿在户外混龄建构游戏中操作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激活。

(三)实施户外混龄建构游戏方案

1.创设合作性建构游戏

在混龄教育背景下幼儿园实施户外建构游戏,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合作性质的建构游戏活动。教师不仅要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而且要在建构游戏活动中向幼儿渗透和训练幼儿的合作能力。例如,在“动物园”户外混龄建构游戏中,教师可以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结成搭建动物园的合作小组。合作性的建构游戏涉及幼儿多方面的合作,如动物园搭建设计、搭建材料的搬运、搭建用途及说明等。幼儿在合作性的建构游戏中既能体会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如大班幼儿担负起动物园设计的工作,并且向中班和小班幼儿讲解搭建房屋的用途,具体到为长颈鹿建高房顶的屋子、为企鹅建造水池、为熊猫种植竹子等,中班和小班幼儿参与到材料搬运的活动中,又认识到协商沟通的必要性,使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能依托搭建动物园的合作性活动开展交流与互动。教师则密切地关注游戏中的幼儿,根据实际情况不仅要及时介入到幼儿的活动中,而且要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以幼儿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指导幼儿如何沟通,以提高户外混龄建构游戏的质量。

2.注重游戏分享

在户外混龄建构游戏活动结束前,教师要注重游戏活动的分享。一方面,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游戏活动的经验与乐趣,可以有效地加深幼儿对合作游戏的体验感,为幼儿期待下次户外混龄建构游戏充满期待感,以提升户外混龄建构游戏开展的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对幼儿在户外混龄建构游戏中的评价融入分享活动中,以点亮幼儿合作性活动的成果或者是作品为重点,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并且有针对性地指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以便于幼儿提取活动经验。

(四)引导户外混龄建构游戏互动

户外混龄建构游戏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以幼儿社会性发展为互动目的[4]。尤其体现在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两方面。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在户外混龄建构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即以问题解决为切入点,促使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依托问题进行相互协商,以促成幼儿人际交往活动的形成。另一方面,户外混龄建构游戏中的任务可以为教师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提供落脚点。在完成具体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幼儿会在实践中习得合作的意识与逐渐形成合作的能力,集中体现为幼儿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懂得与玩伴相处与沟通的方式,进而习得合作能力。

四、结束语

在混龄教育背景下开展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既需要教师调整建构游戏的理念以适应户外混龄开展所需,又需要教师在建构游戏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以发挥户外混龄建构游戏的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合作性建构幼儿园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爱“上”幼儿园
建构游戏玩不够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分析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