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户外活动中“一物多玩”的实践与研究

2021-01-02

科学咨询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一物垫子玩法

凌 莉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南麻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228)

要开展“一物多玩”的游戏活动,首先要认识到“一物多玩”能给幼儿提供自由、自主的学习空间和机会,充分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兴趣,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亲身体验、主动探究,表达自己的感受。其次在开展过程中,以幼儿为本,及时肯定幼儿的想法,在此基础并上,给予适时的指导,围绕幼儿的兴趣展开活动,他们拥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相同,为幼儿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勇于创新,让“老”游戏有“新”玩法,充分发挥“一物多玩”应有的价值,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巧用“一物多玩”,激发幼儿探究欲望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2]。”我们应创设符合幼儿兴趣和年龄特点的活动,以幼儿为主,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体会游戏的快乐,让幼儿在活动中听到问题,遇到问题,激发幼儿想去探索问题的欲望。

“地垫”是一种寻常可见的体育器材,如何才能让幼儿运用普通的器材学习与运动,又不缺乏新意,需要进行可变化、可重组、多样的玩法。我们与幼儿一同了解、熟悉地垫的使用方法并掌握其技能后,研究和挖掘它与平常不一样的玩法,支持和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的一物多玩,引导孩子探索地垫的多种玩法,用平等游戏或语言启发或共同参与的引导方法,协助幼儿创造出更多新奇的玩法。户外活动中,孩子们玩的垫子、轮胎、球、呼啦圈、沙包等都是可以创造新玩法的器材,而对于地垫来说平时开展的垫上运动,幼儿往往只是进行简单的爬、翻等运动,通过不同方式的引导,如:我们可以在垫子上做什么动作?往往幼儿听到问题,他们的探索欲望就开启了,“能跳、能爬、能翻跟头、打仗等各种想法接踵而来,但幼儿的想法还是局限在单一的地垫活动,没有意识与多个地垫或其他器材相联系,引导幼儿将垫子垒高又叠放,玩出各种翻爬跳的动作,地垫相叠或交叉,增加垫上运动的难度。孩子们在提示下进行尝试,从中感受到挑战的快乐,也更愿意去探索新的玩法,使活动更加丰富,幼儿在垒高进行跳的活动中也能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调节,能力强的相对难度大一点,这也让幼儿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让幼儿在挑战的同时去探索自己更高的能力,更有欲望去挑战活动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成为开拓者、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内心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老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以幼儿的探究欲望为原动力,鼓励幼儿积极探索,主动尝试,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

二、多用“一物多玩”,保持幼儿兴趣持久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但往往幼儿的兴趣维持时间不长,幼儿的经验略于局限,想象能力也正在发展。

孩子们在玩“地垫”时,从一开始翻跟头、爬等简单技能后孩子们的热情慢慢退去,从一开始都抢着玩地垫到后来几乎没人拿地垫,这一过程的反应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幼儿一开始愿意玩,过了一段时间后,兴趣逐渐减弱,这时应该及时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改变玩法,让幼儿提起兴趣。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用几个地垫铺在一起进行活动。我发现幼儿的兴趣没有刚开始浓了,失去了新鲜感,于是,我以游戏者的身份进入幼儿的游戏,把几块垫子垒高,在一块垫子的基础上垒了两块垫子的高度上跳。孩子们看见后都非常开心,成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而之后有的幼儿起哄说“在加,在加”于是在幼儿的提议下,往上一层层地加,直到我跳不上去了,他们才罢休,转而开始了他们的挑战,他们以我的高度起跳,当然是跳不上的,虽然跳不上,但兴趣很高涨,幼儿们一块一块地从上面拿下来,最终剩两块垫子,这才开始试跳,当跳上的那一刻,孩子们的脸上充满着笑容,通过他们的表情就能知道这一刻他们是无比幸福和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也激起了他们的挑战欲望。他们一块接着一块垒高,跳不上去就用爬,用手抓,有小朋友顶着另一个小朋友的屁股往上推,一次不行,就多试几次,一个人不行就多几个人帮忙。最终还是会把人抬上去,而上去的人则会帮忙拉下面的人,就这样一一配合,一次的活动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望和兴趣,也提高不了他们的个体水平,只要还有上去的希望,孩子们的兴趣也就不会减,每次增加一点难度,设置一个情境,相信孩子们会在玩“地垫”的过程中享受到无限的快乐。由此可以看出哪怕当幼儿在一开始感兴趣,但有时不及时引导也会让幼儿失去兴趣,作为老师应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以孩子的活动兴趣为入手点,以孩子的各项水平出发,做到及时变换游戏形式和内容,进行新的游戏,让“一物多玩”的活动经验使幼儿学会更多的“一物多玩”。游戏活动与兴趣紧密相关,同时兴趣也受好奇心和自身经验的牵制,所以孩子们对游戏从“热”到“冷”是正常的,好奇心一过,最近发展区又在自己的能力下很难达到,幼儿就会失去活动的动力,作为我们应在观察幼儿的同时引导幼儿,适当与幼儿一起变换游戏方式,重新唤起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热度只高不低。[3]

三、活用“一物多玩”,打开幼儿创造之门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思想是“解放幼儿的手、脑、眼睛、嘴、空间、时间”相信孩子们有创造的潜力,也有创造的需要。利用一种物体,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根据不同的兴趣,不同的水平想出不同的玩法。

如一块普通的地垫,由于一开始的玩法限制了他们的想象,让幼儿逐渐失去探索的欲望和兴趣,通过观察和引导,幼儿的欲望被重新点燃,创造之门也随之被打开。在接触过重叠、垒高等方式后,幼儿们把垫子围成一个圈,当中放了一个垫子,对我说:“老师,我们要抱垫子,你帮我们放音乐,音乐停了我们就抱,最后一个输”听着孩子们自己创造的游戏方法,并能清楚地向我表达,开心的同时当然也支持他们的想法。游戏在孩子们的期待中开始,孩子们在音乐声中从一个垫子跨到另一个垫子上,当听到音乐就跑到当中的垫子上,虽然“抢椅子”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材料,孩子们却根据自己的想法玩出了平常不一样的花样,拥有了不一样的体验。孩子们有不同的生活环境,拥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能力,从一开始的“不知道,被动”逐步向“主动”发展,使运动器具和材料真正地用起来,“活起来”,感受到材料的生命力。“一物多玩”的前提就是材料的可变性,蕴含多种多样的玩法,重在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和能力,对游戏的开发与挖掘。一个普通的地垫,在他们手里能玩出不一样的花样,孩子们在动作能力发展的同时也是在发展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师在活动中要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时刻观察和关注幼儿的变化,根据幼儿的兴趣展开、支持、鼓励幼儿间相互学习,大胆创造。

四、会用“一物多玩”,发展幼儿各项技能

不同的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所展现的发展水平和掌握技能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应根据个体差异对幼儿进行“一物多玩”的分层活动,让每个幼儿都体会到成功感和满足感,在自己的发展区再往前进一步。

在“地垫”的“一物多玩”活动中,幼儿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和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也培养了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每一种活动除以上技能,真正的户外活动的动作技能也得到了发展,身体素质也在相应提高。在翻滚爬中,锻炼了幼儿的协调性、灵活性、合作性;而在跳垫子的活动中,发展着跳跃能力、腿部肌肉的能力,最后在旋转木马的活动中,平衡能力,跨跳能力及反应能力均得到提升,力求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4]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在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才能身心愉悦地融入活动,“一物多玩”已经成了他们活动的需要、常态,“一物多玩”也体现着另一种智慧,它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和提高,能极大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表现欲望。

猜你喜欢

一物垫子玩法
梦幻垫子
我们得换个方向
垫子大战
零跑的新玩法
鸡蛋托的创意玩法
爱情就是一物降一物
TPP的新玩法
阿凡提智斗国王
The Power of Music
搜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