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方法探微

2021-01-02刘晓龙

科学咨询 2021年15期
关键词:教育者心理健康心理

刘晓龙

(1.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吉林四平 136000;2.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乌兰图嘎镇蒙古族中心小学 吉林松原 131121)

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学教育中的重要工作,但如今德育教育质量使学校教育者感到非常困扰。如何加强德育教育,建设小学生健康心理成了学校的热门话题。健康的心理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或者活动都处于一个良好、正常、平衡的状态,主要表现在意识、思维、情感等一些方面。学校德育教育者应将学生的生活特点,以及健康的体验进行结合,再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因为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过于关注,所以也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凸显出来。但由于农村小学的地区比较偏僻、信息量小、教师力量较为薄弱等问题,导致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相对而言比较落后。因此,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值得各位教育者们思索。

一、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功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有利于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个性心理[1]。现代农村小学生的较为常见的心理表现为独立思考、活跃的思维、朝气蓬勃、参与积极性高等,而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小学生拥有这一系列的特征,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积极健康的作用。②有利于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心理状态能满足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能促进他们在今后更加适应社会、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以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的基础条件,全面实现综合发展。③能为农村小学生奠定今后的事业发展的基础心理,小学是一个形成个人自信心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有效的心理教育不仅能帮助小学生消化自卑的心理,还能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以至于在今后更好地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小学生一生的发展,帮助小学生在今后学会追求完美型人格,为社会发展出一分力[2]。④有利于提升农村小学生父母的综合素质,小学生的性格会受到来自家庭的影响,无论是父母的文化、家庭收入还是家庭的组合成员等。若父母的文化素养不高,那么也会影响到小学生,但随着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明辨是非,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并带动父母的心理活动状态和综合素质,进而整体提升农村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一)环境的影响

由于小学生身边的环境复杂且多变,而不是像学校有组织有纪律的氛围,导致小学生在学校与生长环境中不停地转换,这不利于小学生的心理成长。当小学生在校外时,与朋友、邻居以及亲戚等一些外来人员的交往,或是受到参与各种各样社会活动的影响,其中或多或少都参杂了一些消极影响,而这些影响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3]。再加上小学生天生模仿力就较强,且由于心智的不完善缺乏一定分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教师的思想观念存有误区

在如今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多数农村小学教育者并没有与时俱进,抛弃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仍旧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方式,将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机器,没有做到全面以小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没有让小学生得到平等对待。除此之外,还忽视了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没有及时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最终导致小学生产生厌学、内心敏感、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差等多个心理问题。

(三)师资力量较为缺乏

在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小学中,教资年龄较大的教师占大部分,缺乏年轻的师资力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性也不尽如人意,大部分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顶替[4]。根据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小学中心理健康教师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心理教育的专业本科生。虽然他们能够随时了解小学生的课间活动状态,但还是缺少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工作经验和相关技能,再加上小学生依旧使用原有的角色看待他们,很难在他们面前表现真实的自己,这也极大程度地阻碍了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三、农村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因为农村的发展速度较慢,很多教学观点不能及时更新,导致农村小学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比较落后,没有提升心理素质教育的意识,所以大多时候都会忽略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当学生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就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和发展[5]。因此,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具有良好的心理教育,每一位心理健康教育者都应树立较强的心理健康意识,主动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比如,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利用网络技术在网上观看其他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并借鉴好的教育方法,为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又或是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日常生活状态进行记录,全面以学生为中心。

如有一名学生叫小A,他不会主动参与学校的任何活动,也不会举手回答问题,每当教师与小A 谈话时他永远都低着头,不敢直视教师,经了解,该学生的父母在几年前因为一些原因丧失了生命,让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只能与爷爷奶奶在一起居住。因为家庭原因,导致他不够自信,不愿与其他人有过多的来往,久而久之性格变得更加孤僻。此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就可以发挥自身的职能,对其进行开导,在日常生活中及时给予关怀,在放假时期教师也可以对其进行家访,用行动打动小A直到他愿意主动和教师交流。并趁小A 不在时,向班级其他学生说明小A 的情况,呼吁其他学生主动和小A 一起玩耍,慢慢地小A 变得开朗起来,有了一个正常的心理状态。

(二)利用多种形式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根据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设不同的专题讲座,有或是在每个班级角落都设立一个心理书籍阅读角,让每个学生都能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正视心理健康教育[6]。除此之外,学校应定期对小学生心理进行健康普查,并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再针对一些问题展开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了解一定的心理知识,尤其是认识到什么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同时还可以在校园内开设有关心理书籍的阅读教室,让学生可以通过书籍、报纸等一些资料扩充自己的视野,并且还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比如,农村小学生一般都是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最大的特征就是自卑、性格孤僻、行为怪异、逆反心理等。而学校就可以选择专门为留守儿童举行一次讲座,或是利用课下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拓展活动,又或者组织学生在放假时一起玩些游戏,通过这些集体活动帮助他们寻找到身边人的关爱,并让学生之间互相交往,互相感染,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在面对困难时学会迎刃而解,而不是躲避。

(三)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专业程度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了能全面推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应强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首先,心理健康教师在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之后,应主动严格要求自己,并利用理论知识和实践两个方面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其次,学校也应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和交流的机会,定期安排教师出去学习,并与其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者进行沟通交流,互相分享教育经验。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师应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意识,并通过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以便实行针对性的交流[7]。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农村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各个农村小学应极力建设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进一步实施研究和实践。另外,还要为学校每一位教师都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同心协力,采取有效方式共同关注每一位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教育者心理健康心理
品读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