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探讨
2021-01-02王一鸣
王一鸣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会遇到各种阻碍,全面落实风险管理工作能够对企业的稳步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所以针对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保证国有企业良好稳定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能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十分迅猛,整体规模和影响力都十分的显著,但是因为受到国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运营工作开展中也会遇到诸多的风险。经过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1)健康安全环保风险。生态环境可以说存在诸多的隐性风险,自然灾害颇多,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往往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形成诸多的限制。监管政策严格,往往会导致企业环保合规成本的增加。业务范围的扩展也会为企业带来诸多的风险。生产设施的老化,没有及时更新换代都会对企业运营形成诸多的安全隐患。(2)投资风险。投资可行性研究欠缺,对于投资决策的可行性往往会产生诸多的不良影响。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导致资金风险加剧。投资后评价与反馈机制不完善。(3)现金流风险。企业负债概率升高,使得企业偿债压力急剧增加。应收账款数量增加,使得企业控制压力的提升。融资成本的增加,使得融资压力不断提升。(4)国际化的经营风险。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环境都会遇到诸多的不稳定因素,全球法律风险增加,国外企业管控机制欠缺等等。(5)竞争风险。行业内部格局波动,市场需求发生了巨大的调整,无法满足客户对实际的需要,对市场波动的判断缺少准确性。(6)政策风险。宏观政策调控往往会对企业原始运营计划和模式造成一定的影响,行业政策的变化往往会对企业形成诸多压力。政策研究存在不及时的情况,市场响应欠佳。(7)业务转型风险。传统产业增值降低,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固定,存在不灵活的情况。(8)人力资源风险。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缺失,无法控制专业人才流失问题,质量机制管控效果较差,重点环节把握不严谨。
二、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现状
1.管理者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部分国有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对于风险防范缺少正确的认识,并且也没有判断、评价、分析、解决风险的能力。管理者并没有将风险纳入战略发展规划之中,在集团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监管机构以及综合风险管理制度。很多国有企业并没有将风险管理工作纳入业绩考核范围之中,董事会在风险管控方面缺少基本的监督,无法有效地将风险管理工作的作用发挥出来。其次,管理工作人员往往对短期效益十分的重视,而对企业运营过程中会遇到的风险缺少基本的预判,在遇到运营风险的时候,不能及时地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加以解决,最终会造成国有企业经济损失的情况。
2.缺少风险管理专业化人才
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国有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专业人才较为缺失,在风险判断、评估、解决方面综合能力较差,这样对于国有企业未来稳步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专业化人才的缺失,造成了稳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风险分析与防控机制没有切实的创设。此外,因为风险管理与财务风险和财务报告存在直接的关联,会计工作人员往往都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方面拥有良好的实践经验,但是就现如今会计工作人员在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并没有切实地发挥出来,虽然很多职业会计工作人员都将风险管理纳入了其专业范畴之中,但企业风险管理并没有被当作职业会计的需要掌握重点技能。
3.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不完善
很多国有企业并没有将信息化当作是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所以对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缺少基本的重视,没有将风险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工作范畴之中。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与主要业务系统存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业务管理与风险管理二者之间的融合存在诸多的问题。部分国有企业尽管推行了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但是整个系统功能的开发工作方面因为力度不足,从而无法保证风险管理信息化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
1.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夯实风险管理基础
企业应当对风险管理工作给予重点关注,综合各方面实际情况来对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加以优化完善,并对风险管理工作加以不断创新,创设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并且对风险管理工作内容以及职责进行详细的划分,从而实现对企业风险管理实时监控的目的,切实地落实事中风险控制。创设内部审计委员会为一级内部审计职能机构,就独立性方面来说,针对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综合监督管控,并针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专门的解决方案,对企业内部管控机制进行切实的优化,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2.重点培育企业的风险文化
企业的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并且其与企业发展也能够起到指引的作用,如果企业文化与企业组织核心价值观存在不统一的情况的时候,那么就会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落实造成一定的限制,并且无法高效地实现企业运营目标。2017年,COSO发布的ERM框架中对于风险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中最为重视的就是企业文化,这就充分说明了在实施企业风险防范工作的时候,创设完善的风险意识文化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风险文化的传递通常都是企业上层管理工作人员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来传递给员工,促使各个层级的员工都能够对企业文化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针对上述问题,国有企业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企业文化进行详细的说明,促使所有的员工的工作都要围绕组织使命加以落实。在企业实际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时候,所有员工所落实的风险防范工作能够有效地缓解企业制度流程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
3.完善管理机制,明确风险责任
要将风险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绩效考核机制之中,增强风险管理考核工作的整体水平。结合内部管控流程以及实际情况判断风险责任,尤其是存在风险的主体较差共同担负责任风险,务必要对风险职责进行详细的划分,尽可能地避免风险责任混乱的情况,创设主体明确责任,为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实给予规范性指导。
4.落实支持决策机制
企业发展规划以及绩效考评工作的实施都需要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给予必要的支持,风险管理工作其主要作用就是辅助各项企业运营决策的实施,在实际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时候,国有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制定的决策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很多国有企业并没有制定完善的规定,或者是规定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不足的问题,没有将环境信息全部纳入到企业风险管理范畴之中,管理层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时候对于风险的考虑缺少全面性,而往往只是单纯地依赖自身的经验来进行判断。因此,国有企业应在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应对方案、备选方案、监控、实施评估、报告责任、权限划分等方面制定明确可行的政策,切实保障风险管理支持决策的职能可以落地实施。
5.抓好风险排查,强化过程监控
实行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各业部门、各下属公司广泛、持续地收集与本企业风险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内外部信息,运用科学技术分析,做好重大风险评估,做好风险排查工作,及时掌控重大风险事件情况,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建立畅通的风险管理信息传递与沟通(报告)机制,逐级落实风险信息报送责任,严禁瞒报、谎报、漏报或迟报重大风险或风险损失事件,利于公司领导层与风险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各类风险信息,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新处理完毕的风险,采取跟踪措施,做到实时监控,直到风险得到有效解决。
四、结语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下,使得国有企业运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务必要切实地创设风险管理运营机制,将风险管理工作渗透到企业运营各个环节之中,利用各种方式方法来促使各个层级的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并针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为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