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涯规划视角下大学生就业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1-01-02

科学咨询 2021年15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职业大学生

张 超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300457)

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大学生的就业力逐步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面对就业市场激烈的竞争压力,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问题的研究,不仅是深化就业力研究的迫切需要,也是帮助大学生获得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已成为当前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就业力”(Employabⅰlⅰty Skⅰlls)的概念,最早在英国被提出。国际劳工组织(ILO)将就业力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并指出就业力同时是一种在工作中追求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1]。大学生就业力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决定性因素。从根本上破解就业难题,提升就业力至关重要。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力现状调研

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力现状,针对于我校本科生开展一项就业能力现状调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访谈学生和企业HR 以及赴用人单位的实地调研等方式,总结当前大学生就业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认识不清晰,信心不足与期望值过高现象同时存在;(2)基本工作能力较弱,“眼高手低”现象比较普遍;(3)专业技能(工作实践能力)普遍缺乏,“高分低能”;(4)求职就业技能亟待提高;(5)职业发展技能不足、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就业能力不符的现象十分常见,大学毕业生不仅希望工作舒适清闲,而且希望工资较高,都想留在大城市、大企业,欠发达的西部、条件艰苦的地区单位鲜少人问津。笔者从事大学生就业工作多年,从与大学生的交谈中不难发现,当前大学毕业生最看重的招聘条件就是薪资待遇,在投递简历时,未说明薪资待遇的招聘信息很难引起毕业生的重视。“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好”工作成为大部分毕业生的职业期望。调研访谈中某大型企业的招聘经理表示“我们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能马上参与到工作当中,但是通常是无法做到的,大学生虽然已毕业离开学校,但还没有真正走出校门,工作经验几乎为零,而且许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基本工作能力较弱,不少毕业生在入职后无法适应工作环境,尤其毕业后三个月,辞职率非常高。” 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不足、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成为普遍现象,相当多的大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甚至缺乏生涯规划的意识,加上自我认知能力欠缺,从而影响到职业生涯的后续发展,缺乏创新、求变意识。

综上所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还需从就业力的提升入手,“补短板”“强软肋”,探索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路径以及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之策。

二、生涯规划助力就业力提升

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规划,是以个体的个性、能力、价值观等为基础,综合考虑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自身的发展环境,确定自我的发展目标和途径,并根据社会和自我发展的现状,及时调整策略从而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动态策略和安排[2]。

据相关资料统计,人的一生当中,有70%的社会活动时间属于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在工作者的职业生涯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大学是青年人进行生涯规划的最宝贵的黄金阶段,甚至决定了人生价值能否充分实现。生涯规划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应提早着手准备。然而,大学生对于生涯规划以及就业力的认知很少,或者说没有做任何的准备,他们在大三或者大四时,一方面面对来自互联网的繁复信息;一方面使自己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此时大部分学生做出的职业化的选择都是迫于环境带来的压力或者互联网的内容带来的压力,导致大学生做出一个草率的选择。但是,临近毕业才做就业准备,为时已晚。所以,大学生应尽早做出就业准备,提升就业力。

三、生涯规划视角下大学生就业力提升路径研究

(一)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相互链接、联动发展的就业力培养体系

1.家庭教育——就业力培养的关键

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单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其实,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高,与家庭教育能力培养的缺失有很大关系。“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学生自立意识的培养和能力刻意训练,是父母应当给予孩子的社会生存能力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毕业生找工作时,不少家长喜欢越俎代庖,四处托关系找门路替孩子找工作,这虽然一时解决了孩子就业问题,但容易形成依赖,不利于他们真正融入社会,获得长远发展的竞争力。在家庭职业教育中,家长们应该更多借鉴“鹰式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过分溺爱孩子。

引导正确家庭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引导家长更新理念,共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例如,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日”活动,广泛宣传家庭教育正确理念,组织各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家庭教育放到重要的位置上。

2.高校教育——就业力培养的主渠道

高校教育是实现学生到“职业人”转换的最后一阶段,也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一阶段。高校教育通过全面的专业教育来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国家建设提供各方面的专门人才,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主渠道。因此,必须强化高等院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主导作用[3]。

高校教育担负着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主要责任,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要把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作为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2)高校要把就业力的培养纳入到课程体系;(3)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就业力的培养力度;(4)加强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5)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6)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

3.社会——就业力培养的大课堂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政府对于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决策,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运用“互联网+”发展新就业形态的政策,都体现了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宏观调控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

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创新高校和企业合作机制,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例如我校机械学院的“产—学—研”基地建设项目,项目之一的T 企业坐落于鑫茂科技园区,由优秀校友创建的科技公司。“产—学—研”基地一方面作为实训平台,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公司每年吸纳应届毕业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同时推动学校的教学和各项改革,促进企业、高校、学生三方共赢。

(二)生涯规划视角下,构建全程式、系统性、闭环就业力提升体系

1.建立学生生涯档案,推进系统就业指导

根据每位学生自身发展的差异性,从大一开始及建立“一生一档”的个性化生涯发展档案,有效开展个性化、全程式、连续性、个性化的就业指导[4]。从大一到大四,分阶段,有重点的进行就业教育,建全程性、系统性的就业力提升体系。大一阶段:打好基础,正确认识自我;大二阶段:职业探索,提升能力;大三阶段:调整方向,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大四阶段:转换角色,做好迎接职场挑战的准备。

2.健全反馈监督机制,建立闭环就业教育

就业力的提升需要各方联动,为了进一步强化就业教育,需健全就业教育的反馈监督机制,建立闭环就业教育。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为载体,将从课程中得到的反馈与班级日常管理和班级活动有机结合,保证课上的教学计划、学生的生涯规划目标顺利完成。利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通过开展谈心谈话、学生座谈、沙龙研讨、生涯遨游、新媒体宣传等活动,强化就业力提升的实效性,形成闭环就业教育。

3.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架起就业力提升“桥梁”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操练场,大学生在学习了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后,只有通过实践锻炼,才能真正掌握、内化为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参观实习、社会调研、科技活动、生涯访谈、创新创业大赛等课外实践活动,搭建起就业力提升的平台。

(三)生涯规划视角下,夯实就业力支持体系,扎实推进就业教育

1.普及生涯规划理论,提升学生生涯认知

在学生生涯规划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专业有效的方法明晰职业规划,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定位。在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开设职业规划测评系统,通过专业测评工具,分析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基本情况,学生参与测评后,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测评结果,加深自我了解,确定自我的职业发展方向,实现自我认知。

例如,在学校建立“就业教育讲师团”,由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师、行业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校友及大型企业的资深HR 组成。定期开展生涯规划的宣传活动,在学生中普及生涯规划的理论和知识,多渠道、多方式丰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的生涯规划发展保驾护航。

2.引导学生进行规划训练,提升学生生涯管理

在就业教育课及平日的活动中,有意识的引入这些规划训练。例如,开展生涯规划体验周活动,通过生涯游戏、小组互动等形式,不仅能够帮助就业教育教师掌握生涯体验式教学的新形式和新方法,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生涯规划知识学习的体验和能力,营造积极校园生涯教育氛围。

3.提升学生职业认知,强化就业指导

在学校设立“职业体验日”,低年级的学生由专业课教师带领本专业的学生走进特定职业岗位进行职业体验,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进入相关专业的企业进行调研或者深入企业基层进行岗位实习,体验岗位工作,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同时,要及时、精准解读国家就业政策,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就业观念,合理确定求职目标。加强与学生的密切联系与沟通交流,强化就业心理帮扶和压力疏导,激发学生的求职积极性,全面做好就业教育引导工作。

(四)生涯规划视角下,“精心”构建就业力服务保障体系

1.强化引领,推进就业教育在工作中的普及

全面进行就业教育,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和就业教育相结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求职技巧指导、就业政策及流程解读等基本就业指导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就业教育谈心谈话环节,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澄清职业取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指导及优质的就业服务。

2.“精心”引导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强就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

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精心”引导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积极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鼓励支持创新创业项目走向社会。通过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的自重精神和学习能力等措施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力。此外,高校应不断结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加强专业和课程体系改革,勇于探索实践,敢于创新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就业教育课程设置,精准引导学生创新创业。

四、结束语

培养并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细化任务,明确路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培养和推进,是实现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水平的保障。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职业大学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