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运营安全的风险因素及优化措施探析

2021-01-02重庆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潘光亮

区域治理 2021年27期
关键词:安全性因素设备

重庆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潘光亮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逐渐变多,我国地铁项目逐渐增加,地铁运营安全性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话题。想要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治理和解决地铁安全问题,既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又要避免因各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一系列危险事故;另一方面,治理和解决地铁安全问题,需要对地铁运营企业与相关单位进行系统化管理,分析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相应的问题给予解决办法。

一、地铁运营管理现状

我国现阶段地铁建设项目已经在47个城市实现,其运营里程超过6700公里,已经成为世界上地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所以城市地铁运营安全性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第一,大量的城市地铁工程相继竣工,这需要较大规模的管理人员与科学的管理体系,特别应关注管理体系的建设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第二,我国一线城市的地铁管理难度和管理压力随着人口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作为城市核心枢纽的地铁工程,在建设与运行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进而提高地铁的安全性,控制影响地铁安全的风险因素[1]。第三,城市地铁枢纽的建设和运营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庞大的工程项目,这中间容易出现的问题包括建设环节、运营过程中人口密集性等,所以需要对地铁安全性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保证地铁在运营过程中安全性。

二、地铁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一)人为因素

城市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每天都要承载着大量的人员,并且还要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出现任何一点纰漏都将会引起相关的安全问题。例如,部分恐怖分子对人们存在报复心理,把地铁飞机等交通设施作为攻击目标,进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以英国伦敦地铁发生的爆炸事件最为著名,微型简易的爆炸装置引起29人受伤,从而体现出人为因素对地铁安全性的影响[2]。虽然我国地铁在运营过程中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故和灾难,但是部分城市的地铁安检人员忽视相应的工作职能,导致不少乘客将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带入地铁,进而引发地铁运营的安全性问题。因此人为因素是影响城市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

(二)地铁设备因素

城市地铁大多数处于全年不间断的运营模式,这会对地铁的相关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损,需要城市地铁运营相关人员对地铁相关设备进行维护与检修,部分地铁设备在经过多年的使用后磨损相当严重,如果不及时检修将会造成地铁运营风险。第一,地铁设备损耗情况的加深将增加地铁运行风险,并且地铁长时间的检修可能导致部分设备参数出现偏差等现象发生。第二,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可能由于某些部件的故障造成一系列的风险,尤其是地铁运行中出现的刹车失灵等现象,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地铁设备检测不及时将加剧地铁运行的风险。

(三)社会因素

地铁运营的社会因素主要以自然灾害、战争、卫生等为代表因素,其严重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将地铁运营风险放大。例如,如在地铁运行中发现卫生疾病,则将严重的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最为经典的案例是我国近两年在多地区暴发的新冠病毒,其引发社会恐慌,而地铁人员流动性较大,更加容易引发新冠病毒的传播,这也成为引发人们恐慌的重要原因。社会因素对地铁运营的影响相对复杂,并且大多数社会因素具有一定的延后性,对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影响极为深远,需要对相关因素进行深化研究,而且还要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与善后,并分析该因素是否还会影响地铁的后续运营,以确保地铁的后续运行安全。

(四)地铁管理因素

地铁管理因素的主要风险表现为管理人员工作疏忽,导致地铁运营过程中出现管理不善等问题。第一,地铁管理问题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地铁安全运营效率,而且还会加剧地铁风险发生概率。第二,地铁管理因素引发的地铁风险有很多,而且管理因素还可能加剧人为因素与设备因素造成的运行风险,进而引发连锁反应,尤其是地铁运营过程中安检、安保、维护等工作与此关系密切,因此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三、地铁运行安全优化策略

(一)提高人们乘坐地铁的安全意识

是城市地铁的最终用户。乘坐地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应树立安全乘车意识,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安全乘坐的意识,进而形成完整的城市地铁交通安全教育体系,使人们的思想上重视地铁的安全出行。地铁运营公司可以与部分企业合作,适当举办地铁安全意识方面的讲座,使人们通过安全知识培训,讲解地铁乘车的相关细节,让人们提高对地铁安全的认识,减少不良的乘坐行为。其次,地铁安全意识宣传还可深入社区,通过安全知识巡讲与发放地铁安全知识资料等方式,让人们接受地铁乘坐安全信息。与此同时,地铁企业相关部门应利用新媒体手段,不断深化扩大宣传渠道,利用微信、短视频、微博、社交软件、电视、互联网、车站电子显示屏、地铁车厢电子显示屏、地铁车厢等,对不规范乘坐地铁的行为、地铁实用知识、安全乘坐地铁行为规范等进行宣传。

(二)制定完善的地铁安全规则制度

从目前地铁运行现状而言,地铁运营企业应该结合地铁运营现状,提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作为人们出行的保障。应该按照交通运输部对地铁运营的实际管理要求进行构建安全规章制度,并明确地铁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内容,按照一岗双责的细则制定岗位安全制造责任制,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其次,地铁运营企业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积极热情地对待日常工作,进而树立安全工作意识,促进地铁高质量的运营,保障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与此同时,地铁运营企业还要改进管理制度,使地铁运营管理人员在地铁运行过程中找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完善,进而加强地铁运营管理制度的效果,使相关制度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能满足地铁运行的需求,进而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此外,地铁运营工作人员在岗执勤时,必须严格遵守地铁运营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并结合实际情况,设定准确的安全评价标准,尽量涵盖较详细的内容,包含诸多的细节,使地铁运营有明确严格的标准和切实可靠的依据,增强地铁运营工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三)保障地铁设备的质量安全

城市地铁交通的安全运营离不开良好的设备支撑,其作为地铁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必须做到及时的检修与完善,进而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性。从地铁设备物质结构而言,其必须符合以下几点,即良好的安全装备、通风装置、防火性能、散热装置等,同时还需要配备完善的消防、通风、温湿度、警报,而且还要在地铁站内部安装屏蔽门,进而避免乘客发生跌落事故,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其次,应制定完善的地铁设备检查制度,使得地铁质检人员能过及时地检测地铁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的运行状况,一旦出现不稳定因素必须进行维修,进而保障地铁的软硬件设备符合地铁运行的需求,杜绝危险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人们财产与生命安全。此外,地铁运营企业还要加强员工的岗位职能培训,重视地铁运营的安全性,使员工熟练掌握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从而减少因设备使用不当引起的安全事故。

(四)地铁运营企业建立风险预警监测系统

地铁运营企业为了提高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应该建立风险预警监测系统,进而监测容易引发地铁事故的一切因素,其中包括乘客、工作人员、地铁隧道、地铁设备、自然灾害等,使相关人员通过全面监测地铁运行状态与自然气候状态得出精准的地铁运行数据,发现地铁运营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并对不良因素进行排除,进而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此外,地铁运营企业还要制定完整的突发事故应急方案,并安装先进的数据分析软件和完善的预警系统,其中应包括报警、危险信号等多项功能,确保相关人员在突发事故出现的第一时间作出合理解决。

四、结束语

地铁运营企业为了确保地铁运营安全,需要对地铁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控制,而且地铁运营企业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人为风险因素、设备风险因素、社会风险因素与管理风险因素进行管理,并且提倡现代化的地铁运行管理理念和管理逻辑,促进地铁运营安全性提高,保障地铁运营各部门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从而加强地铁运营的安全管理。

猜你喜欢

安全性因素设备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调试新设备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