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意义及趋势
——以杭州市为例

2021-01-0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周乐

区域治理 2021年27期
关键词:茶艺茶文化茶叶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周乐

一、茶文化旅游的概念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茶叶生产国,是首先种植培育茶叶的国家。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创造形成的和茶有关的意识和物质的财富。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旅游是以将茶叶的物质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为吸引力,茶叶资源和旅游资源融合形成茶叶品鉴、茶园观赏、采茶制茶、了解茶学、茶艺欣赏等内容,达到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目的,形成茶文化为主题的新型旅游模式。

二、杭州市发展茶文化旅游的现状

(一)杭州市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势

杭州被誉为“茶都”,茶叶种植的历史可追溯到数百年以前,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中记述,杭州临安、於潜及灵隐钱塘产茶。自唐代起,杭州就已经开始种植生产茶叶,且从古至今都是名茶产区,其中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的龙井茶最为知名,为中国十大名茶之首。清代乾隆十分喜爱西湖龙井,并把胡公庙前的十八颗茶树封为御茶,自此以后西湖龙井便广为人知,且众多文人墨客在杭州作出大量茶诗与茶联,脍炙人口。好茶离不开好水,杭州不仅有龙井茶的五大核心产区,还有名泉虎跑泉,有西湖双绝之称的“西湖龙井虎跑水”也成为当地的旅游标志之一,且佛、儒、道思想精华与茶道文化相融合,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当地茶叶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知名度高,有利于吸引游客前来品尝观赏。

茶山茶园风景秀丽,美学价值较高。山中自然环境优美,含氧量高,适宜旅游休闲。杭州饮茶“全民化”,有许多饮茶习俗,当地的茶馆、茶楼数量众多,饮茶已经成为当地的风俗习惯。杭州保留着传统炒茶技术,观赏与学习价值高,并多次举办国际名茶博览会、中国现代茶文化节、中华茶奥会等大型茶事活动,有关茶的节庆活动如每年三月份的西湖龙井开茶节,吸引游客及专业人士前来品茶与交流学习。当地政府支持推广茶文化,树立品牌形象,对茶文化旅游给予政策支持。

(二)杭州市茶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当前茶文化旅游的市场主体多为当地居民及周边城市旅客,长距离游客较少,范围仍需扩大。茶文化旅游线路多为一日游或半日游,游客多以品茶和购物为主,对茶文化的本质及历史价值没有深入研究学习,茶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层次浅。应当加强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建设,发展茶艺学习、体验茶叶制作工序、茶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度假、茶文化历史探究等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当地茶叶产区内多为个体商户独立经营,以家庭为单位。商户追求利益,变现,农家乐、茶馆等形式趋于商业化,没有凸显茶文化的内涵与茶旅游的独特性。当地商户对茶文化历史研究不深,从业人员的茶艺知识学习展示较少,游客学习传统制茶技艺的体验类旅游项目少,茶戏、茶诗、茶舞也少为人知。应当引导商户学习了解茶文化,规范市场环境,培养相关从业人员,开展茶文化创意旅游项目,如茶具设计制作、茶艺鉴赏、茶叶炒制流程学习等旅游产品,吸引旅游者参与体验。

三、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意义

(一)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名山出好茶,茶叶的产区多为山中乡间。通过发展茶文化旅游,游客直接从茶农处购买茶叶,可减少中间商,让茶农的收益增加。茶旅游拉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乡村民宿、饭店、文娱产业的形成,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政府提高扶持力度,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山区乡村的可进入性。杭州的梅家坞和龙井村等村落开展了以茶文化为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游客前来欣赏茶山美景、品鉴龙井茶、体验当地民风民俗,以绿色的发展方式,让当地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通过旅游实现居民收入再分配,缩短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距,缓解城市乡村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二)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延长茶产业链

茶文化旅游是以休憩旅游、生态绿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康养旅游为主导方向的旅游发展方式。茶文化旅游带动茶乡住宿餐饮、交通、制茶等产业发展。不局限于茶叶的生产销售,而是扩展到茶园茶厂观光、茶村度假休闲、茶道茶艺表演、茶文化了解学习等方面,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创造社会财富,促进和谐发展。

通过创新发展,促进茶叶再加工、深加工,如茶膳、茶保健品、茶枕、茶药等生产,延长了茶业的产业链。发挥茶叶的最大经济价值和经济附加值,根据当下经济发展需求,设计推广有关茶文化的文创产品,吸引旅游者消费,拉动行业进步。

(三)有利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茶树属于深根植物,有利于保水固土,维护生态环境。发展茶旅游,以茶园为主要自然资源吸引物,有利于茶树的种植与保护。如杭州十八棵御茶被完好地保护起来,至今仍枝繁叶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保护当地茶文化的环境价值、文化价值,弘扬茶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使茶文化与旅游深入融合,让当地村民从中受益,增强村民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和绿色发展观念,减少开山建楼行为,保护了当地的自然资源,避免过度“人工化”等建设性破坏,有利于践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四)深入发展全域旅游,树立城市旅游品牌形象

茶文化旅游促进了全域旅游的发展。应弱化旅游资源的季节性,西湖龙井以明前茶和雨前茶为佳,清明和谷雨前后为制茶“高峰”,其余时间段还可以开展茶艺文化、茶舞表演等非季节性旅游项目,破除旅游要素的专有性,为杭州其他景区分流缓解旅游旺季客流量压力,完善当地的旅游服务体系与旅游规划。

杭州积极塑造“中国茶都”的旅游品牌形象,推动茶文化学习旅游全民化,树立城市旅游形象,加强宣传推广,增加杭州的文化软实力与旅游吸引力。树立茶文化品牌形象,有利于细分市场,契合各层次旅游者的需求,进一步发展旅游业。

四、茶文化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对策

(一)丰富茶文化旅游内容,开发茶文化旅游主题线路

当前我国对茶文化资源的利用较少,茶文化旅游上升空间较大、前景较好。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茶旅游产业进行规划开发,促进茶文化旅游产的发展。支持茶事活动的举办,加强本国茶文化与国际茶文化的交流,增强扩大茶事活动及茶文化节的影响力及覆盖面。深入发展茶文化旅游,不局限于饮食方面,应凸显茶文化旅游的体验性与休闲性。在体验性方面,可以开展穿茶服学习茶道文化、了解制茶过程、制作茶叶茶花拓画等多种旅游体验活动。旅行社要深入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研究开创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加强茶文化旅游宣传,吸引国内外游客体验。

(二)增强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发挥茶文化教育作用

茶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茶中蕴含着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以茶为模、以茶示礼都体现了茶在精神层面的作用。自古以来,中国有着众多关于茶的诗句与文章,茶圣陆羽所作《茶经》中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通过品一杯好茶,体味茶的内涵,成为品德端正、谦逊节俭的人。茶文化中,茶德茶礼也是其重要部分,文人墨客积极投入到茶事活动中,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当代茶文化教育活动较少,青少年对茶文化学习了解程度较低。可将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发展现代研学旅游。寓教于乐,在娱乐中发挥教育的作用,在游中学,发挥旅游的教育作用。通过参观茶园茶厂或茶叶博物馆等茶文化场所,了解茶叶品种、多种冲泡技艺、我国茶文化的历史进程,请行业专家讲解展示茶艺茶道及茶文化知识,丰富青少年的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深入体味茶文化内涵,实现优秀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青少年德育教育。培养相关茶行业人员,提高行业知识素养和服务意识,使这一产业实现规范化发展。

(三)开发茶度假村,引导茶文化保健康养旅游

茶叶的生长地环境清幽,生态资源丰富,空气湿度大、氧离子含量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心理压力增加,在茶叶产地以茶文化为核心发展休闲度假旅游,顺应了游客缓解疲劳、减轻压力的需要。建设茶旅游度假村,包括茶山生态环境游览、茶艺文化演出、茶精油按摩等多种服务内容,使产品更具吸引力。

茶可以养人,儿茶素多酚类化合物、黄酮等物质在茶叶中含量高,可降低胆固醇,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预防癌症也有一定作用,减少阿兹海默症的发病率。我国自古就有“食疗”方法,依托茶叶的保健功效,发展康养旅游,将茶文化与度假康养相结合,宣传养生文化观念,扩大旅游市场,增强对“银发”老年团体的吸引力。利用新媒体宣传推广,促进度假旅游市场的发展,满足旅游者精神层面的需求。

相关链接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汉族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六安的六安瓜片等。

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爱品茶,各国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国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礼仪。

猜你喜欢

茶艺茶文化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茶艺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校园茶艺飘香
香喷喷的茶叶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