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OBE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改革*——以《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检测诊断》课堂革命为例

2021-01-02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程赟

区域治理 2021年27期
关键词:学分分数新能源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程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制度设计和政策举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教育部提出“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本文以OBE教育理念为基石,开展“4+2+1”教学模式的新改革。OBE教育理念是一种成果(产出)导向教育,是美国学者威廉·斯潘迪再1994年提出的。OBE理念将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进行转变,以学生学习之后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为目标和靶向,反推设计教学组织流程和教学实施,它更加关注的是教育投入的内容与实际产出的现实需要。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OBE最大的特点是,先对教师或者教育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能力水平先进行准确的定位,然后采用多种适合的教育手段和结构来保证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与技术的齐头并进,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与传统汽车产业不同,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的是具有能结合实际工作内容的技术技能、创新的思维思考能力、动态适应能力、更高素质要求的各类交叉复合型优秀技术人才,对售后服务人员要求更是如此。但作为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入门成绩普遍较低,学习主动性较弱,学习习惯也不太好,《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检测诊断》的难度太大、知识繁杂、实践要求高,学生想融入学习但望而却步,纷纷放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模式,一场《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检测诊断》课程“课堂革命”成为大势所趋。

“课堂革命”就是要“革”掉传统课堂、传统教育思维的“命”。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引入“4+2+1”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教学场景转换,处处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和内容环节的重构,让学生对从认识到深入再到能独立自主完成维护或者故障分析、处理步骤设计;让思政课程融入专业课堂,学生学知识,学本领,学做人;改变“成绩考得好=技术做得好”的考核方式,引入“学分银行”概念(与传统学分银行有点区别),激励学生在“银行”攒够足够“分数”就能“支取”课程“通关卡”;线下课堂学习搭配线上教学平台,师生可以突破教师局限的弊端完成教与学,实现随时随地随心意学习,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线上线下学习共同体,最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学思结合、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这是目标的同时,也是具体的实践的基准。

而目前传统《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检测诊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先讲授理论知识,再进行实践的传统课堂,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太大。虽然知识结构看上去系统,但是对于专业知识并不扎实的高职学生来说难度太大,学生学习前期缺少大局观,还没搞清楚重要性,就错过了入门的基础知识,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等到讲解故障,分析处理的时候,学生往往看见大篇流程操作,要么不加动脑,直接照搬,不能活学活用;要么放弃实操凑合了事,学生觉得特别难,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是有大局观的,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体系,而学生还未入门,学生学着后面的,忘着前面的,等到统一进行实践的时候,发现不知如何下手,连最基本的都想不起来。同时还有个别差异,有的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接受能力都较弱,授课老师在前期对基础知识一带而过,老师认为水到渠成的东西,对学生来说却难以迎刃而解,不能理解知识背后的逻辑,也记忆不住知识的内容,最终早早放弃。

(2)专业课程内容相对陈旧,与当前产业一线技术不匹配。专业知识和设备的延后性,过于依赖纸质教材,而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都需要较长的时间,使得课堂教学总是滞后于产业一线的最新技术。所以当根据纸质教材教授的时候,所讲的知识已经跟不上一线岗位需求。对学生的培养与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脱节,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较弱。

本论文探讨的是要进行一场《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检测诊断》课程的“课堂教学革命”,是要进行思想上、模式、环节和方法的系统转变,转变当下以教师为主体、以传统知识逻辑为线索,以教室为场景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差异性、个性化发展;借助“互联网+”,以技术支撑实现课堂的优化。

在改革内容上,从“4个维度”进行课堂革命,使用“2个平台”确保教学的效果,围绕“1条主线”坚持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贯彻始终的中心思想。

从“4个维度”进行课堂革命。传统《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检测诊断》课堂往往以“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组织实训,分块练习”为主体,这样的模式暴露出诸多问题,知识抽象难懂,流程步骤难记,老师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棘手。想要改变这个难点,从“4个维度”尝试进行课堂革命。

一、第一个维度是从角色+场景进行改变

彻底的课堂革命,深处是课程,痛处是教师。从人出发,结合OBE理念,进行角色和场景的改变。教师彻底废除对学生的“我教这些,你学这些”思想,不能事事都教知识、做示范,改为进行“任务的派发以及辅助完成工作”,按照课程项目设计进行任务的派发布置,对学生问题进行辅助和引导,不能直接给出解决方法。学生则是主要角色,主动完成任务、进行讨论、查询学习知识、动手实践和实操流程设计。

二、第二个维度是从以项目为驱动的课程设计出发

在课程设计中,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检测诊断》专业知识进行解构,再以项目为载体进行重组。在高职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候觉得对知识已经掰开了揉碎了进行讲解,而学生缺一头雾水,所学知识凌乱散漫,慢慢就跟不上老师的脚步紧接着就放弃了。通过将原有的专业知识结构解构,并且以学生的思维和角度重组的这一方式,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枯燥繁杂的知识,吸引学生学习下去。

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和授课时,宏观上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以实现教学项目为目的而学习理论知识,最终目的实现独立分析与流程设计;每一个项目中则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教学项目分解为若干独立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任务、设计任务方案、实施任务方案。线下课堂在“车间”进行。

三、第三个维度是从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考核时使用“学分银行”制度,引入信息化手段,使用超星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学分的计算和统计。借助线上平台,统计每一个项目“学分”,设置课前资料完成分数,课中考勤情况、问题回答分数、小组讨论互评分数、任务设计完成分数、项目实现分数、设计创新分数等,课后测试完成分数,作业完成分数等,存入“银行”。然后教师设计不同类别学分的权重,让网络平台进行成绩分析和统计,学期末前每位同学的“银行”内凡是综合成绩达到80分者,即可获得“通关卡”,代表即使不参加期末考试也可获得合格分数。多攒的“学分”和期末考试成绩均作为额外分数加入考核计分。通过这种考核方式激励学生努力完成任务,并且可以实时查看网络平台里“银行”的“学分”,分析自己的薄弱点,根据个人差异进行重点查缺补漏。

四、第四个维度是从加入思政元素入手

在专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炼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特别是通过新能源产业典型案例或者优秀人物的分析,促进学生在学习中领会“工匠精神”的精髓,树立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养成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正确引导学生对汽车行业从业者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一)依托“2个平台”

使用线上平台+线下课堂共同进行教学活动。线下平台中以“车间”为教学场景,使用“超星教育平台”作为浏览学习资源和任务布置媒介进行课堂组织活动。线上平台使用“腾讯会议”作为直播课堂,应对疫情防控要求或者因为线下硬件设备原因等导致学生无法看清老师的教学组织内容的情况。通过直播平台能更清晰看到老师操作步骤和辅导,利用重播也能实现对流程步骤的反复学习,多次记忆。同时,使用“超星网络教育平台”的多种信息化手段,比如完成任务、小组互评、上传实训成果,使线上教育跟线下教育一样吸引学生兴趣,一样高效。合理有效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学生极其便利地获取知识,师生可以突破空间限制完成教与学,让学习装进口袋,实现哪里有网络,哪里就能学习。

(二)“1条主线”贯穿始终

此次课程革命的主线为始终坚持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对标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一线工作岗位)为贯彻始终的中心思想,课程设计首先是基于OBE教育理念下“以学生为主”,改变传统“重教轻学”的弊端,并突出强调以下方向:第一,课程要向全体学生开放,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岗位能力进行改革。其次,此次教学改革,对岗位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自主操作能力、拓展能力等进行梳理,结合每个项目的目标,确定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所以这目标既是目标,也是实施指导。希望最终能打造一个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创新型课堂。

猜你喜欢

学分分数新能源
分数
——分之有“术”
分数的脚步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论学分银行的体系建设及其功能定位*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