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院校学生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思考

2021-01-02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陈延章毛森森

区域治理 2021年27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干部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陈延章,毛森森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及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院校在大力发展进步的同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困境。民族院校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聚集地,由于民族文化差异和地域差异,学生管理工作相比其他高校更为复杂,主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精力有限,在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难以兼顾少数民族学生个性化发展,而学生干部(主要包括各级学生组织成员、学生党员)[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受教育的客体,更是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2],是学生群体中的榜样,发挥着“领头雁”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不仅能有效分担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还能因材施教,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一、民族院校学生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角色定位

(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航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民族院校作为民族团结的典范,既要培育担当民族复兴的英才,也要培育维护民族团结的栋梁,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重中之中,既要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信仰,也要注重党的思想引领,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党性修养好、政治立场坚定的民族精英。民族院校学生干部一般由成绩优异、思想先进、热爱团结的同学组成,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很高,多具有坚韧的人格[3]。

这些学生干部在学生中能带动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思想观念,尊重和理解少数民族同学的民俗文化,团结各民族同学,是大学生中的领航员,能主动发挥自身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学生干部在工作时,有必要对学生的民族信仰有充分的了解,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尊重少数民族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各民族同学一家亲的局面。

(二)维护民族团结的战斗员

民族院校不仅是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摇篮,更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培育的中心,是发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道,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的领头羊,在民族院校,对维护民族团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学生干部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其是许多学生的知心人,在与同学和睦相处、互帮互助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具有较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其次,学生干部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时能吸收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在生活、体育、艺术等各方面借鉴少数民族风俗,组织特色活动,举办少数民族风俗文化节[4],吸引各民族同学参与。如组织学民史、民族体育赛事、唱民歌等少数民族特色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又能促进民族同学的融入,对维护民族团结大有裨益。

二、民族院校学生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工作困境

(一)重视不足,缺乏完善的引领制度

学生干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多数高校管理学生干部的过程中,却仅将其作为学校管理层面与学生实施层面的中间人,往往安排的是一些组织、管理、执行的工作,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识不够,缺乏一套完善的学生干部教育、培训、引领制度建设,对学生干部管理停留在初级层面,这导致学生干部对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认识浅薄,在组织日常的党课学习、民主生活会、思想政治学习会上缺乏对学生的引导,思想政治引领功能有限。尤其是在民族院校,对学生干部的选拔、管理、培训工作忽视了民族团结教育,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宗教信仰、文化礼仪等相关教育缺失,导致学生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也忽视了这一点。

(二)专业性不高,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学生干部在影响周围同学的同时,由于自身缺乏系统地培训学习,专业性不高,通常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是思想引领功能有限,由于学生干部理论功底还不够深厚,对事物的看法较为片面,在影响周围同学时容易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出现思想引领走偏的情况。如部分高校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时出现了功利化体制化的趋向,在学生管理层面出现上下级的现象,这对学生干部在带动周围同学时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二是易产生矛盾,由于学生干部在发挥思想政治引领时,由于对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或行为举止,很容易与周围同学产生矛盾,不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同学的融入。三是学习欲望降低,由于学生干部对学习和工作的认识不彻底,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中,往往忽视了学习,热衷于学生工作,使得学习欲望和成绩降低,忽视了主责主业,形成实践能力强而学习能力弱的局面,不利于自身发展。

(三)认同感低,缺乏民族风俗的拓展培训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群体比重大,由于地域、文化、饮食等各方面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其他高校更为艰巨,其中学生干部在开展工作时会面临更大的困境。一是部分学生干部对其他民族文化认知少,认同感不高,对少数民族风俗有所排斥,制约了学生干部在其中发挥朋辈引领作用[5],不利于团结各民族同学;二是学生干部缺乏民族文化的拓展培训,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语言风俗不了解,在组织活动时难以顾及少数民族学生的习惯,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

三、发挥民族院校学生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广西民族大学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引领作用,始终把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题。

(一)加强指导,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广西民族大学明确学生干部职能定位,在学生干部建设、管理工作安排专门老师指导,在组织学生活动方面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结合民族特色开展活动。近年来,广西民族大学学生干部根据时代特征,结合学校特点,一是带领全校各级学生干部紧跟党和国家前进的步伐,积极探索学习新思想,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关注全国两会动态,按照学校党委部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设学生干部民族旗舰班、“学党史铭初心知校史共成长”等主题教育活动,营造了积极正面、充满阳光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解读时政新讯息,宣传时代新思想,以正面的舆论信息引导广大同学,传递正能量,通过个人讲述、ppt演示、短视频播放等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以轻松活泼的形式为师生介绍讲述党和国家的伟大历史事件、伟大成就,及党的伟大历史人物、先进人物、团体事迹等。向师生传达出这些成就、人物事迹、事件背后的品格和精神。

(二)强化内部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建设

为优化本校各级学生组织学生干部管理工作,广西民族大学贯彻学联工作要求,对本校各级学生组织,坚持将改革往纵深处推进,组织改革重心主要从优化组织架构、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改进运行机制、坚持从严治会等四个方面开展,不断完善各项考核机制,提升学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是改革组织架构,实施“主席团+工作部门”模式,实行轮值制度,减少层级,提升效能,推动学生会组织内部分工科学化、合理化。二是强化组织建设,推动改革创新,多次组织召开学生会改革交流会,集思广益持续推进学生会改革。三是修订完善学生会成员考核试行方案,从先锋模范、工作反馈、组织纪律、工作成果、部门活动等方面设置评价考核指标,健全优化各级学生组织的考核机制。四是优化学生会骨干培养机制,健全学生干部培训体系,积极筹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如:公文写作培训、电子办公培训、公关礼仪培训等。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是高校软实力和学生整体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广西民族大学学生干部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依章程开展工作的基本原则,秉承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成功举办“花好月圆颂华诞”中秋游园音乐会、“青春民大,寻宝有我”校园寻宝活动、“博学杯”大学生辩论赛、“感党恩、跟党走”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文体联欢活动、“音”为有你校园十大歌手大赛以及“重温来时路,奋进新征程”毕业环校跑活动等,重点培育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校及社会贡献青春力量,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青春力量。

(四)加强宣传,建设优良学风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为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倡导科学精神,打造实事求是的学术氛围和风清正气的育才环境。广西民族大学学生干部加大了对学术道德建设的宣传力度。一是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融入学术道德教育;二是定期开展学术诚信讲座;三是针对高年级学生群体,邀请专家学者对文献检索、论文查重、SCI写作等论文写作方法进行专业指导,提升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四是利用各学院二级学术论坛和学术讲座,通过汇报大会、系列讨论会、签署诚信承诺书等等。这些措施对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氛围,促进学术诚信,塑造研究生创新品格,起到了明显作用。

四、结语

民族院校学生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提升学生思想修养、引领学生成长成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广西民族大学通过学生干部引领成功开展了多项健康有序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建了高水平的活动品牌,促进了学生德育工作和研究生创新水平的提高。广西民族大学作为民族院校之一,其发挥学生干部引领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但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其德育工作和培养质量提高是一项需要多方协调配合的综合工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如何进一步发挥学生干部应有的作用,还有待探讨研究。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干部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们的民族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