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际接触理论视角下非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探析
2021-01-02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赵资顺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赵资顺
中国民族众多,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文化历史、不同的人文情怀交织成为美丽的民族文化图谱,成为我国独特的风景。伴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国内竞争的日益激烈,民族之间的冲突和摩擦层出不穷。目前,我国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刻,资源流动迅速,人口流动频繁,非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也日渐增多,多样的民族结构给高校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但同时民族文化差异也带来了矛盾和冲突。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加强民族融合的重要方式。201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因此,探索利于民族融合的方式成为重点内容,对实现民族间稳定、团结、交流、和谐具有深远意义。[2]
一、非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工作不系统
(1)缺乏精准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非少数民族高校属于极少数,由于高校在学生培育工作方面往往只有辅导员引领和思政任课教师授课的形式,较为单一,达不到少数民族生需要。
(2)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拥有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也是我国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方向研究的专业老师较为欠缺,加上辅导员岗位有一部分为非思政专业出身,因此目前高校专业师资配备有限,同时高校也缺少有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经验的老师。
(二)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个性化对待和排斥相矛盾
国家发展过程中政策也有个性化对待,例如新疆的发展、西藏的建设等,国家对于56个民族的发展都是相对公平加个性化对待相统一的,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也应当如此。非少数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属于少数群体,些活动的通知、文件的下达并没有族群之分,这种情况下可以一同对待,也可以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个性化对待,但是有一些高校的老师为了“图方便”,在一些活动中将少数民族学生排斥在外,认为他们是“不安静因素”,这样不仅会将少数民族大学生脱离集体,产生人际交往问题,也会导致一些思想政治上的错误引领,容易激发矛盾。
(三)非民族高校教育引导力度和持续性较差
由于地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个性化强、特立独行的特点,同时部分学生也相对较懒,督促的事情可能需要持续跟进。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往往从辅导员发起,其他教师主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辅导员面对的群体较为庞大,学生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差异较大,管理起来难免会遇到困难,很难针对个人持续跟进,而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学生中个性较强的代表,需要持续关注和引导。
(四)部分高校思政宣传力度不够
在这个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代,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宣传成为思政教育必不可少的方式和重要阵地。高校思政工作宣传,一方面是对国家政策、文件精神的解读,另一方面是学校、学院层面组织学习内容,将思政教育利用微信、微博、QQ等平台进行常态化宣传的相对较少,思政学习不能仅限于课堂,也不能局限于网络,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感受不到思政教育工作的存在,因此也很难做到践行和落实。
二、群际接触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中的作用
(一)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思想引领
筑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增强高校安全稳定和团结的需要,也是促进民族大团结的重要环节,承载着国家搞好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达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目标和希望,而群际接触理论的效用与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在逻辑上具有一致性,因此群际接触理论可以为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3]
(二)为思政工作者提供育人导向
高校是思政教育的主战场,辅导员在开展思政工作时不乏有效方式,其中有很多方式都依托于群际接触理论。群际接触理论强调的平等的地位,引导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日常管理、党团、班级建设、教学活动中构建平等的地位,帮助群体融入,开展教育,同时也引导思政教育工作者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谈心谈话等心理工作,帮助解决就业、学业、工作、生活困难等。
(三)为高校不同民族大学生构建沟通桥梁
民族之前有语言差异、风俗差异、生活习惯差异等,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既有排他,又有交融,群际接触使得跨群体友谊成为可能。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实验室里的共同研究、比赛中的团队拼搏、团建中的团队展示、实践中的互相帮扶等,需要通过接触和沟通,发挥集体的最大能量。
三、群际接触理论下非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探索
群际接触理论提倡群际之间进行有效交流,减少群际焦虑,从而探索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思政教育的最优环境、怎么创造最优环境、最优环境下的有效方法,从而更好地开展思政工作。通过对理论的探索,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加以研究和讨论,寻找到少数民族“思政+”育人的最优途径。
(一)思政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加强顶层设计
(1)学校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深入贯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完善辅导员、教师、干部的培训制度,厚植爱国主义信念,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培养“民族团结、美美与共”的思想。建立教师思政理论知识学习和思政工作能力监督、反馈制度。
(2)学院层面。加强思政专业教师的培养,建立思政工作学习、监督、激励制度,鼓励辅导员、教师多参加培训。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日常管理制度,一视同仁又尊重个体差异,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受到学院的温暖。
(二)思政与科学管理相结合提升育人实效
根据群际接触理论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研究,发现要想做好非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需要全员参与。
探索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大学生“1+4”管理体系,科学施策,提升育人效能。一是运用内涵视角,形成“1”培养模式,即研究构建“教育教学+人格塑造+综合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需要,探索新的育人模式。二是运用整体视角,形成“4”导师机制。研究构建“辅导员、班导师、专业导师和职业发展导师”思政教育队伍,将教师资源与学工团队纳入德育体系,实现思政教育全员化。
(三)思政与多样教学相结合丰富育人手段
根据群际接触理论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研究,发现要想做好非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需要教育方式与时俱进、方法丰富多样、过程充满乐趣。通过校内外专家教师相结合,提升水平;通过课内外教育和活动相结合,加强实践育人;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互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通过与少数民族同学分组研讨、各自表述、主题研究、辨析反思等,鼓励思想交汇,多元共存。
(四)思政与环境育人相结合营造和谐氛围
在做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文化构建,发挥环境育人效能。少数民族学生个性强,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因此,组织体育比赛和文化活动,不仅能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能提升自信心和合作意识,加强群际接触,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以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为主题开展活动,利于营造家乡文化气氛,也利于多元化融合,加强育人效果。
(五)思政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促进民族团结
(1)加强关心关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高校可根据相关政策,结合实际,给予这部分学生一定物质帮助,也可以定期开展少数民族座谈、茶话会,了解困难,提供帮助。
(2)促进多民族交融。在日常管理中,可以采取多民族混合住宿,课堂多民族混合小组、活动和实践也采用多民族混合,以及在学生骨干选聘、比赛选拔等,也要考虑到民族特殊性,为少数民族学生搭建平台,也为群及交流、民族文化交融搭建平台,增进民族文化交流、增进了同学感情。
(3)加强心理关注。一是邀请专业老师定期关注关心,加强心理关注和辅导;二是可以以社团、班级、团支部为单位,定期开展团辅活动,增加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互动,讲解心理知识,促进身心健康。三是积极开展心理讲座,帮助认识、识别常见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正视心理问题,培养健康心态。
四、结语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部分,高校作为学生踏入社会前补给知识技能的最后一站,有责任和义务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成国家合格的接班人。群际接触理论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群体间,它作为一种“中介效应”,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积极接触,清除接触焦虑,改善师生关系,促进文化交流。群际接触理论提供了相对完备的理论依据、实践经验、方案模型,将它与思政工作相结合,可以相对准确地把握少数民族接触需求和思政教育的最优环境,从而更好地进行思政教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民族文化融汇交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格局下,高校思政教育必须以群际接触理论为依托,以“思政+”育人模式为手段,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稳定、政治坚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国家观、民族观,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培育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