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承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1-01-02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范浩阳

区域治理 2021年27期
关键词:承德战略性新兴产业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范浩阳

一、引言

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创新性活动呈现出多点突破、群体迸发的特点,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技术对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相关产业新的增长点加速涌现,发展潜力巨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引领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分析梳理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促进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欧美国家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密集出台支持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并对技术、人才进行封锁,以稳固其在全球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地位。近年来,我国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制定了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政策,明确提出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竞争将愈加激烈,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必将愈发明显。

承德市毗邻京津、背靠蒙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承德地区地理环境具有地质稳定、气候适宜、水资源和清洁能源丰富等特点,这些为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京承高速、京沈高铁的开通都为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承德提供了便利条件。当前,承德大力实施“生态+”战略,围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大力发展碳汇经济,围绕构建“3+3”现代产业新格局,持续做大做强文旅康养体育、钒钛新材料、清洁能源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壮大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大数据、特色智能制造三大优势产业,推动“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建设朝着更可持续、更有内涵、更高质量的方向阔步前进。

战略性新兴产业较传统产业而言对专业性和综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和历史条件的制约,承德相关产业面临基础薄弱、人才不足、核心技术短缺等问题,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固有优势实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一批高端科技成果进行落地转化。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完善产业发展制度保障

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促进承德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努力完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于绿色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特色智能制造等相关项目的扶持力度,鼓励科技元素介入产业发展的全流程。要强化政府引导,完善技术创新、营销推广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激励政策,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创新要素在京津冀区域内多向流动提供保障。不断加强企业引进激励机制建设,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为高技术创意园区、产业服务机构等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吸引外来优质企业和高层次人才进入,改善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建立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出台针对行业领域的金融扶持政策,着力解决相关产业中小企业投融资难问题,支持金融创新和普惠金融发展,鼓励相关机构推出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向高技术产业流动。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和法律环境,为成果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保障,激励产业自主创新。

(二)构建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具有高技术密集的显著特征,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巨大,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承德毗邻京津,一方面具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优势,另一方面也面临京津两地人才虹吸效应的挑战。承德高新技术产业高端人才数量明显落后于京津两地,高技术人才尤其是关键岗位优质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提升本土人才“造血”能力,努力构建高效科学的承德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本地科研院所优势,充分利用属地教育资源,鼓励高校设置符合承德产业发展的相关专业,培养复合型行业急需人才,建立高校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基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提升在校大学生的从业水平,肩负起推进地方产业发展的重任。要积极搭建人才引进培养平台,发挥京津地区优秀院校众多的优势,对愿意到承德干事创业的优秀人才,要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优惠,坚持唯才是举原则,完善人才成长档案建设,对核心岗位上的关键技术人才给予优厚待遇,并在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等方面适当倾斜,努力解决其后顾之忧,使之能够集中精力提升业务能力,真正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断充实承德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队伍,积极打造以优秀产业人才为核心的智库团队,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三)积极融入京津冀产业格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并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已成中国发展的又一有力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德作为环京津城市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优势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各个产业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积极参与京津冀三方合作,不断提高产业资源整合水平,是承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充分发挥承德区位优势,积极与京津相关单位搭建平台,形成定期互动交流机制,学习产业领域好的经验做法,借助京津技术优势,积极参与京津冀三地技术交易,提升产业领域产品的科技含量。其次,依托京津高校和研究机构联合培养产业人才,努力打造高端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工程,引进京津优势专业领域人才,弥补人才队伍建设短板,助力产业发展。再次,利用互联网技术为跨区域交流合作提供便利,吸引战略投资,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因资金缺乏所导致的留不住人才、创意产品无法转化等问题,增强承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与一流企业合作

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属地行业一流企业的作用,要不断强化政企交流,完善沟通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努力打造高水平政企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承德区位优势,努力引进和打造一批优质企业,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已经成熟的企业落户承德,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在承德设立分支机构,并实现成果转化,促进河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引入企业化运营模式,完成对清洁能源、钒钛新材料、绿色生物医药等标志性产业名片的开发,打造产业领域优质品牌,形成带动效应。依托高新技术企业,运用物联网、区块链等高科技手段,加强对已有产业资源的应用和管理,运用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技术,丰富产品表现形式,提升产品用户体验,借助移动互联网、数字出版、自媒体等现代传媒手段,进一步增强产品推介能力,提高行业影响力。要在政府主导下努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产业科技深度融合,利用平台优势协调全市范围内多信息、多行业、多资源的交流,积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便利,解决其后顾之忧,使其能够集中力量发展核心业务,大力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科技创新相关理论体系的研究,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等方式,拓展相关产业信息传播途径。要积极与行业一流企业合作,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其落户承德,或在承德设立研发、设计中心分支机构,鼓励属地龙头企业打造面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的孵化器,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实现产业环境的快速改善,提升承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质量。

(五)提升投融资体系建设水平

针对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投资机构多、中介渠道少等问题,政府可以探索以项目为牵引的金融服务综合平台,成为项目承接方和金融机构间的可靠纽带,努力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机制,积极为风险投资机构进驻承德创造条件,提升产业发展潜力,探索建立适合承德地区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拓宽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提升产业创新创业活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以承德钒钛新材料、清洁能源、文旅康养体育、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大数据、特色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为重要抓手,努力完善项目协同平台建设,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拓宽引资渠道,积极引进有意投身承德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中介机构,探索构建与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公司等产业服务机构的合作机制,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创新平台,努力将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潜在优势转化为承接优势,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配套服务。

猜你喜欢

承德战略性新兴产业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首次春节诗词晚会由承德电视台播出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认识和思考
论学分银行在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的适用性
首届汽车诊断师大赛承德站比赛顺利举行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