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对绢花产业链升级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21-01-02天津商业大学郭珂张雲琪李申奥张琛张新远
天津商业大学 郭珂,张雲琪,李申奥,张琛,张新远
随着我国花卉行业的迅速发展,绢花产业逐渐凸显其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在社交电商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农村电商模式逐渐跟不上互联网转型升级的新态势,并且由于绢花形式单一,缺少创新性,且没有代表性的品牌,绢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仍存在巨大的挑战。
本文以“中国绢花之乡——曹子里镇”志愿服务为例,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开办公益讲座、拜访非遗传承人等,宣扬绢花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了建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振兴模式,基于社交电商模式进行产业模式创新,并初步搭建电商平台,打造有灵魂、有艺术价值的绢花产品,基于新媒体+电商,形成一套完整的新媒体运营方式,助力打造绢花产业链升级新模式。
一、互联网时代绢花产业发展现状
绢花是用绢纺织而成的花卉,以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无论是采购商批量购入绢花用来进行工程项目,还是零售用以个性化装饰,绢花都以其本身的观赏性和商业价值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武清区曹子里镇的绢花畅销全国,受到国内外客户的赞美,并出口到亚、欧、美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由此可见,国际高端产品也成为绢花拓展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社交电商兴起的时代背景下,绢花的销售端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线上电商平台有B2B(淘宝、拼多多)和C2B(阿里巴巴);线下购买方式有O2O(线上购买,线下服务)以及线下零售。在本地销售中,O2O占38.4%,网络购物以37.2%的强劲增长带动了电子商务整体的快速发展。在产业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应该配合乡村振兴服务特色,挖掘乡镇特色优势资源,打造绢花全产业链,通过资源整合和行业规范化,深入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发展。
同时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相关的一系列政策作为产业背景,衍生出“乡村振兴+绢花全产业链升级”新模式,为产业化发展的乡村振兴电商实践搭建起了优秀的平台。
绢花产业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相对鲜花而言,绢花受限于没有明显的品牌特征,鲜有人了解其背后的发展历史和匠人精神。除此之外,绢花产品的创新性不容乐观,同类竞争者可以轻易模仿,竞争愈演愈烈,脱颖而出存在重重阻碍。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农村电商模式逐渐落后于互联网转型升级的新态势,绢花的进一步发展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绢花产业面临的痛点问题
(一)产品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我国8亿农民中有高达2亿人进城务工,目前农村在人才问题上出现了“空心化”现象。现阶段,曹子里镇产业带的绢花产品大多沿用老旧款式,并且未进行深加工,仍以批发销售绢花单品(即单株绢花)为主。此外,大多数从事绢花生产的员工都是老手艺人,缺少新型人才的加入,导致绢花行业陷入技工人才“入不敷出”的困局。
(二)传统农村电商模式跟不上互联网转型升级的新态势
由于传统电商模式的局限性,绢花产业的许多商业价值挖掘得不够充分,导致行业规模小、产品升级停滞等。此外,农村地区电商基础薄弱,未建成稳定的生态圈。电子商务除了生产、制造等前端产业产品外,核心是运转流畅的交易、流通平台,其次还有提供各种服务的中间商。如从网络金融类应用的使用率来看,截至2015年年底,农村网民网上银行类用户规模达7161万,使用率仅为36.6%。在互联网转型升级的新态势下,传统农村电商模式的发展转变是互联网进入到存量时代的一个必然。
(三)绢花生产各工序之间紧密衔接,无法大规模生产
绢花生产过程的各个工序需要紧密衔接。在生产过程中,缺少合理的计划安排,会致使在产量增大时,出现生产环节协调能力和生产过程控制较差等问题,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四)绢花新产品开发模式难以突破
现阶段,我国的绢花加工生产企业对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有限。据调查,绝大部分企业都只是通过不断创新绢花的外观来丰富产品组合,以迎合市场需求。这种仅限于表面改造、低层次开发的新产品难以支撑企业的长久发展,不足以使企业在同行之间脱颖而出。
(五)绢花市场竞争较大,难以保证质量
由于绢花产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对带动村民致富、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所以部分人紧跟风头、抓住机会,使得市场上竞争加剧。部分商家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在各个企业间形成恶性竞争,在绢花生产上偷工减料,导致绢花行业在中低端市场的仿冒品层出不穷。
三、基于社交电商实践的创新创业
(一)通过线上运营店铺,进行初步电商实践
基于社交电商模式,初步搭建了电商平台,并将产品投入阿里巴巴等线上店铺进行试运营。着力于线上宣传的方式给顾客提供全方位的购物便利和商家咨询,并且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前期各项服务规划完善,为店铺吸引客户群体,增加店铺知名度和更多流量,让更多的人关注到绢花线上销售,并重视对“绢花之乡”文化内涵的推广,传播绢花文化。
(二)进行绢花产品创新实践,让绢花“会说话”
绢花大多以鲜花为模型制作,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依托于人才培养战略,致力于打造新型绢花产品,脱离如今绢花产品的商业气息,融入每种花的花语,挖掘绢花的艺术价值,研发有灵魂的绢花产品,让绢花“会说话”。
(三)打造创意主题绢花,助力产品升级
绢花涉及上百个系列、上千种产品,花样、做工、质地讲究颇多。为缓解产品销售模式单一和市场定位低端的问题,在产品开发方面将进行绢花单花元素的再组装,创作适用于不同主题的花排、花束,提升品质、价格,改变原本初级加工产品零售和批发的模式,做精细化的组合销售,以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益。
(四)打造“花样”DIY手工花盒品牌
从产品创新入手,突破单一的销售渠道、销售形势,采用新媒体+电商的模式,短视频花艺教学+线上花艺材料、花盒成品的销售,形成一套完整的新媒体营销模式,打造“花样”DIY手工花盒的现代新花艺+绢花新品牌。
(五)社交电商模式下的一体化产业新升级
通过“城乡信息化共享社”,即为社交电商提供一个信息共享平台,意在帮厂家实现社交电商转型时最核心的“社交”转型。平台通过整合生产数据、销售数据、物流数据以及客户的使用情况数据,更高效地实现信息对接和电商转型。
为了建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振兴模式,进行了产业模式创新:在国家战略要求的指导和监督下,企业与曹子里镇政府达成合作帮扶。一方面从校内选拔人才,为其提供设计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与零散绢花厂家合作,通过带动村中富余劳动力就业,形成绢花全产业链。同时,厂家将企业反哺的年盈利30%用于技术研发,通过社交电商实践平台进行销售,积极进行电商化转型,在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带来销售的巨大增幅,助力推动绢花产业链升级。
四、宣扬绢花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一)联系花厂,签约农户
团队成员多次深入曹子里镇走访了绢花印染环保园、郝学林、希望工艺等花厂,了解到绢花生产的手工部分操作简单、人员需求量大,对于下岗工人和有劳动能力的中老年人来说这将是再就业的绝佳机会。于是团队成员来到农户家中,宣讲团队发展构想,并与上述花厂达成合作,同时与众多下岗工人和留守老人签约,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帮助解决下岗工人经济上的燃眉之急。
(二)开展社区公益讲座
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助力乡村振兴,团队来到了曹子里镇拾棉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村,与当地村委会合作,结合队员的专业知识与学科优势,为当地村民开办公益讲座,讲述网店运营技巧、电信诈骗常见套路、绢花搭配技巧及场景应用。从“被动扶”走向“主动兴”,从底层弥补村民网上销售知识的短板和产品创新的缺失,使村民们收获颇丰,并得到了村委会的大力赞赏和村民的热烈欢迎。
(三)造访非遗传承人,传承绢花非遗文化
团队拜访了绢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苑泽春、李秀亭两位老师,听他们讲述绢花的历史和手工制作流程。为了推进绢花文化的发扬与传承,团队邀请两位老师来到花厂指导生产,并为福利院儿童、社区开展线下的公益绢花教学,让人们亲身体验绢花文化,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绢花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绵薄之力。
五、总结
为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解决传统绢花工艺一直以来通过零散户加工、集市销售为主的产业模式的肯綮。仅以电商销售平台为媒介,采用“互联网+”的新零售模式,已无法为绢花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已经进入全面衔接、深层推进阶段,绢花产业也有了新的生机。在整个模式的运营中,衍生出的“乡村振兴+绢花全产业链升级”模式,不仅为绢花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缘,更是将助力推动乡村振兴长效发展向前迈出一大步,充分发挥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
与此同时,“乡村振兴+绢花全产业链升级”模式,从浇筑电商实践的坚实基础,到写下志愿服务的生动注脚,再到拓展和巩固乡村振兴发展成效,从始至终都依托着社交电商的时代背景,激活创新创业的时代伟力,旨在打造绢花产业链升级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