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域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思考
2021-01-02张永刚宁德松
张永刚,宁德松
(1.曲靖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2.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二中学,云南 景洪 666100)
在新文科视域下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以汉语言和中国文学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为主要内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大学的文科学科结构中历来占据重要而特殊的位置,一般略具综合性的大学都会开设这个专业,可以说,这是一个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专业。时代的新变化新要求深刻影响着中国大学教育变革,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也必须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只有用新的理念、方式、手段,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合乎时代要求、具有社会适应性的汉语言文学高素质专门人才。目前国家要求以“新”思维开展“新学科”建设,要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所谓“新文科”主要就是要通过加强文科教学和科研创新来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和促进社会变革,一方面培养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一方面为科技、产业、市场的变化和整个社会文化发展提供理论话语支撑。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中,中国语言文学位列其中,得到高度重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成果必将惠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使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人才培养的新方向、新动力和新内涵。
一、新文科建设对传统文科专业的影响
中国新文科观念的提出缘起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和国家需求之上,新文科对文科相关学科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新文科视域下,传统文科的不同学科、专业的建设理路、方法等方面都要相应变化,形成新的内涵。相对于传统文科,“新文科”应既有承继又有创新,既讲求传统学科内涵的明晰性又更重视学科交叉和学科综合融会的丰富性,其最终目标,就是要更有力地促进新的时代环境中人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综合提升。从人才培养角度看,新文科相关专业所培养的人应具有突出的思想能力和实践行动能力,大幅度增强社会适应性。
2017 年,被誉为“美国一流人文院校”和“全美44 所改变人生的大学院校”之一的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了“新文科”教育理念。该校按照“新文科”理念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通过重组学校29 个专业,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学等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学习平台和课程,旨在加强培养学生的沟通技能、批判性思维、系统性设计性思维、团队合作和计算能力等。[1]这种做法虽然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毕竟开启了一种新的教育思路。2018 年,中国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为2035 年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概要言之,倡导“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目的就是增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交叉融合,激发出创新活力,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根据上述新文科学科建设预期和基本要求进行理解,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内的新文科专业建设,一个显在的标志就是要将新技术融入传统课程体系构建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平台和方式。这样的文科专业当然与传统的文科专业不同,“所谓传统文科,是种相对性说法,主要指文史哲等历史较久的基础理论性文科。”[2]从专业角度看,它包括“哲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中的普通高校设置的本、专科专业。”[3]过去,“这些基础理论性文科”几乎都与新技术变革有不同程度隔膜或者保持着一定距离,它们重本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构建,把理解、阐释放在首位,因此看重教师的专业学养和知识传授能力,并要求学生与之相适应,在既有的知识体系中形成厚实的专业学识和理解能力。过去,这种做法在文科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今天则在总体上被认为轻视了实践和应用(因为实践和应用被作了新定义,包含了更宽泛的社会参与和实用要求),延及教学过程,重视理论性和理解性的以思考为主的教学方法被视为以教为本位,重教轻学,在实践教学方面缺少更多更有效的措施,难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更不符合新的以学生为本、以产出为导向的培养要求。一句话,在科技迅猛发展,注重实践、实作的时代环境中,传统文科人才培养的优势似乎正在消失,有的甚至转化为劣势,文科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性也看似越来越弱,就业难、发挥作用难成为普遍现象。文科的变革已经成为当下高等教育改革中一个值得深入思考探索的重要议题。
新文科建设的最大预期目标是改变传统文科的局限,其直接手段就是融会新的信息、技术等因素于教学之中,改善方法,拓展思维。这是一个发展要求也是一个巨大挑战。资本运作、商品意识、市场倾向等历来被许多人视为与人文精神相抵触的东西,甚至是人文立场的批判对象,今天,时代的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些东西,吸纳它们的积极成分到文科之中,对传统文科观念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人类的文明构建在科技推动下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固守原有的观念和认知已不能解决许多新的问题,更难以促进新的发展。当然,相对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来说,“新文科”与科技、资本、商品、市场等的交融难度更大,无论在观念还是方法上都有待进一步探讨,特别是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更需要观念构建和方法探索,如何把新文科的积极成分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避免简单化带来新的弊端,需要大胆创新,审慎为之。教育改革成果的价值要在较长时间才会得到验证,教育改革探索具有冒险性,但如果故步自封,不主动而为,追求创新,那么教育的变革又是绝无成功希望的。如果说中国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出满足国家快速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那么文科教育也责无旁贷,必须锐意改革,创新发展,在探索中取得人才培养新成效。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传统特点
作为重要的文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在中国大学教育中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主要体现在它的中国文化内涵之上,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说是最“中国化”的专业,换句话说,正是中国这个国家的重要文化决定了这个专业存在的现实基础和基本价值。学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离不开汉语言文学专业持续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同时,形成文化变革的思想,发展、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民族精神内涵,更离不开汉语言文学人才的积极追求。在北京大学开创之初,“文科因其思想性强,对时代思潮及社会风尚的影响更直接、更有效,成了蔡元培首选的重点学科。”[4]在蔡元培首选的这个文科重点学科群中,当然包含了中国语言文学,它的建设成就,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建国之后,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培养了大批人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速度很快,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都设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庞大的专业体量和人才队伍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般以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汉语言、中国文学知识和相应的语言理论、文学理论观念方法为目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在高校、科研机构、基础教育以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汉语言文学的研究与教育工作,其需求大,就业面很广。它开设文学和语言两大类专业主干课程,文学类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等;语言类课程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基本的语言技能课;为打牢专业基础,同时必须开设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马列文论、美学等理论性课程。从专业人才培养类型上看,汉语言文学专业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大类。无论哪种类型,专业主干课程都没有太大变化。从课程结构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理论性色彩十分突出,以此为中心形成了稳定的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强大的专业定势。一般来说,时代变化带来的文化、科技、商业因素很难融会其中,或者成为它的组成部分。
历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自己的建设方式,与理工科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1)课程体系重知识规约与人文追求。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它的课程体系内涵明确、外延清晰,汉语与中国文学两大内容及其相互关联的逻辑性促成其稳定结构,内在的人文性质决定着它对观念、思想的依赖,思想能力、思维养成是专业基本要求,因此相关语言理论、文学理论成为必须注重的因素。或者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其实是一个在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的追寻中切入心灵和精神空间的专业,它既与历史、现实保持着联系又要与之拉开距离,很难纯技能化地成为一个应用型专业。(2)教学方式重讲授引导和心灵感悟。以文艺为主的中国文化的传统传承方式是耳提面命、心领神会,感悟起着重要作用。实验和试验在这里似乎没有特别的必要。这种习惯在当代汉语言文学专业构建中保持下来,形成了教学重讲授引导和心灵感悟的主要方式。教师对学生的启悟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学养和理论水平,学生的收获取决于领悟能力基础上的自我操练,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语言和文学的基本知识,但很难教出优秀作家。在引导和感悟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总是保持着一种难以把握的微妙的关系。(3)能力养成重书本化知识传承。一个优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能力标志是什么?在人们的印象中,这往往既具体又空泛,既明确又模糊——著述,创作,书面和口头的表达能力,教学中的理解与讲授,应酬中的智商与情商,等等,皆可以用之作为衡量标准又都不是必然的标准。当学生在校学习的时候,考量其学习成效便逐渐形成重书本化知识掌握的习惯。教师的教材建设和研究成果在这里变得十分重要,因为这是教师学养的集中体现,没有这方面的优势,教师传承知识无法实现,启迪思想也成空谈。
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在这样的建设方式中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在新的时代环境中保持这种优势和特色十分必要,但同时必须融入新的成分。这首先是由人才观念变化、更新决定的,在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下,科技、商业、市场将人才标准实用化,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内的文科的精神内涵被视为空泛的因素,失去了应用场所,结果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方面发生了矛盾。这个矛盾实际上主要体现为知识失业,所谓“知识失业”是指“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是知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与合理配置的具体表现。”[5]这种不合理状态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常见现象,在文科毕业生群体中尤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与时俱进,重塑人才观念,思考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在知识、理论、思想能力培养中重视应用技能培养。其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新因素,应该及时吸纳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提升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也就是要使传统专业不游离时代,避免简单固守传统,闭门造车。也就是说,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今天,文科建设不仅要注重强化外延拓展,更应该结合信息时代产业、技术、市场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最新变革趋势,创新丰富文科发展的形态和内涵。”[6]从这个大背景下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改变课程体系的封闭性、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评价的单一性、实践实训的薄弱化等不足之处是十分必要的。从某种角度说,作为文科群体中最重要的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其实有着时代发展提供的广阔空间和用武之地,如果我们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专业理念、变革教学方法,主动呼应时代趋势与时代要求,探索改革发展之路,必能激发出专业办学新活力,收获人才培养新成果。
三、新文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促进
什么是“新文科”?如何建设“新文科”?目前,“新”意识虽然已经为文科专业建设开启了一种新可能。但在新观念构建和新方法运用上还有许多东西需要深入探讨。在这里我们从汉语言文学专业角度,择其主要,谈谈三个方面的理解。
(一)用新的时代因素丰富专业内涵
新文科新就新在时代性上,因此汲取新的时代因素,丰富文科专业内涵,这是新文科建设的基本点。什么是新的时代因素?首先是党和国家的基本要求。今天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时代要求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具体层面就是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提出的“新时代高教40 条”,以及“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等文件要求,设计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施工图”,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点,引领带动高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明确了这一点,专业建设就有了方向、目标和路径,专业改革也才会成为一种使命和一种责任。在这个潮流中,汉语言文学作为重要的文科专业首当其冲,必须主动顺应并体现这一时代要求,从时代大背景中汲取改革发展活力,把“四个回归”落到实处,培养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其次,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要充分认识到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在内的文科在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科学技术支撑”,还“需要培养一批了解新科技发展并能积极作出回应的新型哲学社会科学人才。”[7]从历史角度看,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对人文学科的重视是分不开的。“目前,中国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当然离不开科学研究的支撑,但更离不开人文情怀的滋养。人文教育不仅决定了学生为人的方向,还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8]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的话说,就是“我们不仅要培养科学家,还要培养思想家,要通过‘拔尖计划’培养中国的大师。”(在2018 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工作研讨会上讲)[9]的确,社会的发展进步要由人的发展进步来促进,最终也必然体现为人的发展进步,忽视了人的问题,任何发展都没有意义。第三,是社会实践带来的新因素。这是一个广阔的领域,科学、技术、商业、市场等的迅速发展导致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实践的丰富性,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创新成为人才最重要的能力体现。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文理渗透、学科交融。科技人才应该具有人文素养,文科人才也应该获得科技潜质。在这种综合素质、技能的提升中,人的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才会最大限度激发出来。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能固守传统教育教学方式,而必须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及时将科学技术以及众多新的社会文化因素吸纳到课程体系之中,构建好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及协同育人体系,通过丰富专业内涵,培养出专业基础厚、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新文科人才。
(二)用新的建设方法增强专业活力
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提升综合素养、促进学科交叉与科教融合、深化国际合作等是教育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在观念和方法层面上提出的要求。教育部高教司负责人强调,落实“新时代高教40 条”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应按照服务需求、问题导向、示范引领、传承创新等原则进行安排。这些新的学科建设总体思路,对建设新文科视野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增强其专业办学活力提供了引领与规范。作为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要在这些方面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法措施,更新教学大纲,构建符合专业发展规律、体现学科交叉交融的课程体系,修订、充实教材,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丰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内涵和提高建设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落实以学生为本。不是说以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完全忽视了学生,而是因为现在以学生为本具有了新的含义,要求提高了,用教育部的要求来说就是要“给天才留空间,营造创新环境,厚植成长沃土。”因此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要培养学生从经典著作和社会实践中汲取思想养分,获取精神力量……这就意味着要一定程度改变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多渠道培养,多样化成才。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改变仅仅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沉默的课堂”状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积极性,形成研讨式课堂氛围。要按课程内容、教学对象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建构课程(而不仅仅只是实施课程),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次,要“以产出为导向”,按社会需求定位学生的核心能力素质,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要求。把学习效果检验放在首位,形成质量评价体系和质量文化构建。第三,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可以着眼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实施新技术条件下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教育,积极推广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形成“互联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新形态。同时,还应加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验室建设,建立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学习平台和机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成效。为此,必须改善汉语言文学教师队伍的结构,在注重学术型、理论型教师培育的基础上,增加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比例,以满足实践实训教学需要。
(三)用新的培养成效验证专业价值
专业建设是否成功,是否有价值,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人才培养成效。由于语言和文学教育带着天然的情感、心灵和精神色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效难以量化,形成一种固定模式,这就需要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总体上应把握好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把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要求放在首位。新文科建设的价值正在于要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话语,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提供价值伦理规范,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文化支撑力量和人才资源。一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以此作为最高质量要求,以此作为推进专业建设的目标、动力和人才质量评价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要结合课程体系、特点设计好质量保障新思路,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立德树人思想教育方面的优势,建立起全过程评价和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即要重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三个层次三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通过形成可以具体考量的科学的评价指标,让文科的“虚”通过评价变“实”,使学生的能力切切实实提升。学生毕业离校之后,要完善社会评价反馈渠道,将毕业生的发展状态作为持续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
新时代对文科建设发展形成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作为最具中国文化优势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必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宏伟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肯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事关重大,前景广阔,值得我们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