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单元主题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1-01-02

科学咨询 2021年46期
关键词:思想素质德育初中语文

妥 静

(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 陕西平凉 744000)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会受到所学内容和外界环境的影响,逐渐树立成熟的道德观念。《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宽广的。另外,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也强调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注意德育精神的渗透。因此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单元主题教学是指以一个单元为基本单位,将阅读、练习、写作等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德育思想的渗透。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单元主题教学下的德育渗透策略进行了探究。

一、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方向

在初中语文单元主题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仅是指教师要将语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在语文材料的熏陶下加强思想建设,还是指教师要合理地把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等,在实践中也加强思想建设,进而提升思想素质。因此,本文就从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两个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的方向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一)教学内容中渗透

所谓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指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引导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像在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作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旷达胸怀,也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父子、母子、师生之间浓厚的情感;在写作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也可以使学生在赏析人文之美、风景之美的过程中提升审美情趣;等等。这些都是渗透德育思想的基本素材,也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1]

(二)学习过程中渗透

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难免会设计小组合作、竞争比赛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需要体会合作的默契,需要掌握交际技巧,需要敢于承担责任,需要学会自省。这些也都是一些优良品质,对促进学生加强思想建设有着积极意义。[2]

二、初中语文单元主题教学下的德育渗透策略

那么从这两个方向出发,教师应该如何在初中语文单元主题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呢?本文就以下六点具体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挖掘教材资源,提炼优秀思想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在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德育资源。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可以尝试挖掘教材中的资源,提炼优秀的德育思想。而在采取主题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教师可以尝试将教材中的资源联结在一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德育渗透,加强思想建设。

以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都是有关景色的描写。教师在开展本单元的教学时,就设计了这样的主题“感受景色之美——体会生活之妙——予情怀于天地”。也就是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寻找、赏析文章中描述的美丽景色,像“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等;使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然后教师尝试引导学生从欣赏自然之美,转变为观察生活细节,赏析生活之美;进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促进学生乐观地对待生活;最后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将情感、志向融于自然万物的描写手法,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以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学生逐渐领悟了教材资源中的思想境界,同时也加强了自我修养,最终有效提升了思想素质。[3]

(二)联系实际生活,增强思想建设

所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语文中许多知识都是对生活的加工,旨在通过夸张等手法放大现象,阐述道理。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教师在应用主题教学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时,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和反思。

以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以人物的描写为主,但是记录的都是一些小人物,这些小人物的身上也有一些闪光点,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虽然很粗糙,但是善良、关心孩子;《老王》中的老王虽然身有残缺,但依然保持了感恩之心;等等。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以“生活中的小人物”为主题,组织了一场讨论活动。在这一场讨论活动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分析了这些角色中的闪光点,也鼓励学生分享了自己生活中一些平凡人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台阶》中的父亲像一个踏实肯干的老黄牛,质朴而坚韧;有的学生举例自己小时候在公园迷路时,被一位捡垃圾的老奶奶带到了门口,一直等到自己找到父母才离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看到的不再是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实际中人性的美好,这对促进学生塑造善良、乐观、乐于助人的性格产生了积极意义。教师以生活为延伸,促进学生将生活中不起眼的细节转化为美好的记忆,激发了学生优秀思想素质的萌芽。

(三)通过读写结合,深化情感感知

写作是一种将思绪整理、将情感深化与输出的过程。为了促进学生增强情感感知,加强思想建设,教师在开展单元主题式语文教学时,还可以将写作与其他模块融合在一起。以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介绍了一些优秀人物以及他们身上展现的优秀精神品质,而在写作板块则是要求学生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师在开展本单元教学时,并没有先要求学生阅读文章,而是引导学生阅读了应该如何“写出人物的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了解了可以从细节中突出人物精神,可以采用修辞手法突出人物精神。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四篇文章中主人公的人物精神。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精神,也有利于学生明确和吸收这些人物精神。而在分析完文章中的人物精神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回到了写作层面,要求学生搜集某位人物的生平,以写作的形式凸显该人物的精神;当然,生活中平凡的人物也可以。在作业的引领下,在阅读的示范下,学生在写作时倾注的情感会更加深入,也更容易感动于笔下的人物精神。这对促进学生加强思想建设产生了积极意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深化情感,增强对优秀思想素质的理解,最终促进了学生思想素质的深化与升华。[4]

(四)通过拓展延伸,促进深入理解

教师在以单元主题式开展语文教学时,还可以进行拓展延伸,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进而加强思想建设。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中展示了许多中华美德,像叶圣陶先生待人的宽厚,《驿路梨花》中助人为乐精神的传承等。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以此为基础组织了拓展延伸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围绕几篇文章设计精彩的阅读卡片,可以是人物精神卡片,还可以是故事改编的漫画卡片;而在这些卡片中,学生需要凸显传统美德。另外,在总结了文章中所展现的几种美德以外,学生还要以阅读卡片的形式添补一种自己所知道的传统美德。在这一拓展延伸下,学生对中国的传统美德有了更广泛的了解,并且继承了许多传统美德,用以加强自身建设。教师通过拓展延伸,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传统美德,最终使得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5]

(五)建立反转课堂,培养合作精神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除了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引导学生加强思想建设之外;教师也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那么应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渗透呢?教师可以建立反转课堂,也就是小教师课堂,给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促进学生在合作与磨合中理解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加强思想建设。

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在开展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就将班级学生分为了八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负责一篇文章,围绕“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这一主题,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当然,虽然是每两个小组负责一篇文章,但两个小组互相独立,互不沟通。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就得到了锻炼。比如在探究《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时,第一小组的学生为了提高效率,又根据文章的段落,给每个小组同学划分了探究内容;在探究白求恩身上的共产主义精神时,有的学生还进行了总结,认为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实际上就是国际共产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职业精神等的融合;也有其他同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或者提出创新性问题,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与奉献精神有区别吗”“极端的热忱,极端的负责,‘极端’一词并不算褒义词,用在这里合适吗”;等等。在这种合作下,学生在课堂讲解时也更能够呈现出优秀的作品,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建立反转课堂,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合作精神,提升合作能力,最终促进了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6]

(六)引导总结反思,激发责任意识

教师在开展单元主题式语文教学时,还要重视总结反思活动,以通过总结反思,引导学生自省,进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例如在前文中我们提到,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建立了反转课堂,要求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而有的小组在展示成果时不甚理想,比如没有总结出文章中所展示的人物精神;或者在分析文章时,遗漏了重点知识;探究的效率比较低;等等。教师就要求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在这一环节中,有的组长会将责任归咎于自己,会认为是自己没有分配好任务;有的学生会将责任归咎于他人,认为其他同学拖后腿了。教师就可以点出每个小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的不足之处,再次引导学生自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逐渐学会了承担责任,理解他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反思,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加强思想建设,最终使得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了提升。

(七)组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体验

所谓“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加强思想建设。而实践活动则可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加强思想建设的意义,这对达成在培养优秀思想素质人才的目标有着积极意义。因此教师在单元主题式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时,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

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爱国”。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些作者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展现了爱国行为;比如《最后一课》中展现了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土地的誓言》中展现了作者对祖国统一和独立的渴望;但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这些青年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并将其践行到实践中。学生表达了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保护环境就是爱国的具体体现,有的认为要努力学习,还有的认为要参与公益活动。在学生列举出这些行为之后,教师从中选择了一项——开展公益活动,帮助残疾人,引导学生参与。为了举办好这一场公益活动,学生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了解,知道了一些残疾人的辛苦以及在社会上的处境——在求职时会遭遇不公平待遇,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无法自理。此时,学生的心弦被触动。而在一次次的宣传公益活动时,学生的内心逐渐被责任充斥,努力想要帮助一些残疾人。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就得到了提高。教师组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真正体验生活,从生活中获得感悟,最终有效促进了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

三、结束语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如何在初中语文单元主题教学下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单元主题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在学习中对德育精神的深入感知和自我领悟,在德育渗透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德育渗透并不是一日之功,因此希望本文从提炼优秀思想、增强思想建设、深化情感感知、促进深入理解、培养合作精神和激发责任意识六个角度,就初中语文单元主题教学下的德育渗透策略进行的探究,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促进德育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扎根,最终使学生在德育熏陶下加强思想建设,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思想素质德育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论企业青年员工思想素质的培养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