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按顺序写作”有妙招

2021-01-02马红艳

科学咨询 2021年46期
关键词:示意图游玩文章

马红艳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苏州湾实验小学 江苏吴江 215200)

【现象描述】

学校鼓励孩子们出去玩,开阔视野,开阔眼界,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与她来个亲密接触,觉得他们回来后就有东西可写,而且还可能洋洋洒洒,写出好多的见闻和感受来。于是,老师对他们进行写作方法方面的指导,希望让他们的文章更条理清晰一点。

无论是写景物还是写游记,都离不开“按顺序”:按照顺序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呢?有老师罗列,最常见的就是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观察的先后顺序(定点观察、移动观察)。

如果只是这样泛泛地指导,或许对原本已经胸有成竹的孩子来讲,能让他们条理清晰一点,能让他们的文章读起来有条理、不凌乱。但是,对另外一些孩子来讲问题就多了:按这些顺序写,是不是要把所有的景物都写进去呢?有些景物当时自己并没有观察清楚,或者说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那还要不要写呢?或者说,除了以上的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还有没有其他的顺序呢?以往的作文课,表面上看,我们是给孩子一些指导了,实际上,我们却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甚至还限制了他们更好的选择权。

【问题诊断】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一是我们的老师受自我思维的局限,没有充分认识到除了这几种提到的顺序,“按顺序”还有更多的内涵,需要我们老师打破思维定势,还给孩子自主选择、自主创新的权利。二是没有切实地站在学生的立场看问题,学生在实际构思和写作过程中产生的困惑,我们老师没有真切地感受到,因而也不能够发现问题,从而给予切实的写作指导。三是我们老师对作文指导课没有深入地进行研究,缺乏钻研精神,因而在对学生指导的过程中,很容易沿袭前人的方法与成果,没有自己的新发现。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也存在个体差异,我们要承认这种差异,要关注这种差异,还要学会利用这种差异引领他们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写作指导课就是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引领学生写出真正能体现个性的文章来。因而,“按顺序写作”的指导也一定要能够引导孩子发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写作顺序”。

【教学对策】

这个寒假疫情期间,我有幸跟着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团队做“习课堂”设计,在设计部编版四下第五单元写景课文的自习单后,我才深刻体会到,我们平常教给孩子的“按顺序”其实还有很多内涵,“按顺序写作”还有妙招,彻底颠覆了我以前的观点。

一、有序写作初体验

部编版语文课本四下第五单元习作给学生出示的是一幅有关植物园的示意图,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画出参观路线,再按顺序说一说。

题目的要求可以解读为两个步骤,一是要在示意图上画出游览时的参观线路;二是画出的参观路线按照顺序说一说参观了哪些地方。题目还另外备注,可以只写参观了哪些地方,只写过渡句,比如:过了小桥往西,就来到了芍药园;与芍药园东西相对的是竹林;从竹林出来向东,你即将看到一大片的湖水,这就是有名的天鹅湖……

很明显,引导学生学会按顺序写作是这个单元最重要的教学主题,本单元的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进行。那么,怎样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写作呢?

管建刚团队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海上日出》自习单的设计中,就本着引导学生明确写景是有顺序的,按顺序写才能让文章条理清晰这个目的。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学生明确作者在介绍天气晴朗时候的日出景色时,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详细地写出了太阳的变化,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第二课时的自习单中,又引导学生仿照课文2、3自然段,写一写下雨时候的片段,并且要注意写出雨前、雨中、雨后的“变化”,同样是意在引导学生明确写作要“按顺序”。

接下来,在第二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自习单中,管老师团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理清了游览双龙洞的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在引导孩子们发现这一课的写作顺序——按照游览顺序后,又出示了习作五中有关植物园的这张示意图,要求孩子们按照游览顺序来介绍植物园,可以只写过渡句。目的很明显,再一次引导孩子探索什么叫作“游览顺序”。

有了这些铺垫,我想孩子们课堂上的最大收获,估计就是这写作的顺序了。如果下次再遇到写景、写游记,他们第一反应估计就是先找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历历在目,胸有成竹。

二、寻常中的不寻常

如果说以上的练习只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什么叫“按游览顺序”,那么,管建刚团队接下来《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的自习单的设计,则是彻底颠覆以前我所认知的按顺序,同时也是把自由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孩子。第二课时自习单的设计,注重引领孩子发挥自己的独创性,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写作的顺序。视角独特,别开生面,可谓是给孩子很好的引导。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的自习单首先出示了“美丽的校园一角”示意图,沿着示意图的外围一圈分布着:小广场→小鱼池→小假山→大花坛→几棵樱花→两排石凳子→小竹林→小草坪→两棵樟树。

在这张示意图的下面,管老师团队还根据示意图设计了自习单,通过文字和解说,引导学生发现以下几种写作的顺序,让学生更加真切、清晰地了解到“按顺序写作”还有妙招。

顺序1:小假山→大花坛→几棵樱花→两排石凳子

科科(学生):这是按一个一个的地点顺序来写。

顺序2:大花坛→小草坪→两棵樟树

童童(学生):选几个自己喜欢的,顺序有跳跃也可以!

顺序3:小广场→小鱼池→小假山→小竹林→小草坪

老师:五个“小”,这样安排顺序很独特。

“顺序1”比较常见,也是我们经常教给孩子们的按游览顺序的写作方法。这样的顺序不能说它不好,但至少是缺乏独创性的,或者至少算是比较平常的写作方法。“顺序2”给孩子提供了选择的机会,让孩子知道除了一个一个的地点顺序,顺序还可以有跳跃,可以选择几个自己喜欢的景物来描写,即:选择印象深刻的写。这样的顺序设计,可以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把握景物特征,写出景物的独特之处来。

我最欣赏的是“顺序3”,教师引导学生从“小广场→小鱼池→小假山→小竹林→小草坪”这样的顺序出发,引导学生联系五个“小”,独创性地安排写作的顺序,从而产生独特的阅读效果。或者说,选择景物都从“小”这个特点出发,至少带给读者视觉的冲击,从而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对整篇文章产生阅读期待,并且兴致勃勃地去验证自己的阅读期待是否正确。

为了巩固教学效果,学以致用,管老师团队在接下来的任务中,还设计了实践演练环节:

课间去校园走走,像上面例子那样设计多个游记的顺序。

顺序1:_________________

顺序2:_________________

顺序3: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设计,便是把学习到的方法迁移到具体真实的情境中,放手让孩子们在校园里走一走,找一找,不经意间,他们可能会发现管老师所寻找到的“小”。或许不只是“小”,还有“大”,还有“美”。抑或都不是,而是“其他”。总之,孩子们将不再是漫无目的地乱逛,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独特”的写作顺序。

“我在孕育作品的过程中,一是考虑我所要写的素材能不能从中捏出一点能超出周围一般人认识的东西;二是构思作品时,尽可能把我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区别开来,尽可能写那些别的作者还没有涉及的、没有考虑到的东西,人家已经涉及的,我尽量不写。”这是刘心武在写作方面的开拓性创造。“这样安排顺序很独特”,“独特”就是创造,是写作的灵魂。我想,管老师团队也是本着这个原则,给孩子更好的引领吧。

三、写作技巧再巩固

在管老师团队的启发下,我给学生出示了一张某大型游乐场的示意图。从示意图上看,游乐项目很多,进入这样的游乐场,那感觉真的是棒极了,一天下来,可能所有的项目都会玩过一遍,甚至不止一遍。那么,如何选择写作的顺序呢?如何让自己的介绍有条理呢?

第一种方法最简单,按照游玩的地点一个一个地写。优点是不仅能够清晰地介绍自己的游玩经历,还向读者展示了各个游玩项目的位置,从而让下次去玩的人在心中规划自己的游玩项目。

第二种顺序,按照自己印象深刻的,把独特的体验过程写出来。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孩子们能够写得精彩,因为他体验过了,因为这些项目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这也是构思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好方法。

第三种顺序,从自己玩过的项目中挑选,挑选出比较刺激的,然后把这些刺激的项目写出来。比如,攀岩球→银河系→旋转碗→多人旋转碗→索道。刺激等级一直在攀升,刚开始心可能只是有些害怕,到后来估计快要跳出胸膛了。这种顺序的好处是,让读者看到你的构思,亦步亦趋地跟着你的脚步,为你捏着一把汗,一直到游玩结束。

如果说第三种顺序是男孩子的最爱,那么,接下来的这个顺序,估计女孩子们会情有独钟,因为每个女孩子都有一个公主梦。这个游乐场里,最吸引她们的估计就是顺着美人鱼沙水池,驾着童话马车,进入梦幻城堡了。如果很幸运,能够在摇摇乐上玩一把,她们会更期待。因而,围绕“公主梦”的体验顺序,女孩子也能写出像男孩子那样体验一直在不断升级、一直牵动着读者的心的好文章来。

这里面只有4种顺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估计让孩子们来选择,每个孩子的视觉都不会太一样。如:有的孩子在玩耍中总会遇到一些倒霉事,把二三件倒霉事按一定顺序串联起来也是一个独特的顺序;游玩中有思想或者行为的转变,可以按照这个转变来安排写作的顺序;还可以按照小作者心情“喜怒哀乐”来安排顺序等等。

有个孩子暑假去了内蒙古,回来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洋洋洒洒写成了一千多个字的文章来。文章很长,内容也很丰富,可是读起来有点让人摸不着头绪。怎么办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她把这篇文章拆成了两篇:一篇按照“别有一番风味的内蒙古”记录内蒙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另一篇专门介绍自己学骑马的过程,按照从“不会骑马”到“尝试学习”再到“学会骑马”的顺序来写,写得非常精彩。

作为老师,看到这样的场面应该是感到欣喜的,因为孩子们已经领悟了你所教的方法,在共性当中找到了自己的个性,百花齐放,从而避免了写作成果的千篇一律。

四、文章不厌百回改

教了顺序,孩子不一定就会用,或者说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一下子领会。即使是已经领会了的孩子,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新的想法。这个时候怎么办?当然是修改了。俗话说,千金难买回头看,文章不厌百遍读。反复读,反复修改,不仅能写出好文章来,也能让孩子在不断修改中找到最佳的写作顺序。

那么,怎么引导孩子对文章的写作顺序进行修改呢?

理清思路,重组材料。有位同学千里迢迢从北方来到南方,在同里游玩了一天,他觉得南方的水乡哪里都令他难忘。围绕“难忘”,这位同学一会儿写景,一会儿写品尝美食,一会儿写玩耍,然后又好几处写景,接着又写了几处美食。这样的作文可想而知,即使是按照“难忘”的顺序写,写出来的文章也是记流水账。

面对这样的作文,指导修改的时候,就要问孩子:你最想表达什么?哪个方面最让你难忘?如果是美景吸引了你,就把难忘的美景集中起来;如果是美食抓住了你的味蕾,就把那些让你垂涎欲滴、给你带来惊喜的美食放在一块写。当然,如果美景养了你的眼,美食馋了你的嘴,你还可以采用“一处美景+一处美食”,“另一处美景+另一处美食”这样的顺序,让读的人也大饱一次口眼之福。

斟酌取舍,合理剪辑。三亚是旅游好去处,游玩过的孩子也都莫名地被震撼到了,回来后有同学洋洋洒洒写了介绍三亚景点一两千字的文章。他把见过的所有与众不同的景点都罗列了一遍,并且按照给他带来的震撼的深浅程度,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写下来。然而,整篇文章读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内容太多,文章太长。

这个时候孩子们需要的就是要学会斟酌取舍,对文章进行合理的剪辑。相同类型的材料,选择最典型的一个;别人都熟悉没有新鲜感的,果断舍弃;带给自己独特感受的,要多用笔墨。在斟酌取舍间,让读者读懂你的构思,选材的标准,进而了解你写作的“独特”顺序。

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好的写作顺序,同样需要在不断修改中渐趋完美。因而,教师的责任不止于教给学生按什么样的顺序进行写作,还要更深入一层,引导学生在不断修改中,巩固“按顺序写作”。

有人说,写作的创新就在于打破思维定势,在于凭借想象力和创造力带来的创新。经过如此别具一格的指导,孩子们不仅学会跳出了“按顺序写作”的常规,写出自己独特的发现与感受来,还能通过对文章的不断修改,寻找到最适合自己文章的写作顺序。

“谢朝华于已批,启夕秀于未振。”用在“按顺序写作”上,也就是启发我们跳出常规,给孩子独特的视角引领:引领孩子在构思时发现独特的“顺序”,引领孩子在不断修改中巩固“按顺序”。

猜你喜欢

示意图游玩文章
走,游玩去
小蚂蚁去游玩
先画示意图再解答问题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女性手游玩家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三定两标”作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