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的有效结合
2021-01-02邢恩慧
邢恩慧
(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三义和社区幼儿园 山东东营 257200)
园本特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新,以及幼儿指导纲要、教育目标所涉及的活动,不论是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更加契合幼儿的成长发展[1]。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课程内容进行游戏化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还可以提高幼儿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消化,促使园本特色活动的开展更加高效。为此,本文分析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探索了幼儿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结合的原则,并按照原则为指引,针对其有效结合策略进行了解读。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对于幼儿教育而言,所涉及的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基本的文化课程内容“古诗、成语、简单计算”,又涉及兴趣爱好、体育健康、为人处事等各方面内容[2]。倘若以讲为核心,必然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而课程游戏化设计就不同了,它是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前提,旨在于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潜能,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品德。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做到寓教于乐,提高幼儿的课堂参与性,为园本特色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在游戏教学中,幼儿需要与其他小伙伴一起合作。这一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做游戏的过程还可以开发幼儿大脑,促进思维发展,提高幼儿的智力,并通过游戏中的参与和沟通,帮助幼儿树立健康的三观,促进其健康成长发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还可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结合的原则
(一)要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的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使园本特色活动得到有效开展。其前提是要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园本特色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其核心是依据幼儿的成长发展特点进行内容规划。在设计课程游戏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遵从幼儿的兴趣爱好,落实幼儿的课堂主体地位。这样既可以提高幼儿参与积极性,又可以发挥园本特色活动的育人价值。
(二)要契合进步发展的原则
之所以将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进行结合,是因为通过游戏设计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从而在课程游戏与园本特色融合中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3]。在设计游戏的时候,我们要契合幼儿进步发展的原则,设计适合幼儿学习需求、成长需要的活动内容,从而促使其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塑造良好道德品质。
三、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结合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剪纸游戏,结合园本特色民间活动
在幼儿园教学中,不论是内容的设计还是活动的开展,教师都要善于引导幼儿发现美,提高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园本特色活动之一“民间手工艺术”内容的开设,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审美能力,激发想象力,发展创新能力。为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剪纸游戏为辅助,与园本特色民间艺术活动课程进行游戏结合,在探索民间游戏的同时发展幼儿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其综合素质。例如,在教学民间艺术手工活动内容,剪纸窗花、花鸟等艺术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白板播放民间艺术视频,展示各种各样的动物剪纸,在创设直观情境的基础上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设计趣味剪纸游戏,让幼儿先报备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按照幼儿所报备的小动物进行剪纸过程的展示。随后,教师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幼儿进行剪纸。最后,教师让幼儿小组依据自己剪纸的成果对小动物的兴趣爱好、外形特征、习惯等进行描述,如:
幼儿:我是森林之王大老虎,我有着大大的眼睛、发达四肢、强健的体魄。我非常的聪明,每次在追捕猎物的时候,都会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
幼儿:我有着长长的耳朵、红宝石似的眼睛、Y字形的嘴巴,毛球似的尾巴是我最明显的特征,我爱吃萝卜和蔬菜,这就是我,调皮、可爱又活泼,你知道是什么吗?
利用角色扮演游戏的融入,不仅可以增强民间手工艺术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感受剪纸独特的艺术之美,还能够在剪纸游戏和角色表演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高效教学。
(二)设计主题游戏,结合园本特色传统文化
幼儿期正是道德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园教育阶段,传统文化课程特色的引入是促使幼儿形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三观、培养传统美德的重要资源。为此,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依据传统文化的特色表现形式设计主题游戏,在明确主题、开展趣味游戏的过程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发展。例如,在开展园本特色传统文化“端午节”课程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端午节的特色,如“做粽子、吃粽子、认识屈原”等,设计“粽情端午、走进屈原”的主题游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准备粽叶、糯米、红豆、红枣等用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口味做粽子。在做的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有关屈原的小故事,引导幼儿认识端午节的来历、认识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然后,教师以做粽子为核心让幼儿说一说做粽子的过程,说一说自己对屈原的认识,谈一谈自己从屈原身上感悟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我们通过主题游戏的设计,促使课程内容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促使园本特色传统文化活动内容的开展更加具有教育价值。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形成良好传统美德,还可以促使幼儿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民族精神的感悟,帮助其塑造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创设探索游戏,结合园本特色种植活动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认识社会、了解生活、认识自然的重要场所,也是幼儿第一次接受教育的阶段。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探索欲。园本特色活动之一“种植活动”的设计,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发展特点,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此,我们在这一阶段设计了探索游戏,让幼儿在切实体验中增强体验感,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例如,在开展园本特色种植活动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小小探索大天地”的游戏活动。在开展之前,教师借助微信平台让幼儿汇报自己喜欢吃的瓜果蔬菜类型,并依据幼儿饮食习惯进行小组分类。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准备小铲子、化肥、水壶、种子、一次性手套等教具,让幼儿进行种植。为提高种植探索活动的教育价值,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微课,将种植活动的过程如“刨坑浇水”等进行细节展示,让幼儿知道种植流程,然后再进行小组种植探索。事后,教师引导幼儿小组说一说自己在种植活动过程中的感受、自己在种植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在种植活动中学到了什么。这样,教师在创设良好教学氛围的基础上,培养了幼儿珍惜粮食的良好道德品质,让幼儿懂得种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等流程,并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四)融合亲子游戏,结合园本特色家校合作
家长资源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落实园本特色实践活动之一的“家校合作计划”,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家长之间的关系为载体设计亲子游戏。这样不仅可以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还可以利用家校平台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家长支持、教师辅助的基础上促进家园共同进步,提高幼儿园教育力度。例如,对幼儿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园本特色家校合作工作体系的构建开展亲子活动,如:开展斗牛战士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家长找一块红色布单,让家长拿着布单划定一个层圈,在每一个层圈设计相应奖品;然后,让幼儿像小牛一样向前冲,收取战利品。在向前进阶的时候,每一个层圈需要设计相应的障碍物,幼儿只有跨越障碍物,才能得到奖品。同时,幼儿家长还要及时鼓励幼儿突破障碍。我们通过亲子游戏活动的设计增强了幼儿的参与兴趣,在家校合作的基础上促进了幼儿健康成长发展。
四、结束语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的有效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还可以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使得园本特色活动得到有效建设。为此,在设计游戏的时候,我们除了遵从游戏本身的趣味性、多元性特征以外,还要遵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并以幼儿园指导纲要为前提,在了解幼儿、契合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